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安提戈涅之鏡:朱迪斯·巴特勒政治倫理批判的現代性線索*

2023-03-23 12:25:49
浙江學刊 2023年1期

楊 樂 方 雨

提要:在21世紀初西方左翼學者轉向政治哲學研究的浪潮中,朱迪斯·巴特勒以其拉康主義的方法開拓了重新理解主體及其現代癥候的路徑。在這其中,巴特勒對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的解讀隱含著一條從性別批判轉向政治倫理批判的核心線索。安提戈涅之死所凸顯的政治倫理矛盾在哲學史中雖久經探討卻也并未突破概念與現實的鴻溝。巴特勒以安提戈涅之死為切入點,與黑格爾、拉康等人進行創造性對話,通過倫理解讀、精神分析、欲望主體,對安提戈涅賦以全新闡釋。突破傳統意義上黑格爾式二元對立的研究視角,立足政治倫理框架反思巴特勒將安提戈涅帶入當今政治語境下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安提戈涅是雅典作家索福克勒斯創作的一個悲劇人物。正如亞里士多德在《詩學》第六章中給出的悲劇定義,“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1)亞里士多德:《詩學》,羅念生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頁。安提戈涅作為主角的正是這樣西方歷史上結局悲慘但引起共鳴的悲劇。在各個領域出現了對安提戈涅的研究,例如在文學領域,布萊希特通過顛覆性的改寫使其在西方意識形態批判話語體系繼續發聲;在法學領域,代表自然法批判國家實證法的態度和精神;在藝術領域,法國讓·阿努伊導演和中國李六乙導演用簡單的舞美詮釋古典美學超越國界的精神神話;在哲學領域,則長久以來作為政治社會倫理矛盾的隱喻激發了黑格爾、科耶夫、克爾凱郭爾、荷爾德林、拉康、伊利格瑞等哲學家的深思。而巴特勒在《安提戈涅的訴求》一書中用一句話談及她關注安提戈涅的原因:“我希望知道女性主義者反抗國家的結果,最近幾年在反思安提戈涅。”(2)Judith Butler, Antigone’s Claim: Kinship Between Life & Deat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巴特勒試圖對黑格爾的解讀提出了批判性分析。在巴特勒看來,黑格爾在倫理關系方面抓住了對立的兩面,代表公共秩序的城邦法理以及家庭領域的女性在現實政治話語中難以言說導致在自然血緣關系為根基的法的庇護下的權利被定義為某種越軌行為。相比之下,巴特勒起先最為認同拉康的觀點,著重分析作為象征秩序中的個體的安提戈涅如何突破自身。但是隨著巴特勒更多地轉向對政治倫理的批判,她進一步關注關于安提戈涅之死的拉康式解讀中主體的現代性困境,即象征秩序與主體欲望之間的沖突。

一、黑格爾的倫理解讀現代性

作為一部經典的悲劇作品,《安提戈涅》完美印證了黑格爾的悲劇觀,為此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法哲學原理》及《美學》中都對其做出了深刻的探討,并稱贊它為“最卓越的藝術作品”(3)黑格爾:《美學》(第三卷下),朱光潛譯,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204頁。。在《精神現象學》中,安提戈涅被克瑞翁取代,在《美學》中二者同被視為悲劇人物。兩種倫理具有某一內在特性,他們都以各自的方式與其內在性對抗,因此二者都在自身內被這一特性所支配,最終導致滅亡。在嚴格意義上,黑格爾是最早以現代政治倫理困境來分析安提戈涅之隱喻的近現代哲學家,在悲劇分析和政治哲學中將安提戈涅和克瑞翁及其復雜的心理和政治斗爭情節,化約為家庭血緣倫理與國家城邦倫理在城邦政治中不可避免的悲劇式沖突。受亞里士多德悲劇闡述中“行動”與“認知”機制的影響,黑格爾認為安提戈涅和克瑞翁之間行動的沖突象征了二者各自所代表的法之間的沖突。雖然在絕對精神和理性王國的驅使下,黑格爾的這一分析并不盡然與當下的政治社會及其倫理現狀相契合,但是黑格爾對安提戈涅的解讀卻奠定了至今為止同一主題下的政治批判的基調,即試圖通過概念的澄清來呈現政治權力運作過程中個體生命和倫理的困境。這也是巴特勒重視《安提戈涅》在政治批判和話語批判中的意義的重要原因。

