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
那年,鈺兒大一,金駿大三。
大一的鈺兒報名參加系學生會的噴繪設計。 金駿是學生會干部,也是系噴繪宣傳的負責人。
于是,他們相識了。
初涉噴繪, 鈺兒還不會用軟件設計。 于是,金駿幫鈺兒安裝電腦軟件,并教鈺兒學會實際操作。
天姿聰穎的鈺兒設計的噴繪宣傳總是立意獨特、格調清新、畫面美觀,有高于其他設計的不凡品位,在眾多紛繁色彩里宛如一朵荷花脫穎而出,作品多次被系里選中。
從系宣傳畫到校大型活動門票,再到學校學生證件設計,鈺兒一次次完成任務,展示自己優秀的同時,也為系里爭了光。
金駿驚訝鈺兒小腦袋里豐富的畫面,常不由自主地在會上夸贊鈺兒。 鈺兒感嘆金駿超常的社交能力和組織能力,也對他充滿崇敬。
也因此,金駿和鈺兒的接觸多于其他同學。
那時,他們經常會一起參加學校的活動,探討某個設計。 意見有時一致,有時也有分歧和爭論。
他們也會一同去校外參觀、學習交流,還會各騎一輛自行車在校園里互相追逐。
鈺兒妙目盈盈,身材纖細,長發飄飄,充滿青春氣息。 金駿一米八九的高個兒,棱角分明的臉龐,儒雅倜儻。
在外人看來, 這是多么浪漫的一對。 但在兩人心里,這種不同年級的友誼,卻是青澀懵懂。
后來,鈺兒跟同學聊天得知,金駿是個學霸, 當年是某省的高考狀元,在學校里很有名氣。
系里的各種活動,大事小情,系學生會主席都交給金駿安排。
系里的大型活動,金駿是組織者也是主持人,常獲女生青睞。
系里與學校之間的各種聯絡,也多是由金駿出面來完成。 那時,金駿還經常在學校大禮堂講課,聽者最多的一次達數百人。
那時,鈺兒想,金駿將來也許會被留校, 或被作為學校后備人才聘用,因為他太優秀了。 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大學生。
鈺兒念完大二那年,金駿辭去學生會主席的職務,專心考研。
鈺兒也因為要面對大三繁重的學習,退出了學生會。 之后,他們各奔前程,兩人逐漸少了聯系。
校外的天空,總是陰晴不定,充滿著波折和變數, 像極了鈺兒變故的家庭。
鈺兒性格內向, 很多事擱在心里,從不對外說。
高三那年, 鈺兒的父親受人蠱惑,瞞著母親卷進一宗案件。 父親替人擔保貸款,貸款人卷款逃匿,巨額債務落在他們不堪一擊的家中。
那年,父親被迫將貸款購買、才開了兩年的出租車拿去頂債,還要繼續租車掙錢還債。 母親單位效益不好,經常發不出工資,家庭拮據異常。 父母幾度爭吵,最后走上法庭,離婚了。
本來成績優秀的鈺兒受此影響,勉強考進這所大學。
那幾年, 母親為了多拿一點兒工資,上著黑白顛倒的班,而且一個班也不舍得休。 母親微薄的薪水,除了維持娘兒倆的日常開銷, 還要給鈺兒交學費。 最難時,娘兒倆只用十元錢維持一周的生活,餐桌上只有素菜。
鈺兒跟著母親生活,點點滴滴中深深地體會到母親的不易。
大四時,同宿舍的女孩都在為未來籌劃,或準備考研或準備出國留學。 鈺兒也想考研,但最后還是放棄了。 鈺兒想先參加工作掙錢,減輕母親的負擔。
鈺兒四處投簡歷,參加面試,足跡涉及家鄉和一些陌生的城市,最后還是決定留在北京。
這里,有鈺兒的母校、鈺兒的同學、熟悉的城市風景。 相比之下,就業面廣,平臺也多。
這期間,鈺兒聽人說金駿已經在清華讀研究生。
金駿的人生,似乎讓鈺兒讀懂了人各有命,命運不同,彼此間的距離漸行漸遠。
鈺兒頂著烈日面試,大海撈針般尋覓著適合自己的崗位。 終于在閨蜜入職的啟發下,走進一家電游文娛公司。 工作中, 鈺兒的能力得到上司的認可,一款新的游戲在鈺兒的設計下應運而生。
金駿也愛玩電游,并于此中發現了熟悉的鈺兒的名字。
于是, 他們在時光隧道里再度重逢。
像重回三年前的校園時光,他們并肩走在學校落葉匝地的小道上。
鈺兒這才知道,傳言并不是真的。金駿大四畢業那年, 他的家庭也發生了變故。 他的姐姐抱病而亡,他的父親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作為家里唯一的男丁,他必須回去處理喪葬等一些事情。
