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雪松 張立彭 張 蓉
通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通渭 743300
自引進全膜雙壟溝播技術以來,甘肅省通渭縣玉米常年播種面積在3.3 萬hm2以上,單位面積產量超過7 500 kg/hm2[1-2]。玉米是全球產量最高的谷類糧食作物,在人類生活和生產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對畜牧業的發展而言[3]。青貯玉米具有產量高、耐貯存等特點,是畜牧業發展中最重要、最經濟的飼草作物之一[4]。隨著通渭縣養殖產業的迅速發展,市場對青貯玉米的需求量增大,生產上急需高產、優質、抗旱的青貯玉米品種。為篩選適宜在通渭縣種植的青貯玉米新品種,筆者于2022年春,以大京九23號為對照,對引進的17個青貯玉米新品種(系)進行了比較試驗。
采用玉米品種單因素隨機區組試驗設計,所有參試玉米品種(大京九4056、京九青貯16、玉研661、玉研721、金穗1915、貴青1號、金凱3號、和恒797、隴青貯3號、興盛青貯188、豫單1851、豐田1681、強碩88,強碩68、敦玉810、豐貯1號、五谷8567及大京九23號)種子均由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站提供。
在旱地梯田,采用秋季覆蓋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寬窄行種植,窄行距40 cm,寬行距70 cm,株距為24~26 cm,種植密度均為72 000 株/hm2。試驗小區面積為19.80 m2(3.3 m×6.0 m),設3次重復。試驗田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翻耕、耙耱、滅茬[5]。在土壤封凍前,搶墑覆膜。栽植過程中,施腐熟農家肥30 000 kg/hm2、尿素480 kg/hm2、過磷酸鈣825 kg/hm2。其中,全部腐熟農家肥、過磷酸鈣及2/3尿素結合播前整地集中深施作底肥,其余1/3尿素于拔節至大喇叭口期結合降雨作為追肥穴施于兩株玉米之間,施肥深度大于5 cm。試驗田內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記錄試驗地點的海拔、年均氣溫、無霜期、年降水量、施肥時期、施肥次數、施肥量;記載播種期、出苗期、拔節期、大喇叭口期、揚花期、灌漿期、收獲期;田間調查記錄玉米植株的空稈率、雙穗率、倒伏率、病害發生情況。
玉米收獲期,在每個處理中隨機取10 株,測定株高、穗位高、葉片數、穗長、穗質量、穗直徑、穗行數、行粒數、穗粒數、株形、生物產量及籽粒產量,求取平均值。
每小區隨機選取10株玉米,全株粉碎。隨機取樣1.0 kg左右,裝入布袋稱鮮質量;先在105 ℃下烘干2 h,再在75 ℃下烘干至恒重,稱干質量。計算水分和干物質含量,折算出干生物產量。
由表1 可知,參試的18 個玉米品種生育期在153~169 d。生育期最短的是大京九23 號(153 d),最長的是強碩88和金穗1915(169 d),兩者相差16 d。
表1 不同品種青貯玉米生育期
由表2 可知,參試玉米品種植株形態有半緊湊、緊湊2 種,其中株形半緊湊的有玉研721、玉研661、強碩68、強碩88、豫單1851、興盛青貯188、金凱3 號、豐貯1號、京九青貯16、貴青1 號、豐田1681、隴青貯3 號、大京九4056 及大京九23 號(CK),株形緊湊的有五谷8567、敦玉810、金穗1915 及和恒797;葉色有綠、深綠2 種,葉片綠色的有玉研721、玉研661、強碩88、豫單1851、金凱3號、豐貯1號、京九青貯16、貴青1號、隴青貯3 號、大京九4056、金穗1915 及和恒797,葉片深綠色的有強碩68、興盛青貯188、五谷8567、豐田1681、敦玉810、大京九23 號。除強碩88、豐貯1 號、京九青貯16、豐田1681、隴青貯3 號、敦玉810、金穗1915 及和恒797 外,其余玉米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空稈。除玉研721、玉研661、強碩88、豐貯1 號、京九青貯16、豐田1681、隴青貯3 號、敦玉810 及和恒797 外,其余玉米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雙穗。除大京九23號外,其余玉米品種均無倒伏。參試玉米品種抗病性均較好,除絲黑穗病少量發生外,大斑病、穗腐病、莖腐病均未發生。
表2 參試青貯玉米品種生物學特性比較
由表3 可知,參試玉米品種中株高最高的是和恒797(273 cm),最低的是強碩68(197 cm)。參試玉米品種穗位高在70~110 cm,其中最高的是大京九23號,最低的是玉研721。參試玉米品種葉片數在15~19片,穗長在14.420~21.520 cm,穗直徑在4.30~5.18 cm,鮮穗質量在0.65~1.56 kg,行粒數在22.2~41.2 粒,穗行數在13.2~17.8 行,穗粒數在371.20~692.16 粒。其中,穗粒數最高的是豫單1851,最低的是五谷8567。
表3 參試青貯玉米品種主要經濟性狀比較
由表4 和表5 可知,各參試玉米品種中鮮生物產量和干生物產量最高的均為金凱3 號,每667 m2分別為4 588.78 kg 和1 601.09 kg,相較于對照鮮生物產量每667 m2增加1 833.42 kg(增幅為66.54%),干生物產量每667 m2增加669.73 kg(增幅為71.91%)。鮮生物產量、干生物產量次之的是豐貯1 號,每667 m2鮮生物產量為3 839.92 kg,相較于對照鮮生物產量每667 m2增加1 084.56 kg,增幅為39.36%;每667 m2干生物產量為1 328.69 kg,相較于對照干生物產量每667 m2增加379.33 kg,增幅為42.66%。參試玉米品種中鮮生物產量和干生物產量最低的均是玉研721,每667 m2分別為1 579.20 kg和544.81 kg,相較于對照鮮生物產量每667 m2減少1 176.16 kg,降幅為42.69%;干生物產量每667 m2減少386.55 kg,降幅為41.50%。
表4 參試青貯玉米品種鮮生物產量結果比較
表5 參試青貯玉米品種干生物產量結果比較
綜合來看,金凱3 號、豐貯1 號、豫單1851、大京九4056、和恒797、豐田1681、京九青貯16、強碩88及貴青1 號等9 個品種每667 m2鮮生物量均在3 000 kg 以上、干生物產量在1 000 kg以上。
金凱3號、豐貯1號、豫單1851等11個玉米品種的單位面積鮮生物產量相較于大京九23 號(CK)均表現為增加;金凱3號、豐貯1號等14品種的單位面積干生物產量相較于大京九23 號(CK)均表現為增加。此外,受2022 年試驗地玉米生育期內干旱少雨影響(7—9 月持續干旱,降雨量比常年偏少約50%),各參試玉米品種的生育期有一定程度的改變,除金凱3號、豐貯1號和豫單1851無論是單位面積鮮生物產量還是干生物產量均表現較正常外,其余參試玉米品種表現均不理想,每667 m2鮮生物產量均在3 500 kg 以下、干生物產量均在1 300 kg 以下。綜合來看,參試的青貯玉米品種金凱3 號、豐貯1 號和豫單1851 適宜在通渭縣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