黑格爾的解讀中,安提戈涅和克瑞翁分屬不同陣營,站在彼此的對立面。通過二元劃分,探討“家庭”與“城邦”之間的張力關系,從倫理視角切入,對《安提戈涅》這一悲劇進行了法理學的解釋:安提戈涅代表的是神法,家庭倫理;克瑞翁代表的是人法,城邦倫理,而這一悲劇沖突背后所隱藏的實質實為這兩種倫理間的沖突與對立。在黑格爾看來,克瑞翁和安提戈涅的行為都有其正當合理性。作為國王的克瑞翁肩負著維護城邦安全、統治、尊嚴和權威的義務,為確保城邦法令的正常執行,他必須嚴懲叛徒;而安提戈涅雖然深知波呂涅克斯的罪行,但始于兄妹之情,忠于家庭倫理的責任驅使她公然違抗禁令埋葬兄長。在黑格爾看來,正是由于二者居于的立場角度不同,沖突才得以產生,而“沖突之雙方所持守的倫理訴求各有其自身充分的辯護理由”,黑格爾將這種沖突對立稱為“是最高的倫理性的對立,從而也是最高的、悲劇性的對立”(4)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182-183頁。。

黑格爾將沖突歸結為悲劇雙方各自都能找到辯護的理由,且這一辯護建立在否定對方、肯定自身的基礎之上,具有濃烈的形而上色彩。安提戈涅堅持血緣關系維系下的家庭倫理;克瑞翁出于維護城邦榮譽,片面堅持城邦律法,不承認“神法”。悲劇的最終安提戈涅走向死亡,克瑞翁也喪失了妻兒。毫無疑問雙方的結局都是悲劇的。黑格爾視角下的悲劇雙方在否定自身的行動中實現了沖突的解決,達到“永恒正義”:即“只在雙方都同樣地屈服了以后,絕對正義才獲得完成,倫理實體才作為吞蝕雙方的否定勢力,或者說,作為全能而公正的命運,顯現出來。”(5)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下冊),賀麟、王玖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2頁。但黑格爾的解讀是為了印證其辯證的法哲學體系,而他所謂沖突的解決也只是在哲學上得以實現。不難發現,黑格爾在二元劃分的基調上對安提戈涅和克瑞翁彼此行為進行了合理性闡釋,但黑格爾本質上是支持國家倫理高于家庭倫理的。其倡導對“神法”或以家庭倫理為根基的自然法的揚棄,鼓勵向高級層面城邦法理的過渡,“親緣關系必須讓位于作為正義最終裁決者的國家權威”(6)Judith Butler, Antigone’s Claim: Kinship Between Life & Deat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4,2.。

相比結構主義之后的精神分析,黑格爾對安提戈涅的分析則更多是從國家倫理的角度出發。這是黑格爾所在的時代對于近現代國家權力和政治經濟秩序的呼喚。那個時代對于政治倫理的批判的結論即是對自然性的揚棄,并且據此認識到產生權力的唯一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是人們共同生活的社會關系及其提供的秩序。這不僅標識著安提戈涅之死所提供的困境在現代性政治理念中的終結,更體現了政治權力或暴力對個體進行壓制的合理性得到確認。普遍歷史是精神在時間上的異化,正如理念作為自然在空間的異化。阿倫特指出,“作為城邦國家,城市為西方所有的政治組織提供了一個范式——因而成了權力產生中最重要的物質先決條件。”黑格爾堅持認為在安提戈涅和克瑞翁的沖突中,血緣關系讓位于正義的仲裁者即國家政權。安提戈涅代表血緣關系和國家之間的一種過渡區間,在《精神現象學》中沒有消逝。(7)朱迪斯·巴特勒:《安提戈涅的訴求》,王楠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37頁。