本來是金駿的保研名額,卻被系里另一個男生得去。 金駿悶悶不樂,卻有口難開。
金駿有一個關系頗為復雜的家庭。
金駿的姐姐大他六歲,和金駿是同母異父的血緣關系。
父親近五十歲老來得子,母親生金駿時,已經三十六歲。
但姐姐待金駿不好,沒怎么看過金駿,也沒帶金駿玩過。 金駿和姐姐自然也不親。
金駿的父母過得也不如意,除了祖輩傳下來的三間老房子, 其他一無所有。
父親為了生活,常年在外打工。
讓金駿重新感受到血緣親情的是他讀高三那年, 姐姐想讀本省一所院校,而金駿是學校欲將保薦的優等生。
那時,家里同時供兩個大學生,是供不起的。 父親已經白了頭,母親也已年近花甲。 更兼某些重男輕女的思想,女孩遲早是別人家的說法影響著父親。
于是,姐姐選擇了退出,外出打工掙錢,供金駿上學。
自那時起,姐姐的這份愛刻在了金駿的心里。 他暗暗發誓將來一定好好報答姐姐。
之后,姐姐在這個過程中,結婚、生子……
電話是在凌晨打給金駿的,金駿的母親哭著說:“你姐快不行了,要見你最后一面。 ”驚慌中,金駿什么都沒帶,也沒和系里說明詳細情況,買了車票就趕回了老家。
金駿的姐姐抓著金駿的手, 說:“千萬不要把阿囡(姐的女兒)給她父親,他會毀了阿囡一生的。 ”然后就咽了氣。
金駿的姐夫, 金駿對他的印象是“正事不干,吊兒郎當,不負責任,五毒俱全”。
于是, 那段時間, 料理完姐姐的后事, 金駿就忙起了辦理阿囡撫養權的事情。
說是辦理,實則是請律師做調解,幾番談判,終于把阿囡的撫養權爭了過來。
等金駿忙完事情回校,保研工作已經結束。 無奈,金駿趕在考研末尾,考上了本校研究生。 畢業后,應聘去了一家國企。
那時金駿想,國企工作穩定,還有一套公寓房可住。 美中不足的是工資不高,離城市遠,在昌平區。
那一天,他們繞著學校轉了一圈又一圈。
校園里,百年古樹枝干蒼勁,那條小徑在紅磚樓的映襯下格外清幽。
金駿望著隱匿在爬墻虎枝蔓下的塔樓對鈺兒說,人總是要往上走的。 他打算跳槽,去個工資更高、更適合自己的地方。
鈺兒說,自己也在準備跳槽,當一個業務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須跳出來學習新的東西。
于是, 金駿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鈺兒去了一家勢頭正盛的電商公司。
大公司業務繁忙,內卷嚴重,加班、熬夜成為家常便飯。
自此,金駿和鈺兒一南一北,中間隔著一個北京城。 他們只能在微信里相互問候一下近況。
鈺兒搬去南邊的時候,他們一起吃了個飯。 金駿一直給鈺兒說著阿囡的情況。 “阿囡上小學了,長高了,母親每天接送她。 ”
鈺兒問:“你的母親多大年齡了? ”
“快七十了。 ”
鈺兒突然想到,自己的外公就是七十歲去世的。 鈺兒很想問,如果有一天,母親不在了,那阿囡以后怎么辦?
但看金駿還沒有走出姐姐去世的陰影,鈺兒欲言又止。
金駿似乎讀懂了鈺兒的欲言又止。兩人不約而同地轉移了話題。
平心而論,金駿是個善心可嘉的男孩。 這一點,鈺兒毫不懷疑。 可是,將來金駿也是要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的。
金駿也曾對鈺兒表示,說鈺兒是自己生命中最“特別”的那個人。
如果兩人繼續往下走的話,將來也會有自己的孩子, 可現在有了阿囡,工作壓力如此大,他們怎么保證能負擔得起撫養兩個孩子呢?
金駿的姐姐用供金駿讀大學的付出, 綁定金駿一生撫養這個女孩的代價。 太沉重了! 鈺兒不敢想下去。
但鈺兒也不能責怪姐姐。 母愛無罪。 哪個母親不想自己的孩子平安、幸福,有個好的未來呢?
斷斷續續,成了兩人之間尚有的聯系狀態。
期間,母親幾次催婚。 親朋好友也多次給介紹,但鈺兒始終沒有遇到中意的人。
金駿也是單著,沒有聽到或看到他有女朋友。 偶爾的聯系中,金駿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加班。 金駿的住所和金駿的公司隔了十七公里。
鈺兒想不通,為什么要租這么遠的地方住? 如果只是圖房租便宜,路程、時間都是成本呀!
