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旭
當下,我國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是嶺南各民族重要的精神財富,其在當下的傳承和發展有助于人們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加大對民族舞蹈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力度,進而優化和完善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體系,進一步促進文化創新。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在新時期的傳承和發展迎來了很多機遇,也面臨一些挑戰。
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是廣東、廣西等地區一種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它的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革命時期,嶺南地區曾經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革命根據地之一[1]。這里的工人、農民和革命者們積極參與了革命斗爭,為中國的獨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這個時期,紅色音樂舞蹈作為一種宣傳和動員的手段逐漸興起。
紅色音樂舞蹈以鮮明的節奏、嘹亮的歌聲和熱情洋溢的舞蹈動作,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和革命意識。嶺南地區的紅色音樂舞蹈還表達了地方文化和民間藝術的特點,融合了廣東、廣西等地區獨特的音樂元素和舞蹈形式,展示了嶺南地區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風貌。這些歌曲和舞蹈不僅是藝術表演,更是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未來的展望。隨著時代的變遷,嶺南紅色音樂舞蹈在保留傳統風格的同時也融入了現代元素,以適應當代觀眾的需求。它繼承了革命時期的精神,傳承了嶺南地區的文化遺產,成為廣東、廣西等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之一,充分展示了嶺南地區的文化魅力。
嶺南紅色音樂舞蹈融入了廣東、廣西等地區的傳統文化元素,展現了當地人民的風情和民俗,以獨特的音樂旋律、曲調以及舞蹈動作,呈現出濃厚的嶺南文化氛圍,也帶有鮮明的文化特色。首先,其帶有濃厚的革命精神,嶺南紅色音樂舞蹈誕生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時期,當地人民通過歌曲和舞蹈的形式,表達了對壓迫和剝削的不滿,強調人民的團結和奮斗。這些作品鼓舞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和革命意識,彰顯了嶺南地區人民的堅定信仰和奮斗精神。其次,嶺南紅色音樂舞蹈強調集體合作。嶺南紅色音樂舞蹈通常以集體合作為基礎,舞蹈動作緊密協調,強調整齊劃一的隊列和步伐。通過集體舞蹈的形式,表達了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精神。再次,其帶有宣傳教育功能。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承擔著宣傳和教育的重要職責。通過動人的旋律和舞蹈動作,它們向觀眾傳達特定的思想和價值觀,宣傳革命理念和思想,這不僅加深了人民對革命斗爭的認知,還引導人民積極參與社會進步和建設。最后,強調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嶺南紅色音樂舞蹈在保留傳統風格和形式的基礎上也融入現代元素和技巧,使其更加適應當代觀眾的需求,通過繼承和創新的結合,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既延續了歷史的記憶,又與時俱進地發展演進。
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在當下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首先,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遺產,是嶺南地區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傳承和發展這一文化,有助于保留和傳遞歷史故事、精神追求和價值觀念,豐富了人們對嶺南地區歷史和文化的了解和認知。其次,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扎根于中國革命的歷史背景,寄托著愛國主義情感,傳承和發展這一文化,有助于激勵人們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民族自豪感和集體意識。再次,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這一文化,有助于保護和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維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2]。最后,嶺南紅色音樂舞蹈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方式,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傳承和發展這一文化,有助于豐富傳統演藝的形式和內容,滿足人們對多樣化文化體驗的需求,推動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的融合。通過傳承和發展,這一獨特的文化將繼續為人們帶來藝術享受、文化教育和社會凝聚力。
當下,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文化傳承和發展還存在缺乏創新的問題。傳承嶺南紅色音樂舞蹈需要不斷地創作新作品,并且注重創新表達形式。但目前嶺南地區的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存在演出內容重復性較高和缺乏藝術創新等問題,傳統的演出場地和方式也限制了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創新發展。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傳承和發展中的創新不足,缺乏現代化的舞臺設計和音樂編排等,使其吸引力和競爭力相對較弱。隨著現代娛樂文化的興起,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受眾逐漸減少,社會對其認可度不高,這也使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傳承和發展面臨缺乏社會支持的困境。
當下,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氛圍缺乏關注和支持。一是教育和培訓力度不足。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傳承需要有專業且系統的教育和培訓體系。如果教育和培訓資源不足或不完善,將限制年輕人對這一藝術形式的了解和學習。二是缺少表演機會和平臺。為了促進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傳承和發展,建立良好的表演機會和平臺是至關重要的,不僅需要有定期的演出活動,還需要吸引更廣泛的觀眾群體,如與國內外的演出交流合作,以提高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缺乏資金支持。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傳承和發展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缺乏資金支持,會導致嶺南紅色音樂舞蹈團體、學校和教育機構無法進行正常的運作和推廣。四是文化傳承意識不足。當下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社會知名度不夠,缺乏廣泛的社會參與和支持,部分公眾對該藝術形式的認識度和理解程度不夠,缺乏弘揚、傳承的觀念和意識,這不利于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在當下的傳承和發展。