在此意義上,巴特勒、拉康乃至馬克思的政治批判,就站在了黑格爾的對立面。但是這種對立卻不是純然的否定,巴特勒并不是站在安提戈涅一邊,黑格爾也不盡然是完全站在城邦秩序一方。因為黑格爾對家庭倫理和女性特質化的行為的否定是出于一個辯證的分析,即社會狀態中倫理之絕對性必然趨向于普遍性,而這種普遍性在現實社會中則變現為法權和國家政治的運作。巴特勒則試圖以反思的視角,指出這種以國家權力的絕對性為終點的普遍倫理并不是人性自我實現的終點,安提戈涅之死所提出的倫理困境既體現了人律與神律不可調和的沖突,也在無所不及的政治權力觸角之下終結。如果說盧梭和孟德斯鳩只是論證了社會/群體生活必然要求法的實現,那么黑格爾則進一步確認:人類一旦生活在城邦中,城邦的法律就必須成為至高無上的權力。

巴特勒認為安提戈涅不具有黑格爾意義的公民權,因為她不能夠提供或接收倫理秩序的承認,她唯一可以得到的承認和認同是與兄弟的關系。事實上,巴特勒大致能夠與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辯證歷史觀達成一致,即在安提戈涅的歷史語境中,女性、兒童尚且不過是家庭關系當中“隱性的奴隸”。一般來說代表家庭血緣關系而存在的安提戈涅的形象在黑格爾處不富有政治影響力色彩,她是作為前政治領域的代表人物而存在的,是“作為前政治對政治的反對的形象,代表了作為一種制約了政治的可能性而非進入其中的領域的親屬關系”(8)Judith Butler, Antigone’s Claim: Kinship Between Life & Deat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4,2.。在性別領域,黑格爾的闡釋為雙方打下了不同的形象烙印:安提戈涅代表的是囿于家庭私人領域、沒有政治身份、失去主體性的女性人物;克瑞翁代表的是公共政治領域、擁有政治身份的男性人物。根據黑格爾的邏輯,他所延續的是自古希臘以來的形而上學性別觀,女人被認為是男人的附屬品,應該囿于家庭中,不應越矩到公共政治領域中。

黑格爾或歷史唯物主義之前的政治哲學,雖然也確認了政治社會的二元結構,但是卻無法真正把握到這種居于國家倫理之兩端的主奴、君臣事實上是人類擺脫自然性而斗爭的辯證的過程。絕對存在于歷史之中,它披著精神的外衣,它的實現是國家。黑格爾批評了克瑞翁以國家的名義為維護個人統治而進行的壓迫,他說“這種敵對原則,既然離開公共目的就只是邪惡和虛無”,共同體必須承認年輕人的力量同樣也是整體的力量,否則“敵對原則就不會有所作為,就將一事無成”(9)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下),賀麟、王玖興譯,第35頁。。科耶夫認為,意識哲學,即前黑格爾的哲學,不關注國家、人類、歷史,而只是關注個人。然而當它談論作為特殊的個人時候,必然也談論與特殊對立的普遍。只是這種普遍不是國家,而是自然,即實際上不取決于人和外在于人的某種東西。因此,這種自然絕對是非人的。另一方面,人僅僅被認為被動地與這種自然對立:在勞動中和通過勞動實現的、與自然的作用和改造關系被忽略了。以這種方式來設想,人就成了一種絕對非自然的存在,與自然沒有實在的聯系,也不作用于自然。

在安提戈涅的心目中,親情即為最高的自然。在此,科耶夫具有一種神圣的個人主義的思想。科耶夫認為是拿破侖使得個體性在國家倫理中得到實現成為一種可能,創造的一個世界承認其特殊性的絕對價值,使這種承認成為普遍的承認。黑格爾所揭示的拿破侖因而具有一種實在性,這種實在性就如同顯性的上帝,只不過這個上帝是實在的、活著的,在他為了得到人的承認而創造的世界中向人顯現。黑格爾對拿破侖的揭示把基督教信仰的神話轉變成真理或絕對知識。為了實現獨裁,必須在實際上取消特殊的存在——通過死亡人意識到他的實際所是:虛無。黑格爾的歷史便是主人的欲望和奴隸的欲望之間不斷斗爭和勞動的歷史。傳統的虔敬不可能完全背離城邦的正義,正義也不可能完全在城邦之外。歷史正是主人和奴隸的反復更替的歷史。安提戈涅反對克瑞翁的后果不僅是自身生命的喪失,而是對歷史發展變革性的隱秘影響,是神圣的個人主義的行為。

