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怡 肖新新 黃培昭 任重 柳玉鵬

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2日圓滿結束對俄羅斯聯邦國事訪問后回到北京。中俄領導人在莫斯科發表的聲明,為兩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注入新動力。聲明呼吁通過“負責任的對話”來解決烏克蘭危機,受到來自全世界的矚目和贊譽。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對美媒說,中國領導人此次訪俄標志著“全球戰略形勢的一個重要變化”。俄羅斯中國問題專家塔夫羅夫斯基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是今年“最具地緣政治意義的全球性大事之一,或將影響今后幾年的世界政治走向”。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首次明確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10年過去,他在莫斯科再次發出合作推動世界和平的呼吁^埃及《金字塔報》著名專欄作家賈巴勒22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中國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復外交關系后,又在俄烏之間勸和促談,展現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和負責任大國擔當,“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誠意經受了時間考驗,而世界和平堅定推動者的角色,是與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和影響力相匹配的。”
“中國的計劃可以結束戰爭”
據塔斯社22日報道,習近平主席啟程離開莫斯科時,俄方在機場舉行隆重熱烈的歡送儀式,升中俄兩國國旗,奏兩國國歌。習近平檢閱了俄羅斯三軍儀仗隊,俄副總理切爾內申科等政府高官到機場送行。
中國領導人的莫斯科之行,始終受到全球媒體高度關注,直到雙方領導人周三在克里姆林宮外握手話別的那一刻都沒被錯過。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說,當時習近平對普京說,恰逢百牟未有之大變局,而中俄在其中共同推動著這些變化,普京立即回應稱:“我同意。”
外媒在中俄領導人發表的兩份聯合聲明中,捕捉到積極的和平信號。“中俄領導人會晤是一場宏大的地緣政治關系展示。”《華爾街日報》稱,習近平表示,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方始終堅定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對話一邊,站在歷史正確一邊,“中國展現出作為烏克蘭沖突潛在和平調解人的姿態”。普京則對習近平說,他關注中方提出的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文件,并稱莫斯科“始終對和談持開放態度”。
據英國《衛報》報道,普京說:“中方和平計劃中的許多條款可以作為斡旋烏克蘭沖突的基礎,只要西方和基輔做好準備。”英國廣播公司22日的標題則是:“普京:中國的計劃可以結束戰爭,但烏克蘭和西方還沒有作好和平準備”。報道解讀中俄聯合聲明的內容稱,兩國通過聲明表示它們之間的密切伙伴關系不構成軍事政治聯盟,強調中俄關系“不針對第三國”。
半島電視臺稱,中俄聯合聲明也再次對西方發出譴責——美國正在破壞全球穩定,而北約正在侵入亞太地區。“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2日稱,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長達數小時的最高級別會談結束后,普京在21日的晚宴上說:“這是世界大國如何互動的一個例子,它們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維護全球的穩定與安全負有特殊責任。”
俄羅斯科學院研究員卡緬諾夫對《莫斯科共青團員報》說,中國領導人此訪顯示中國為解決烏克蘭危機積極勸和促談,正如中國不久前在沙特和伊朗之間進行的富有成效的調解。此次俄中發表的兩份聯合聲明內容豐富,不僅規劃了兩國未來關系和合作方向,對維護世界多極化與和平穩定也具有重要意義。
新加坡《聯合早報》22日稱,中方此行調停勸和俄烏沖突,是開拓國際“中間地帶”、爭取中美博弈主動權的一次戰略實踐。在俄烏沖突的棋盤上,歐洲是“中間地帶”;而在中美博弈中,俄羅斯亦是“中間地帶”。中方調停勸和俄烏,可在道義上占據制高點,向國際社會傳遞中菌支持維護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信息,推動政治解決方案。
多項協議為峰會“加冕”
據俄羅斯和中國媒體報道,在兩國領導人此次交流中,普京表示:“近幾年,中國實現了發展的巨大飛躍。這使全世界對中國產生了真正的興趣,我們甚至有些羨慕中國。”習近平則同普京談到一個細節:此訪我們車隊途經之處,很多俄羅斯民眾自發揮手致意,讓我深切感到中俄關系具有深厚民意基礎。
中俄間的親密互動也被外媒所關注。《華爾街日報》說,俄羅斯官方電視臺的畫面顯示,在開始非正式會談之前,普京和習近平以“很近的距離”坐在克里姆林宮一個房間里。兩人可能會討論克里姆林宮所說的“兩國關系中最敏感的問題”。習近平和普京在會晤時看上去很放松,他們都面帶微笑,稱對方為“親愛的朋友”。
《聯合早報》22日報道說,中俄領導人在克里姆林宮并肩合影、親切握手,兩人隨后坐獨爐前的一張小茶幾邊上舉行會談。這比起俄烏沖突前,普京與西方領導人隔著超長的會議桌會談的氛圍,“要輕松和親密不知多少倍”。
中俄友誼無疑在3月的莫斯科獲得深化和鞏固。“多項聲明和協議的簽署為此次歷史性峰會加冕。”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2日稱,兩國元首會晤共產生了14項聲明、議定書、備忘錄和協議,涵蓋貿易、工業、科學和軍事等眾多領域的合作。
環球時報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