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KTV,人們曾經的印象一般都是年輕人在包廂里載歌載舞的樣子,很少會把它和老年人聯系在一起。但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當年輕人投身劇本殺、密室逃脫、桌游等新興娛樂形式時,KTV逐漸成為老年人的聚集地。
近日,網友紛紛為“大爺大媽‘占領’KTV”的帖子點贊。報道描述的是,武漢、鄭州等地的下午場KTV 包房聚集著大批中老年人,他們以認識朋友、聯絡感情為目的,唱老歌追憶崢嶸歲月。
說起KTV,人們曾經的印象一般都是年輕人在包廂里載歌載舞的樣子,很少會把它和老年人聯系在一起。但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當年輕人投身劇本殺、密室逃脫、桌游等新興娛樂形式時,KTV 逐漸成為老年人的聚集地。涌向KTV 的老年人有何特征?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青島市遼陽西路的大家樂量販式KTV。店內環境整潔,價位適中,很適合老年人群的長期消費。時間正值下午3 點,不少顧客陸陸續續走進了大廳,其中有許多都是老年人。
該KTV 的工作人員表示,白天場營業時間內,每天都有老年人到店消費,“白天能有十來桌,一般從下午1 點呆到四五點鐘左右”。

老年人K 歌,也可以很潮
59 歲的苗巍是KTV 的常客。“我們經常約朋友去KTV練歌、聚會,大家輪流點歌,互相欣賞。有時候,我們帶些吃的東西,工作人員也不會阻撓。”她說。
“我去KTV 唱歌已經有20多年了。”74 歲的付義盛是一名資深“K 歌人”。直到現在,他也還保持著一周去一次KTV 練歌的習慣,“閑來無事叫上朋友,一展歌喉,愉悅身心”。
“我和朋友差不多一周約一次,每次唱上兩三個小時。”談及到KTV 唱歌的原因,65 歲的林國棟說,現在KTV 里的音響設備比較專業,在里面唱歌,現場氛圍好,也不用擔心打擾到鄰居。
在娛樂活動有限的年代里,去KTV 飆歌可以說是年輕人排遣寂寞、獲得快樂的最佳選擇。
但是,隨著80 后、90 后步入社會,曾經的KTV 主力消費人群逐漸淡出,緊跟其后的00后們卻沒有接上茬。而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出現與普及,各類線上K 歌軟件,如唱吧、全民K 歌等的興起,線上K 歌既滿足了消費者酣暢需求,還能避免當代人的社交恐懼,并且降低消費,一下子成為了年輕人消遣的心頭好。
無獨有偶,近年越來越多的線下新型娛樂活動的出現,也在不停地吸引著年輕人去打卡。如戶外的燒烤、滑雪、飛盤、露營、游樂場、劇本殺、夜店、密室逃脫等,已經慢慢成為了當下年輕人的新選擇。
對年輕人逐漸失去吸引力,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KTV 行業開始重視起老年客群。
喜歡去KTV 唱歌的寧女士表示,年輕時覺得KTV 價格比較貴,經常去很奢侈。現在不一樣了,每個KTV 都有團購,價格實惠,想唱就唱。
有些KTV 還針對60 歲以上老年人推出了專屬月卡和季卡。有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白天場次主要是老年顧客,為了回饋和吸引更多消費者,所以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辦卡的顧客每次來唱歌,我們還免費提供茶水一壺”。
還有KTV 則推薦來唱歌的老年顧客參與團購網站的團購活動。“老年顧客也非常喜歡,對他們來說性價比高。”工作人員說。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 年KTV 行業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2022 年上半年,全國量販式KTV 中,60 至70歲年齡段的用戶數同比增長29.6%,訂單量同比增長24.1%。70 至80 歲年齡段的用戶數、訂單量同比增速則高達100%。
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快,使得“銀發一族”這個群體的消費力不斷釋放。老年人給了KTV 行業市場更多的想象空間,這個群體引發的“銀發經濟”也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根據調研,日本不少KTV公司都推出了鼓勵中老年人消費的精細化服務創新措施,例如套餐折扣、專車接送等。
艾媒咨詢CEO 兼首席分析師張毅提出,國內KTV 可以借鑒國外產品升級案例,調研中老年群體消費偏好,在選址、包間風格設計、曲庫、附加服務等方面進行調整。老年文娛市場大有可為。老模式、新玩法將會是老年文娛市場未來重要的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