二、拉康的現代性欲望維度

在安提戈涅所隱喻的政治倫理矛盾中,巴特勒的倫理對立面是黑格爾及其法哲學,而巴特勒的“同路人”則是拉康。巴特勒的政治批判不僅在方法上對拉康的精神分析多有倚重,而且二者用以論述身體、政治和性別的諸多概念也多有交集。如果說在對《安提戈涅》的多種解讀中,黑格爾法哲學是國家及其法權的代言,那么拉康則認為安提戈涅象征對血緣法則的誤用。

精神分析體現了從高度的結構主義的社會、法律轉向一種前社會律法下的假象。精神分析方法之所以引起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重視,在于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視角。安提戈涅的意義正是在于個體對于社會規范的認同標準的反對。在拉康看來,安提戈涅的隱喻應該被描述為不向欲望妥協,公開反抗以克瑞翁為代表的城邦社會的象征權力。安提戈涅追求的欲望就是堅守某個絕不妥協的要求——埋葬她的兄弟,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拉康反對人法和神法的對立,因為欲望自身永遠無法被滿足;但吊詭的是欲望的終點不是得到滿足,而是重新產生欲望。精神分析學派致力于讓主體直面自己最真實的欲望,安提戈涅的行動便印證了拉康所秉持的“堅持自己的欲望以穿越幻想”,而安提戈涅的欲望則是死亡。

法國女性哲學家薇依提到安提戈涅是因為她的愛和欲望導致自身的死亡,這種愛代表的是類似于宗教的極端的愛。拉康同樣用死亡驅力的理論來解釋安提戈涅之所以要不顧生命危險而埋葬哥哥的原因。黑格爾說明了家庭關系中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具有同一血緣的兄弟姐妹關系;另一種是愛欲關系的夫妻關系。巴特勒談及了《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否認家庭成員是一種通過亂倫禁忌樹立文化關系的“純粹的承認”典型代表,因此,黑格爾是站在捍衛禁止亂倫的立場上,但黑格爾并沒有給出充分的證據說明為什么具有血緣關系的二人之間不可能存在著愛欲關系,而血緣關系高于夫妻關系。拉康在1960年第七期研討班報告《精神分析的倫理學》第十九講中把《安提戈涅》作為一個核心文本,將欲望引入話語,認為兄弟的死亡對于女性來說是最大的傷害。安提戈涅的這段自話“我自己的孩子或者丈夫死了,我也不至于和城邦對抗。丈夫死了,我可以再找一個;孩子丟了,我可以靠別的男人再生一個;但如今,我的父母已埋葬在地下,再也不能有一個弟弟生出來。我就是根據這個原則做這件事”(10)《索福克勒斯悲劇》,張竹明譯,譯林出版社,2007年,第905-912頁。所表達的不是她盡義務誓死捍衛兄長,維護家庭倫理秩序的行為,而是她向往死亡的欲望。這種純粹的欲望是超越了大他者的欲望,主體突破了界限超越了象征秩序抵達不可想象的階段,同時也是主體的死亡和毀滅。(11)馬元龍:《安提戈涅的輝煌之美》,《文學評論》2020年第2期。

從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意義來分析安提戈涅,苦難意味著安提戈涅所面對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必須要面對,另一種是可以解決的。通過自己的肉體上的犧牲來換取兄弟免于遭受精神上的死亡。符號性的死亡正是尋求對抗符號規范。朱麗葉·米切爾所說的“普遍的和原始的法則”變成了拉康符號概念的基礎,將符號從自然和社會分離出來。安提戈涅的死代表符號意義的開始,但是不能取代和阻止絕對精神的前進運動。血緣關系似乎不再作為自然的生物學的一個功能,而作為一種符號的概念。拉康認為安提戈涅代表著一種對象征秩序的反抗。在象征秩序之外,超越某種象征秩序代表著拒絕秩序的要求,再創一種革命的倫理學。這種現代性是通過解釋主體變為積極性的欲望,這種欲望是個人通過突破來實現合法化的真理。而這種欲望,并不是自身的欲望而是來自一種象征界的存在,而是一味滿足欲望的欲望,說到底是滿足最基本的欲望,使自己的欲望“進入死胡同”,成為“欲望的俘虜”(12)Irigaray Luce, Speculum of the Other Woma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p.219.。

