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寶根
在當下社會發展潮流中,創新創業是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對于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可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由于創新創業對于資金的需求量較大,除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以及補貼之外,當下許多地區開始應用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政策進行,為創業投資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提升了創業投資產業發展水平。
國外應用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國家較多,以美國為例,美國在1958年即利用小企業投資公司計劃來進行投資,并成功地培育出蘋果公司以及英特爾公司等世界著名企業,并為世界提供了100多萬個就業機會。以色列應用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時間也較早,其利用成立YOZMA基金的方式進行,引導民間資金成立商業性質的投資基金,極大地提升了以色列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水平。而隨著創業投資基金成功經驗的不斷增加,更多國家也參與到設立創業投資基金的過程中,并均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我國應用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時間相較于國外來說較晚,從創業投資發展引導基金在我國應用的重要價值來看,其最為關鍵的意義在于創業引導基金可使得傳統政府直接從事創業投資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得以消減,政府可避免對私人投資造成的擠出效應。引導基金可為私人投資者合理分配投資比例,并由政府和私人資本共同承擔風險,有利于提升私人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從而激發私人投資者參與創業投資的意愿。而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成立還可降低投資風險,由于其由政府與私人資本共同成立,可使得風險得以共同分擔。同時,引導基金由于可為私人部門投資者帶來較高的利益,吸引了一些經驗豐富的專業投資人員進行參與,也使得投資科學性得以提升,風險得以下降。另外,成立引導基金還可使得創業企業解決早期融資困難問題。可成立混合基金,利用引導基金的運作方式來進行管理,使得風險得以共同承擔,并利用激勵機制的方式來引導投資企業參與到企業初期階段的投資中,降低企業融資難度。
在我國,自1999年部分省市開始嘗試利用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進行運作。而在2005年,我國發改委正式出臺有關于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暫行辦法,并在2006年進一步提出鼓勵成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用來扶持創業初期的企業。同年,國家開發銀行與蘇州工業園區成立了蘇州工業園區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資金規模高達十億。在這一年的9月,北京的海淀區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地方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由區政府每年安排7000萬元以上的專項資金來進行扶持,并在5年內每年增加,保證在5年之后總規模達到5億元。2007年,山西省與國家開發銀行共同成立我國第一家省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其規模高達8億元。同一年,我國成立了第一個國家級別的創業投資基金,用來扶持科技型的中小企業創業。2007年9月,國家開發銀行與吉林省發改委簽約成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高達10億元。在當年的12月,天津市濱海新區也與國家開發銀行設立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初期注冊資本即高達20億元。2008年,北京市也成立市級創業引導投資基金,首期投資即過億。杭州也在2008年成立了引導基金,總規模高達2億元。
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在長期的發展中也出現了多種類型,在運作類型和模式上也不同。第一種模式為利用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方式運作,這種運作方式以政府作為主導型,利用創投公司來進行管理。這類機構在我國的代表企業為1999年成立的上海創投,其由地方財政撥款6億,屬于市政府直屬國有獨資公司。在運作模式上,上海創投利用基金的模式進行運作,發展至今已經成立了17家投資公司以及20多個基金管理公司,所募集到的資金以及所管理的資本規模高達30億。上海創投利用基金管理公司來對投資公司開展日常事務的管理工作;對于下屬的子公司,由總公司設立董事長一職來開展管理;對于不持有總公司股份的投資公司,則利用決策委員會參與的形式來制定決策以及開展監管。
第二種為地方性政府利用財政進行出資設立的引導基金。在我國,應用該類型的代表為中關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成立在上海浦東新區的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以及位于北京海淀區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其中,中關村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規模高達5億,利用種子資金、投資跟進以及創業投資企業參股的方式來進行運作。2007年,中關村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利用專家評審以及公開征集的方式,由引導資金出資2.45億,外部資金出資7.05億,成立了7家創業投資企業。浦東新區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的總規模為10億元,2007年,由引導基金出資2億,與3家創投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北京海淀區創業投資機構的引導基金為5億,利用參股的方式與社會資本共同成立創業投資企業,來引導國內以及國外的創投企業進行投資。
