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姚明領銜推薦,周杰倫授權片尾曲,觀眾留言“只有八集不夠看”……2月2日開播以來,校園籃球二維動畫劇集《左手上籃》憑借精彩劇情和熱血畫風,收獲了觀眾的支持和喜愛。
播出平臺騰訊視頻、騰訊體育數據顯示,劇集開播首日最高熱度值19263。截至3月8日,《左手上籃》相關話題,微博閱讀量超2億,抖音播放量15億,快手播放量1.6億。隨著口碑持續發酵,《左手上籃》逐漸為更多觀眾關注,并憑借二次元和現實生活的聯動,讓更多人看到了體育動畫的潛力。
籃球與動漫的碰撞
《左手上籃》以全國高中生籃球聯賽為背景,講述了高中生許星澤與伙伴們因熱愛籃球相識相伴、攜手共進的故事。劇集開播后,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專門錄制小視頻表示,“希望這部動畫可以讓更多青少年愛上籃球,也希望它可以讓更多人關注中國的校園籃球賽事。”周琦、王哲林、趙繼偉、李夢、韓旭等中國籃球運動員也在社交媒體平臺為《左手上籃》送上祝福。
在劇集彈幕和開播后各平臺網友的評價中,熱血、青春等成為關鍵詞,籃球愛好者紛紛表示,看到籃球少年許星澤和他的伙伴,總能想起和自己一起在籃球場揮灑汗水的朋友。“看完就想去打一場球。”成為很多人共同的感受。
談及作品可能產生的現實影響,《左手上籃》導演謝鐘黎表示,“有很多小朋友對籃球不太了解,如果有人因為《左手上籃》喜歡上籃球,走向籃球場,這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嘉獎。”
作為一名動畫創作者、資深籃球迷,謝鐘黎對優秀國產籃球動畫作品的缺失一直抱有遺憾。“日本的《灌籃高手》和《黑子的籃球》等動畫作品影響了幾代人,對日本籃球的發展也大有助益。因此團隊希望能夠創作一部體育題材作品,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籃球、喜愛籃球,最終因為熱愛走向職業籃球道路。”謝鐘黎表示,“體育與文化相輔相成,二者聯通后,效果往往成倍疊加,這也是我們期待《左手上籃》可以取得的更為深遠的社會價值。”
寫實的創作風格
《左手上籃》采用基于現實的創作模式,作品融入北京等地多支高中校園籃球隊真實的人物和故事;劇中場景也真實呈現了北京等地中學的校園氛圍,讓觀眾對籃球故事有身臨其境的親切感和代入感。
回顧3年創作歷程,謝鐘黎對每個細節都記憶猶新。故事、人物設定、賽事場景……團隊從零起步,逐項打磨。全程自主原創——這是《左手上籃》的最大特點,同時也是最大挑戰。
從畫面風格和要素設定等方面來看,《左手上籃》是一部“寫實向”作品,這是主創團隊最初便確定下來的創作風格。
謝鐘黎介紹,寫實的動作是動畫創作中最難的部分。其他同類題材采用的夸張動作設計,能夠讓整體畫面看起來更加奔放熱血,也具有更高的容錯率;寫實的動作則需要團隊花費更多時間、精力來雕琢人物動作的物理寫實度與標準度,對內容產出效率有著較大影響。“只能引入更多高水平創作者,投入更多精力,如此才能保證作品質量和呈現效果。”
在寫實的基礎上,主創團隊將作品中的籃球競技動作進行了細分:一是復刻NBA等頂級籃球賽事上的經典動作和場景,此類設計能夠引發籃球愛好者的共鳴;二是籃球基礎動作的拼接,畫師基于自身運動知識積累及觀看大量視頻素材,選取他們認為炫酷的動作來創作。謝鐘黎稱,雖然作品中很多動作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但并不影響真實性,“《左手上籃》中的很多動作和技戰術配合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可以復制的。”
對話導演謝鐘黎:體育題材創作要兼具競技性和可看性
《綜藝報》:創作中如何把控專業性和娛樂性之間的平衡?
謝鐘黎:我們的做法是把籃球部分和日常部分拆開考量。籃球部分盡可能硬核,以打動專業體育粉絲;日常場景則通過一些“中二”搞笑橋段提升娛樂性,或以Q版動作平衡風格,讓作品顯得不過于嚴肅。
《綜藝報》:作品播出后的市場反饋是否達到預期?
謝鐘黎:某種意義上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雖然我們盡可能地集結了業內各個環節喜歡籃球的人才,對團隊的能力也有足夠信心,但體育動畫畢竟相對小眾甚至有點冷門,在我們之前也沒有可參照的范例,對于這條完全未知的道路,我們心里多少有些沒底。播出后的反響讓大家心里那塊石頭落了地,許多喜歡籃球的觀眾會探討作品的專業度,也有很多對作品寄予厚望的朋友提出了寶貴意見,甚至為我們出謀劃策,這讓我們倍感欣慰。
《綜藝報》:如何看待國產體育動畫的發展前景?
謝鐘黎:體育動畫創作有很高的專業性要求,這是個創作門檻,但也正是因為有這個門檻,才需要更多同仁不斷挑戰、沖擊,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國產動畫的整體水平。相信隨著越來越多專業人才進入,國產體育動畫的發展前景也將愈發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