拉康基于結構主義假設,把安提戈涅置于想象界和象征界的邊界。安提戈涅所處的位置正是象征界內某種血緣關系作為規范時的一個例外。(13)朱迪斯·巴特勒:《安提戈涅的訴求》,王楠譯,第35頁。安提戈涅希望在象征界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但她卻始終被象征界排除在外,欲望在象征界中無法得到實現,身份得不到認同。在拉康的理論中,安提戈涅便是代表了無法進入象征界的個體必然走向死亡的典型。她的欲望和認同處于游離中,游走在象征界邊緣,以致于無法實現純粹的存在,盡管她想與之對抗,但最終卻被死亡驅力所驅使走向內心最真實的欲望即死亡。安提戈涅悲劇在拉康看來實為象征界與欲望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產生沖突所致的結果。

巴特勒質疑拉康的象征界的說法,拉康將安提戈涅轉變為一種理想的血緣關系。安提戈涅是欲望在象征秩序中不能實現的結果,最終導致將自己的死亡用于體現在象征秩序的實踐中,所以這種欲望不能僅僅作為血緣關系的代表,而是在社會規范中受到限制的家庭關系而所作為的體現。因此如果從欲望和精神分析學的角度去解讀安提戈涅的行為,也是在自身的欲望中可以實現的社會性的行為。齊澤克認為拉康把安提戈涅視為一種社會的零度位置,非生非死的狀態。生活在克瑞翁的統治秩序下,這種生活對安提戈涅來說雖生猶死。巴特勒也看到,拉康與黑格爾的不同之處在于把一種理想化的血緣概念變為文化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的前提。拉康強調符號代表著普遍性和偶然性的成分,這種普遍性不是通過外在強制性產生的,而是成為一個超越自己的功能。超越性的效果產生于宣稱的效果。

與傳統道德主義者們認為安提戈涅反復強調“我的兄弟”凸顯了她高尚品德的解讀不同;或黑格爾所賦予安提戈涅對家庭倫理、自然法的堅守不同。拉康反其道而行,認為安提戈涅所援引的權利來自于語言的權利。安提戈涅的兄弟借助能指而作為存在,在象征秩序中獲得了一個位置,盡管他已死去,但他的符號價值沒有消失。能指將他固定在象征秩序中的同時超越了他的生理性死亡,確保他的符號性價值依舊存在。拉康三界理論中的象征界是語言的領域,以語言的形式支撐并塑造著主體。精神分析學的目的就是誘導主體辨別、表達自己的欲望,因此拉康將其理論核心——欲望——引入語言,“語言是可以通過它使主體的欲望被真正地整合到象征的層面的維度。語言是欲望進入象征秩序的通道,也是欲望得到承認、認可或辨認的場所”(14)Jacques Lacan,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Freuds Papers on Technique, 1953-1954, Book I:p.183.。但欲望與語言之間卻又有著根本的相異性,導致語言無法完滿表達出欲望。但正是基于此,拉康為安提戈涅找到了理由,她不過是通過自白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欲望即死亡欲望。

拉康在他的研討會中將安提戈涅與自虐的馬索克現象(Masochism)和薩德聯系起來:“分析清楚地表明,主體分離出一個不能被傷害的部分,為了說明這一問題,從美學領域借來個表述,在疼痛中人不得不大聲叫疼痛。”酷刑顯示了安提戈涅和薩德同樣具有不可毀性。拉康說,安提戈涅并不是現代民主制所創造出的人權英雄。相反,她是社會中的恐怖分子,見證了維持統治秩序的隱秘的恐怖。伊格爾頓認為,安提戈涅是城邦的替罪羊,或者是被城邦正常秩序視為異端的部分。而這一異端在齊澤克看來正是被排除的,懲罰或者清除了這一殘余就會恢復或者獲得社會秩序的安定和意識形態的一致性。(15)韓振江:《安提戈涅:赤裸生命的抵抗——論齊澤克對〈安提戈涅〉的意識形態闡釋》,《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4年第1期。

