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1 月4—5 日,河南省果蔬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劉偉博士一行3 人到睢縣開展科技服務與相關技術培訓。
在河南鳳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鳳彩農業),劉偉博士重點指導了草莓高架基質栽培中的土傳病害防控技術,針對棚室內嚴重發生的草莓黃萎病和灰霉病提出了詳細的防治方案。
草莓黃萎病癥狀染病植株新葉呈灰綠色或淺棕色、下垂,從下部葉片開始枯萎、變成黃褐色,直至整株死亡。受害植株的葉柄、花梗和根莖的橫切面顯示維管束部分或全部褐變。發病初期,根系無異常,植株死后地上部分變黑變褐。當病株的下部葉片變成黃棕色時,根部變成黑棕色并腐爛。有時黃萎病發生在植株的一側,而另一側還活著,出現“半身萎蔫”癥狀。病株基本無果或果實不膨大、品質差。草莓黃萎病與枯萎病的區別在于感染黃萎病的植株心葉沒有畸形,變黃。
草莓黃萎病病原菌黃萎病病原菌主要為大麗輪枝菌和黑白輪枝菌,屬叢梗孢科輪枝孢屬真菌。病菌休眠體為微菌核,是由菌絲分隔、膨大、芽殖形成的形狀各異的緊密的組織體,大?。?5~215)μm×(21~69)μm。病原菌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或擬菌核在寄主病殘體內或土壤中越冬,或在病殘體、混有病殘體的堆肥中、種子內外越冬。一般來說,該病原菌可以存活6~8 年。該病原菌從草莓根部侵入,在維管束中向上侵染,引起病害。母株中的病原體也可以沿著匍匐莖侵染后代,從而引發病害。在多雨的濕熱夏季,黃萎病發病率較高。
草莓黃萎病防控方法在草莓定植時,可用80%噁霉·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進行浸根處理,將草莓苗放入配制好的藥液中浸泡20 min,撈出后進行定植。在草莓黃萎病發病初期,可先拔除病株,再用10 億芽孢/g 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300~400 倍液結合滴灌進行灌根,10 d灌1次,連灌2次,可有效避免病害繼續危害和蔓延。
草莓灰霉病癥狀 草莓灰霉病主要危害草莓葉片、花器、果實,也可侵染葉柄、果柄。對于果實而言,灰霉病多發生在青果上,侵染初期在果頂上形成水漬狀病斑,病斑擴展后變成褐色。濕度大時,病果上可見灰褐色霉層;空氣干燥時,病果呈干腐狀,果實脫落。
草莓灰霉病病原菌該病病原為灰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菌絲體或菌核在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環境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氣流、棚室內水汽和露水進行傳播;分生孢子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萌發產生芽管,通過傷口侵入草莓植株,此為初次侵染。發病部位在潮濕的環境下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次侵染。
草莓灰霉病防控方法灰霉病對草莓果實危害嚴重,但草莓以食用果實為主,考慮食品安全問題,服務團專家建議進行生物防治。發病初期,可用活孢子2億個/g 木霉菌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1 000 億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進行噴霧防治,5~7 d噴灑1次,連續噴灑3次。
此外,服務團針對鳳彩農業園生產實際,提出可以將現有未充分利用的玻璃溫室建成草莓育苗溫室、設施農業示范基地、農旅觀光園、科普教育基地等建議,拓寬經營渠道,多方面增加收入。服務團圍繞智能行走式灌溉機器人的研發、設計與應用,與鳳彩農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對下一步科研成果的轉化、專利的申報、產品的生產進行了謀劃,力爭2023 年度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有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