地方政府與國家開發銀行聯合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形式在我國也極為常用,應用這類模式的代表企業為蘇州工業園傳統投資引導基金、天津濱海新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以及山西省成立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這些基金在運作模式上均以母基金的方式進行運作,并吸引國內以及國外的創投機構以及管理團隊進行管理,對于高新技術項目以及高新技術產業進行重點投資。以山西省的創投引導基金為例,其目的在于吸引國內外資本來成立子基金,預計總規模將在20億元以上。
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創投產業極易出現市場失靈情況。從具體表現來看,一方面,創業企業在早期股權融資上存在較大的缺口。在創業投資資金的投資上,其通常集中在后期進行投資,在早期創業企業中的投資較少。從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來看,由于這一階段的企業發展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這也使得創業企業的投資風險較大。為解決這一問題,需發揮引導基金在創業投資上的補償作用和激勵作用,針對參與到投資中的企業進行補償,激發其參與到企業成立早期投資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引導基金需引導投資資本合理分配投資的領域以及產業,發揮引導基金的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當下的創業投資存在明顯的地域性,不同地區在投資上的分布也存在較大的不均衡,這也使得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技術創新受到較大的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需依照當地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引導基金,引導投資地域。可由政府出面作保,成立創業引導基金,并利用政策扶持等方式來與其他投資者建立混合類型的基金,解決傳統創業投資受地域發展不均衡影響的情況。
從我國創業投資基金發展現狀來看,其常用模式為政府主導型的創投機構、地方性政府通過財政出資而設立的創投引導基金以及地方政府與國家開發銀行聯合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三種模式。從以上三種模式實際運用來看,其在類型和運作模式上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使得不同模式在運作效果上也存在不同。從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來進行分析,其與當地的經濟環境、創業投資發展情況以及在當地政府的政策目標存在較大的關聯性。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積極作用,需對不同創業引導投資基金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如其特征以及適用條件等,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擇科學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模式,才能提升運用效果。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在發展方式和發展環境上均存在較大的不同之處,在創業投資產業的發展上也存在的較大的不均衡。在設計并執行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政策的過程中,需結合當地市場失靈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地的真實發展情況來決定政府的參與程度、基金管理所需的費用以及利潤分配方式等。
自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在我國應用以來,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我國對其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而在我國出臺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鼓勵政策以及規范政策的背景下,各個地方政府也在不斷出臺符合地方實際發展情況的基金政策,也成立了較多的引導基金。在具體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政府還需在成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時做好不同地區政府在職能上的協調工作,避免產生引導基金政策的擠出效應,減少公共資源浪費情況,提升公共資源的利用率,發揮創業引導基金的積極作用。
盡管我國引入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已經有了較長的一段時間,在類型和模式上也較多,但從整體來看,引導基金在我國基本上均利用財政資金出資成立,并利用公司制的方式來進行管理。若將其納入國有資產管理的范圍內,則其在發展中需要接受國有資產的監管,并需要遵循國有資產在管理上的相關要求,如資產保值或者資產增值等,給引導基金的發展造成較大影響。若受到利潤方面上的壓力,為使得投資收益實現平衡,也會將部分引導資金投入到一些收益較高的項目中,增加投資風險。為減少其利潤壓力,發揮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積極作用,需對其盈利要求進行弱化,改變其保值增值的評價指標,減少對于其保值增值的相關要求,全面提升創業引導投資基金的重要價值。
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可有效吸引社會資本針對創業企業進行投資,并對傳統投資風險進行減弱。由于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在國外最先出現,其在發展經驗上較為成熟。從我國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成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時間盡管較晚,但在發展速度上較快,在類型和運作模式上也較多。對于地方來說,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進行,并對市場失靈問題加以解決,發揮創業引導投資的積極作用,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升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