“她的行為是規則、習俗、規范的一個異常重復。雖然不是正式的法律而是類似法律通過偶然性運行的文化規則。”象征秩序被規定下來的時候就決定了一件事情所存在的方式,包括時間空間的方式,這樣當遇到一定的情況的時候,人們會按照秩序的方法去行為。而當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時,人類自身的活動自主性就需要顯現出來,這反而是為什么個人會產生行為現代性的特點,就在于恢復人的理性,從欲望的方式來看,這也是行為的決定之一。在弗洛伊德看來,秩序意味著文明。而安提戈涅對非正式法律秩序的打破正發出了一種差異的聲音,對符號性秩序的反對。安提戈涅是一個反對秩序的悲劇人物,她置身于秩序之外,嚴格按自己在國家中的角色行事,盡全力堅持女性的義務,但也不讓自己的行為受到秩序的限制,把自己作為家庭關系角色的實現變成對國家秩序的挑戰,從而干擾了辯證法秩序的運作方式。然而即便如此她仍然是從一定的具有男性的特征歷史文化中產生出來的。(16)Irigaray Luce, An Ethics of Sexual Differenc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118-119.

三、巴特勒的現代性政治突破

巴特勒對安提戈涅分析思路脫胎于黑格爾的倫理批判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她從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結構性矛盾出發,探討未來社會可能的出路在于突破壁壘。由此展開她的政治批判理論即探討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界限和中介聯系。對黑格爾來說親緣關系是血緣關系而非社會已有的關系,也就是說親緣沒能進入社會關系,然而社會關系必須依賴親緣關系才能延續。(17)朱迪斯·巴特勒:《安提戈涅的訴求》,王楠譯,第35頁。拉康試圖以符號或語言系統代替血緣關系的作用。黑格爾和拉康的分析區別在于,黑格爾認為親屬關系屬于前政治領域,拉康卻將其置于象征界。但毫不意外,二者闡述下的安提戈涅的最終反抗均以失敗告終。

相比黑格爾和拉康,巴特勒對安提戈涅的分析則處于哲學與現代政治倫理學的中間區域。她認為黑格爾簡單的將安提戈涅作為親緣關系的代表并不成立,特別是安提戈涅出生的家庭本身即是亂倫家庭。安提戈涅是父親俄狄浦斯和他的母親結合所生的女兒。因此,安提戈涅不能作為家庭倫理的代表,另一方面,安提戈涅因為父親的亂倫關系,導致她不符合象征秩序規范,被拉康的象征界排除在外,無法進入社會文化領域象征秩序之內。安提戈涅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不是典范的政治暗示,而是新的政治意義突破界限所帶來的一種政治的可能性。巴特勒試圖通過人性的前提為現代民主政體找到對應的概念根據,雖然不具有黑格爾之歷史主義的沖動,但是卻體現了典型的“政治哲學”所具有的妥協于現實和理性的抽象性。拉康的政治批判雖然在人性理念上極具鋒芒,但是關于權力和制度建構的哲學設想,實際上已經在世界歷史中得到了完成。而巴特勒則比黑格爾、拉康走得更遠,他們所批判和分析的安提戈涅困境只是巴特勒之政治批判所用以揚棄的理論對象。她認為“安提戈涅在重復親緣關系的時間過程中,重新建立了親緣關系”(18)朱迪斯·巴特勒:《安提戈涅的訴求》,王楠譯,第111、151、73、152頁。。安提戈涅通過自己的堅持和犧牲重申了親緣關系,重新認識自己,定位自己。正是在對安提戈涅的身份分析中巴特勒提出了對女性主義的獨特突出貢獻即述行理論。