目前,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傳承機制相對薄弱,缺乏規范和系統性。傳統的口耳相傳方式無法完整地保留和傳承技藝,缺乏有效的傳幫帶機制和長期的培訓計劃。在人才培養和選拔方面,嶺南紅色音樂舞蹈傳承體系存在不足,缺乏系統化的教育體系,缺乏專業的培訓機構和師資隊伍,限制了年輕一代的培養和參與。而且嶺南紅色音樂舞蹈傳承和發展面臨資金、場地、設備等方面的不足,缺乏專門的傳承基地和表演場所,缺乏專業音樂和舞蹈設備,限制了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的表演質量和藝術創新水平。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的傳承需要專業的藝術人才,但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有限,缺乏專業的培訓機制和傳承機制,導致音樂舞蹈技藝流失和后繼乏人。
嶺南紅色音樂舞蹈作為一種優秀的文化藝術形式,需要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注入更多創新的元素,以適應現代社會和觀眾的需求,尤其是重視傳承和發展理念的創新。首先,創新可以從內容上體現。傳承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舞蹈動作、音樂曲調和表演方式,可以保留傳統的元素,但也可以根據時代需求和觀眾喜好進行改編和創新。將嶺南紅色音樂舞蹈與其他舞蹈、音樂和文化形式進行跨界融合。例如,結合當代舞蹈風格、現代音樂元素或其他文化表達方式,創造出獨特而有創意的作品,增強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與時代的對話和交流。或者加入現代舞蹈的技巧和風格,結合流行音樂元素,使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更有活力和富有現代感。其次,創新可以從演出形式上體現。嶺南紅色音樂舞蹈可以融合現代科技手段,如舞臺燈光、影像投影等,提升舞臺效果,增強觀賞性和沉浸感。同時,使用新的演出場地和舞臺設計,創造更豐富多樣的舞臺效果,使觀眾有全新的觀賞體驗。再次,創新還可以從教育和推廣方面體現。在傳承過程中,應注重挖掘和培養年輕的舞蹈藝術人才。通過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培訓方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舞蹈專業人才。最后,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傳承和發展需要創新傳承和發展理念。通過內容、形式和教育等方面的創新,可以使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更加與時俱進,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這樣不僅可以保持其傳統的獨特魅力,還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和欣賞,為其長久發展提供動力。
新時代背景下,要想營造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氛圍,政府部門可以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其中包括資金撥款、場地提供、法律保護等方面的支持,以為傳承者和從業者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3]。在教育引導方面,相關部門要在教育體系中加強對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認同感,可以將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納入學校課程中,舉辦講座、研討會和展覽,加深公眾對其的認知和理解。在場地設施建設方面,相關部門要為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提供適合的場地設施,包括專業的演出場館、排練室和教學機構等[4]。在文化推廣方面,通過舉辦大型演出、展覽、比賽等活動,增加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鼓勵嶺南紅色音樂舞蹈團體與其他地區、國家的舞蹈團體進行交流合作,擴大其參與范圍和影響力。在媒體宣傳方面,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有關部門要利用各種媒體渠道,如電視、廣播、互聯網等,進行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宣傳和推廣。通過紀錄片、節目、文章等形式,向公眾普及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歷史、特點和價值,提高關注度和參與度。借助現代科技,將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推廣和傳播給更廣泛的受眾。通過互聯網、社交媒體、音樂和舞蹈視頻等平臺,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并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其中。在社會參與方面,要積極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包括捐贈資金、提供場地、組織相關活動等,形成各方共同努力的良好合力,推動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的繁榮和傳承。只有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氛圍,才能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才能有效弘揚傳統文化的價值,并為嶺南紅色音樂舞蹈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為了解決嶺南紅色音樂舞蹈傳承和發展體系不完善的問題,需要全力推進教育體系建設、拓展演出平臺、平衡傳承與創新,并提供足夠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對此,相關部門可以建立一個健全、完善的紅色音樂舞蹈傳承和發展體系,促進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在當下的持續繁榮和發展。為了確保紅色音樂舞蹈文化的傳承,還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來培養專業人才,其中包括建設專業的舞蹈學校或培訓中心,提供音樂舞蹈教育課程,培養年輕人的才華和技能。此外,應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吸引優秀的舞蹈藝術家和教育家參與教學和指導。另外,為紅色音樂舞蹈提供更多的演出平臺和機會是極其重要的,有關部門可以通過策劃和組織專場演出、參與各類文化藝術節、舉辦比賽和交流活動等方式來實現。政府和社會組織應該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演出機會,使紅色音樂舞蹈能夠觸達更廣泛的觀眾群體。傳承與發展需要找到傳統紅色音樂舞蹈和創新元素之間的平衡[5]。傳統舞蹈形式和技巧必須得到保護和傳承,但同時也需要給予空間和機會進行藝術創新,相關部門可以鼓勵舞蹈藝術家、編導和學者對紅色音樂舞蹈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推動紅色音樂舞蹈發展與傳承的融合。紅色音樂舞蹈的傳承和發展需要充足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政府部門可以加強對紅色音樂舞蹈的經費撥款,并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促進舞蹈團體和學校的發展。同時,鼓勵社會捐贈和企業贊助,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以促進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傳承和發展體系的完善。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要想厚植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需重視區域性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的創新傳承,要朝著創新性、改革性和效能性的方向發展,綜合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思路,著眼于解決當下文化傳承和發展過程中的制約因素,創新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理念,在營造氛圍和完善文化傳承與發展體系上下功夫,引導嶺南紅色音樂舞蹈文化在新時代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