去年,鈺兒帶母親西行。 因為生活條件有限,母親很少出遠門,鈺兒想給母親一份孝心, 于是她們去了青海湖??粗晝喊l的青海湖油菜花基地、水上雅丹等照片,金駿說:“好羨慕,希望有一天一起同游。 ”
春節前夕,金駿任職的互聯網公司承接了一項工作,金駿負責程序數據工作,凌晨三點才下班。 地鐵已經停運,公交也收車了,就連出租車也打不到。 于是金駿騎著共享單車,騎了兩個多小時回到住所。
金駿微信里給鈺兒訴說這一壯舉時,鈺兒正在老家和母親一起過年。 鈺兒問金駿,沒有想過回家過春節嗎?
金駿說,要加班呀,加班有三倍薪水。
鈺兒有點兒無語,疑惑金駿咋把錢看得這么重。
鈺兒猶豫著,沒敢朝前邁出一步。
金駿的步伐, 也止在本能的意識前。
時光就這么過了三年。 金駿三十二歲了,鈺兒也二十九歲了。
鈺兒的媽媽說, 如果覺得還可以,就放開去談談吧。 有時候,兩人就差那一步。 再說金駿有一技之長,這幾年工作下來多少會有點兒積蓄,不至于以后生活太艱難。 至于那女孩,長大結婚,金駿就盡完撫養義務了,以后應該難不到哪兒去。
于是,鈺兒聽從母親的勸,借口搬回北邊了,找金駿一起吃個飯。 金駿說,行,咱們也好久沒見了。
于是他們約好去簋街。
時間是把殺豬刀。 僅僅不到三年啊,鈺兒再見到金駿的那一刻差點兒沒認出他來。
格子襯衫、黑長褲、黑色雙肩包,典型的程序員標配。 油油的頭發,疲憊的眼神,怎么也不能和以前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聯系起來。
這黑色,似乎給炎熱的夏天增加了濃度,重重的,讓氣氛沉悶。
“背這么厚的包不熱嗎? 今天周六還有工作呀? ”
“習慣了,放充電器之類的順手,應急工作也便利。 ”
鈺兒苦笑, 問:“你的父母都好嗎?阿囡怎么樣了? ”
“她上初中了。 母親還好,父親去世了。 ”金駿瑟縮了一下,身形突然變得佝僂,然后,抬起頭,聲音很小很小地說。
鈺兒一驚:“怎么? 老人才多大年紀呀? ”
金駿低沉了聲音:“八十多歲了,也算壽終正寢吧。 ”
鈺兒自責不該提起悲傷的家事,隨即轉移話題:“感覺你的變化很大。 ”
“嗯,這兩年事情比較多。 ”
鈺兒用目光探詢。
金駿說:“父親去世,家里所有的重擔都落在我一個人肩上。 ”
“母親呢? ”
“母親只有一點兒退休金,勉強維持生活。 ”
“除了阿囡上學的費用,還能有什么重擔呢? ”
“學費、生活費、雜七雜八,母親也老了,身體多病,也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關鍵還不止這些。 父親去世后,村子改建社區,老房子頂不了幾個錢。 這幾年老家房價虛高,最小的房子也要近百萬,母親和阿囡不能沒房子住。 于是,這幾年的積蓄全花光了。 然后,經濟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 ”
“為什么不按揭貸款呢? ”
“怕影響以后再購房。 ”
鈺兒聽呆了,意料不到的變化。 來之前母親的勸導、 自己心里的期望,話到了嘴邊,打個轉兒,她又咽了下去。
那晚, 鈺兒和金駿并排走在街上,心里不禁唏噓。 她忽然明白了金駿那么在乎錢的原因。
這就是人的命嗎? 鈺兒問自己。
可是,金駿的命不好嗎? 金駿那么優秀,高考狀元、學霸、研究生、優秀的程序員。
金駿的命好嗎?
為什么金駿爬了又爬, 奔了又奔,每次剛剛爬上一個臺階,又會被無情地拽回來?
鈺兒想起一句話: 手中雖然執劍,仍需天意成全。
那晚,鈺兒很晚也不能入睡。
鈺兒的母親也禁不住喟嘆。 她們并不是嫌貧愛富。 鈺兒為了不讓母親異地漂泊, 扛下房貸買了一所小戶型的房子,她們也難。
次日晨,金駿發問候給鈺兒。
鈺兒接續昨晚的話題, 安慰金駿:“我們都有不可卸去的責任,振作起來,揚起生活的信念,別讓自己下沉。 ”
金駿回復:“沒事兒,習慣了。 ”并發來一個“加油”的表情。
鈺兒突然心痛,原來,有一種相識,一去經年,既找不回初衷,也沒有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