首先,巴特勒在反思黑格爾的人法、神律之分所限時,提出對阿倫特的政治批評。巴特勒在對阿倫特的反思中進一步豐富了對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劃分。阿倫特詳細地區分了在古希臘公共領域就是政治領域,而私人領域則是沉默的、暴力的并且基于父權制的專制權力。當然,她沒有解釋為什么會出現“前政治”的專制,也沒有說明政治如何擴展描述不如人的人群的地位,這些人處于沒有獲準進入公共領域的中間地帶,而在公共領域,人是由其言語和行為構成的,并且言語向行為的轉化最為有利地構成了人。在《人的境況》中,她并沒有認識到,正是通過外部的不斷生成,公共及政治的界限才得以保障。(19)朱迪斯·巴特勒:《安提戈涅的訴求》,王楠譯,第111、151、73、152頁。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彼此交錯,但阿倫特沒有解釋什么是聯系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之間的中介。

在黑格爾看來,“女性——這是對共體的一個永恒的諷刺,——她竟以詭計把政府的共同目的改變為一種私人目的,把共體的公共生活轉化為某一特定個體的事業,把國家的公共產業變換為一種家庭的私有財富。”(20)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下冊),賀麟、王玖興譯,第35頁。齊澤克在《享受你的癥狀》中,對安提戈涅經典的評價認為安提戈涅的反抗是一種女性化的破壞性行為,這種行為的負面導致了她的死亡。巴特勒比齊澤克走得更遠,她認為齊澤克還是在肯定男性化的行為,巴特勒再次強調了女性化構成了否定城邦社會的基礎。在觀念、象征性與社會性之間的區分促使了這些差異在社會領域的優先常態化。女性主義理論是以列維-斯特勞斯的親緣關系分析為基礎的,提出了其特有的結構主義及后結構主義的精神分析法以及性別差異的理論化基本原則。巴特勒認為安提戈涅象征著關于性別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出現的規范。恩格斯關于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的論斷,不同于列維-斯特勞斯結構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模式做了進一步的回答。

巴特勒不得不以拉康式的視角作為批判性的補充。在阿倫特所予以確認的公共領域,奴隸、女性和兒童以及所有那些沒有財產的男性其實都不允許進入通過其語言行為構成的公共領域。血緣關系和奴隸制以公共領域作為條件卻仍然在公共領域之外。當安提戈涅埋葬她的兄弟時,不只是將血緣關系塑造為僭越政治權力的自然法則,是因為她希望通過恢復血緣關系作為一種公共行為的維度。

其次,巴特勒認為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的連接是難以界定的中間階段。沒有財產或者女性,不被準許進入公共領域,滯留在了秩序之外。正如巴特勒對安提戈涅的某種贊同,安提戈涅本身代表的“既不是親屬關系,也不是親緣關系之外的東西,而是社會重復親緣這一概念時,受到結構性限制,是對標準規范的一次短暫偏離(21)朱迪斯·巴特勒:《安提戈涅的訴求》,王楠譯,第111、151、73、152頁。。安提戈涅本身被排除于秩序之外,但是她卻通過秩序得以實現。她被限制于某種行為不能發生,但是卻因此成全她欲望實現的條件。巴特勒強調存在所謂的偏離最終只是再一次強化了權力機制。安提戈涅通過一個偏移,隨后言語行為就成了她致命的罪行,但這種致命性超越了生命,帶有無限的希望,進入了訴求承認話語的范圍,是前所未有的未來的社會形式。(22)朱迪斯·巴特勒:《安提戈涅的訴求》,王楠譯,第111、151、73、152頁。她的死亡超過了她的生命,變成了充滿希望的死亡,脫離常規的社會形態和前所未有的未來。正如我們在《安提戈涅》最后幾行中看到的人類的“豪言壯語”能夠應付和打擊陳舊的思想,偉大的言辭能夠抵御因為過分自豪而引起的打擊,能夠教化古老的理喻。

