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峰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00)
城市高架體系作為城市交通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們的交通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由于城市高架橋往往建立在交通網線復雜、城市繁華路段等原因,其現場施工存在著很大的難度,針對這一問題,很多學者作了相關研究。武曉霞[1]與曹倩楠[2]首先對高架橋下空間利用進行了分析研究,作為高架體系建設前的技術分析,為現場施工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鄭建文[3]則針對城市高架橋項目給出了一種無支架施工技術的研究與分析,為不同結構形式的高架橋提供了施工參考,袁煉等[4]通過對城市高架實際案例的分析,給出了吊裝施工方案里技術參數的選擇與確定方法,岳粹歌[5]同樣也研究了城市高架的吊裝施工技術,對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總結,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謝飛峰等[6]與周正海[7]都對城市高架橋施工中支架體系的應用進行了分析,給出了一些建議供參考。
該高架體系為某城市環(huán)路與城市主干路交叉城市立交工程,是完成2 條快速路轉換的樞紐型立交高架體系,該工程遠期目標為8 個轉向的全互通定向立交,本期實施東向北、東向南2 條出城方向的匝道橋工程,環(huán)節(jié)主干路的交通壓力情況,如圖1 所示。結合高架橋自身結構特點及施工現場的環(huán)境要素,擬將六聯(lián)鋼箱梁劃分為制作分段133 段,合計總重為3977 t,單段鋼箱梁最長為26.6 m、最寬4.9 m、最高3.033 m 及最重65 t。

圖1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
施工現場位于該城市的主干路與環(huán)路快速路交口,屬于城市經濟繁華路段,每日人流量及車流量極大,擬建場地現狀為主干路既有高架橋、環(huán)路快速路及其輔路,道路兩側有居民區(qū)、大型超市、賓館、商鋪及商務辦公樓等,在實際施工中周圍建筑及設施對現場安裝影響較大。另外環(huán)路為道路箱涵無法站立吊車,新建匝道需要跨越既有高架橋,吊裝空間狹小,部分道路在施工過程中無法斷交,焊接工作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較大等。基于這些復雜的施工條件,在做施工準備時,需要考慮臨時支撐的選擇,布設情況及吊車型號、數量的確定,是施工中的難點重點。
施工現場按空間層次分為2 部分,一部分為跨越主線高架與環(huán)路,另一部分為地表施工部分,根據其空間層次特點進行臨時支撐的選擇。經分析,跨越道路部分考慮選用3.0 m×3.0 m 門式支架形式,地表施工部分采用并列格構式墩柱支架,根據荷載情況,格構式墩柱支架采用1.5 m×1.5 m、2.0 m×2.0 m 2 種。
對于1.5 m×1.5 m 并列格構式墩柱支架,主管為Φ140×8 mm 的無縫鋼管,斜撐采用Φ70×6 mm,橫撐采用Φ63.5×5 mm,支架頂部分配梁及墊梁為2HN500×200×10×16,如圖2 所示;對于2.0 m×2.0 m 并列格構式墩柱支架,主管為Φ219×10 mm 的無縫鋼管,斜腹桿為Φ140×8 mm,直腹桿為Φ89×5 mm,分配梁及墊梁為HW400×400×13×21,如圖2 所示。

圖2 2 種并列格構式墩柱支架
對于門式支架,支架主管為Φ420×12 mm、Φ630×12 mm 的無縫鋼管,斜腹桿為Φ219×10 mm,直腹桿為Φ159×8 mm,分配梁為2HN500×200×10×16,分配梁上的簡支主梁為并排2 根箱型截面(500 mm×1300 mm×20 mm×30 mm)鋼梁,如圖3 所示。

圖3 門式支架及其上部結構
臨時支架的安裝受場地限制,所有支架均在工廠拼裝成整體,運輸至施工現場,直接安裝,1.5 m 支架及2.0 m 支架采用25 t 吊車進行安裝,3.0 m 支架及橫梁采用130 t 吊車進行安裝,圖4 為門式支架的安裝過程。

