作者 鄭智維(本刊評論員)
只有關愛企業家,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才會有動力和活力。唯有厚植成就企業和企業家的重商土壤,城市才能在競爭中勝出。
日前,泰安市寧陽縣對兩位優秀企業家進行“重獎”:每人獎勵一輛價值50萬元的奔馳E300轎車。
以城市之名重獎企業家,寧陽并非孤例。2月4日,青島對42位優秀企業家進行表彰;2月13日,無錫市去年地方稅收綜合貢獻十強企業領到政府獎勵的每家300萬元……
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提升企業家的創新熱情與信心,筆者認為,除重金獎賞外,更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厚植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重商、親商、愛商、尊商、安商的土壤。
政府出資獎勵企業家,目的是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地發揮企業家作用。毋庸置疑,關愛企業家就是要旗幟鮮明地為企業家撐腰鼓勁。
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企業家精神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競爭中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企業家。在積累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等方面,他們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全力拼經濟的當下,恢復和發展經濟是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為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企業發展關乎GDP 和稅收,更關乎千千萬萬家庭的就業。破解當下經濟難題,企業家群體也是關鍵所在。
5年前,中央以專門文件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的發布,再次表明國家層面對企業家群體的重視。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實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發展勢必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挑戰。過去3年,在疫情等因素影響下,企業發展也遇到一系列困難,不少民營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有些甚至瀕臨破產。
關愛企業家,就要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準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優化營商環境可做不少文章。比如,為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提供高效快捷的政務服務,對企業合法經營中出現的失誤失敗給予更多寬容和幫助……
良好的經營環境就是企業家精神形成的土壤,也是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作用的基本保障。優化服務流程,解決他們的困難,就是在培植企業發展的沃土,更是對涌現更多企業家的呼喚與期待。
只有關愛企業家,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才會有動力和活力。區域經濟的競爭,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企業和企業家的競爭。唯有厚植成就企業和企業家的重商土壤,城市才能在這場競爭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