作為法律范疇的權利,在國家機器和暴力背書的話語體系營造下,成為了21世紀無形的城邦。在這個城邦內,權利和權力都不過是資本秩序在暴力層面的延伸,被言說為平等、自由之保障的權利事實上卻根據個體所占有的物質而被相應地分配。那些由于一無所有或生活窘況而不得不為權力占有者付出“無償勞動”的階層,則不得不通過服從權力所規定的經濟規則、倫理規則而獲得法律的承認——成為城邦內的“主體”——即使這種徒具“主體”名號的生存方式是殘缺乃至痛苦的。依利加雷指出:“作為一個類的人割裂生物性的聯系,是作為一個身體仍然與自然保持聯系。因此女性是作為人的類本質的自然的聯系。”(23)Irigaray Luce, Sexes and Genealog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p.136.“安提戈涅拒絕的言辭也吸收了她所拒絕的國家法令的權威。”(24)朱迪斯·巴特勒:《安提戈涅的訴求》,王楠譯,第47頁。巴特勒認為這個顛覆性的抵抗斗爭值得被頌揚。因為她認為哀悼作為一種不可言說的損失潛在進入到公共生活將修改悲傷的框架。在《安提戈涅》中,對權力的反抗采取了極端的方式。巴特勒認為“安提戈涅以多種主體為不確定的生活提前做好了準備,而這些主體均被統治權的專橫和暴力取消了政治資格”。

最后,巴特勒集中討論話語作用。通過對對話語言的細致分析,巴特勒發現在安提戈涅的反抗行為中包含著一種對男性權力的攫取,這意味著安提戈涅已經潛在地越出了黑格爾為女性規定的界限。黑格爾認為女性只能通過家庭領域間接地對共同體產生影響,而在此處安提戈涅對共同體的影響卻是通過直接攫取克瑞翁的政治話語。如果黑格爾依然堅持克瑞翁發布命令的政治話語是一種男性倫理的體現,那么就必須承認安提戈涅也具有了男性倫理的氣質。但安提戈涅的這一行動并沒有被黑格爾把握為一個本質的環節,他錯誤地將安提戈涅的偏移行為下降為一種無關緊要的、個別性的對立,一種她與克瑞翁由于越出了“目的”而進行的惡劣的斗爭,因此也就忽略了安提戈涅行為的復雜性。正如克瑞翁說,“要是她獲得了勝利,不受懲罰,那么我成了女人,她反而是男子漢了”。這樣的反抗使之具有某種男性權威。(25)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埃斯庫羅斯悲劇三種、索福克勒斯悲劇四種》,《羅念生全集》(第2卷), 第308頁。顯然,黑格爾的解讀明晰了兩性在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依據黑格爾的界定,男性從家庭走向政治,獲得了自我意識的倫理,而女性依舊無意識的困于家庭中,在公共政治領域中處于空場的狀態,無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但安提戈涅公然違抗禁令,在守衛面前埋葬波呂涅克斯,這一挑釁行為已經超出家庭這一私人領域,強勢介入公共政治領域。但研究性別領域的巴特勒卻顛覆了黑格爾二元對立的哲學思想。她發現安提戈涅的言行在所謂固定的女性身份下混雜了男性氣質,因此她的性別身份是模糊不定的,這也鮮明印證了巴特勒反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傳統形而上學將男女性別對立起來的二元劃分。對此,在著名的“性別操演”理論中,她解構了這一刻板的性別二元對立關系,提出性別從來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語言、文化、政治的一系列“操演”。在巴特勒的政治批判中,政治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體化”的過程,不再是啟蒙話語之下抽象的、平面的政治身份的賦予,而是被還原至其最為隱秘的暴力機制。安提戈涅,類似于阿甘本赤裸生命的“Homo Sacer”。巴特勒借用了赤裸生命的概念來分析安提戈涅的政治價值,作為一種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重疊位置的代表,是秩序之外的可能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久久91|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黄色在线不卡|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98超碰在线观看|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日韩|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欧美性久久久久|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AV色爱天堂网| 日本www色视频|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色九九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国产清纯| 99视频在线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蜜桃视频一区| 午夜视频日本| 99在线视频网站|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性欧美在线| 色婷婷成人|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91毛片网|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久久国语对白|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 毛片基地视频|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区在线|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手机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