圖4 門式支架的安裝
根據計算,第一聯(lián)、第二聯(lián)和第三聯(lián)鋼箱梁中的支架承受的荷載較大,現對三聯(lián)鋼箱梁臨時支撐的布設進行介紹。
第一聯(lián)鋼箱梁設計臨時支撐合計10 組,其中3 組為1.5 m×1.5 m 的并排格構柱式支架,主管形式為Φ140×8 mm,標準支架高度為13 m,其余7 組為門式支架,主管形式分別為Φ420×12 mm、Φ630×12 mm,標準高度為11 m 與12 m,如圖5 所示。

圖5 第一聯(lián)鋼箱梁支架布設圖
第二聯(lián)鋼箱梁設計臨時支撐合計8 組,其中5 組為2.0 m×2.0 m 的并排格構柱式支架,主管形式為Φ219×10 mm,標準支架高度為14 m,其余3 組為門式支架,主管形式為Φ630×12 mm,標準高度為11 m 與12 m,如圖6 所示。

圖6 第二聯(lián)鋼箱梁支架布設圖
第三聯(lián)鋼箱梁臨時支撐共計11 組支架,其中6 組1.5 m×1.5 m 的并排格構柱式支架,主管形式為Φ140×8 mm,標準支架高度為14 m,5 組3.0 m×3.0 m 門式支架,主管形式分別為Φ420×12 mm、Φ630×12 mm,標準高度為13.5 m、18 m 和21 m,如圖7 所示。

圖7 第三聯(lián)鋼箱梁支架布設圖
經分析,第一聯(lián)和第三聯(lián)鋼箱梁中的支架承受的荷載最大。在第一聯(lián)中承受最大荷載的支架為3.0 m×3.0 m 門式支架(編號ES-ZJ4),其跨中承受的荷載最大為97 t,即970 kN;第三聯(lián)鋼箱梁中承受最大荷載的支架為1.5 m×1.5 m 的并排格構柱式支架(編號ESZJ25),其承受上部鋼箱梁傳遞的自重荷載103 t,即1030 kN。施工活荷載約25.5 t,即255 kN;承受的鋼箱梁橫橋向受風面積的風荷載約1.5 t,即15 kN。
工況的選定:第一,對于支架ES-ZJ25,偏安全考慮1 列6 m+6 m+3 m 支架承受1/2 的鋼箱梁自重荷載及施工活荷載,承受全部估算的風荷載;第二,對于支架ES-ZJ4 分為2 種情況,即考慮荷載在簡支梁的中部和端部2 種情況。
對于支架ES-ZJ25,通過施工模擬計算得到其最大應力為σ=143MPa≤[σ]=305MPa,最大變形u=11mm≤[u]=15mm,均滿足相關規(guī)范要求,其應力及變形云圖如圖8所示。

圖8 支架ES-ZJ25 應力與變形云圖
對于支架ES-ZJ4,通過施工模擬計算分別得到最大應力為σ1=105Mpa≤[σ]=305Mpa,最大變形u1=36mm≤[u]=53 mm,最大應力為σ2=98 Mpa≤[σ]=305 Mpa,最大變形u2=21 mm≤[u]=53 mm,均滿足相關規(guī)范要求,其應力及變形云圖如圖9、圖10所示。

圖9 支架ES-ZJ4 應力與變形云圖(跨中荷載)


圖10 支架ES-ZJ4 應力與變形云圖(端部荷載)
該高架體系是城市交通網絡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關注,施工過程要合理安排、精準規(guī)劃,避免施工質量和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在施工過程中,充分地考慮了現場施工條件和結構自身的條件,對臨時支撐的選型和布設進行了技術分析,選定了1.5 m×1.5 m、2.0 m×2.0 m 并列格構柱支架和3.0 m×3.0 m 的門式支架系統(tǒng),通過合理的布設克服了自然人文條件的限制,且通過對現場施工仿真數值模擬的應力及變形結果來看,整個施工過程安全可靠,可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