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富春第四小學六(7)班 張俊煜

元旦一過,大街小巷就開始熱鬧起來,都在為過大年做準備。仿佛剎那間,年味就彌漫了整座城市。街上的年貨琳瑯滿目,其中自然少不了必備的春聯了。各式各樣的春聯,有的紅底黑字,有的紅底金字,有的描邊,有的鏤空,令人眼花繚亂。這些春聯盡管款式眾多,卻因為都是印刷的,難免有點呆板。
相比之下,人們自己手寫的春聯,年味就濃多了。想要寫好春聯,或者說讓你寫的春聯令人賞心悅目,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下苦功夫。回想寫春聯之前,我與幾個伙伴,還特意到書法老師那學習了好一段時間。剛開始,我拿起毛邊紙,初生牛犢不怕虎地練起來。老師發現我們的字形結構有很大問題,先細心地教導,再握著我們的手寫一遍。在上了半個月的書法課后,我們寫的字明顯有進步了:結構變得穩固起來,筆畫變得更加有力,空間也更加合理了。這一過程雖枯燥乏味,但我們毫無倦怠。
寫春聯時,一絲一毫都得注意。每一個字的結構、筆畫、空間都必須掌控好,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對整張春聯的美觀產生極大的影響。落筆之前,我認真地檢查毛筆是否有掉毛的跡象,再把筆鋒理好。
開始下筆了。寫“福”字,對我來說是個挑戰。巨大的斗方展現在我的眼前,氣勢非凡。盡管我提起斗筆,可心里并沒有底氣:這么大的一張紙,我緊張得無從下手。我好不容易落下第一筆,又忘了接下去怎么銜接第二筆。一會兒怕自己按得太重,把頓做得太明顯;一會兒又怕自己按得太輕,沒寫出回鋒的味道。于是,我手中的那支斗筆便一直懸著,猶豫再三,反復琢磨,好不容易才屏氣凝神,重新拿起一張紙,穩穩當當地書寫起來。
寫好春聯,接下去便是貼春聯。我與爸爸互相合作:我在春聯紙背面均勻地刷上糨糊,爸爸搬來梯子爬上去,然后我把春聯遞給他。他在上面貼,我后退幾步看位置是否合適。經過調整,爸爸終于將我的作品貼上墻了。上聯是“萬里東風春又至”,下聯是“一庭紫氣福先來”。嘿,你還別說,手寫對聯就是年味十足!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亦是我寒假快樂的巔峰。而寫春聯,則是春節不可或缺的濃墨重彩的一筆,春節的形象也在這一筆一畫中被生動地勾勒了出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也在書寫春聯中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