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嵐熙

片 名 《酸葡萄》
語 言 英語
片 長 86分鐘
魯迪·庫尼亞萬今年46歲,他因收藏了大量具有極高收藏價值的勃艮第和波爾多酒而聞名,曾被認為是葡萄酒界的東方神秘天才和鑒定專家。然而如今,他已上了勃艮第各酒莊的黑名單。
2008年4月,一場世界矚目的葡萄酒拍賣會正在舉行。拍賣會的主持人是世界第一大酒水拍賣行的擁有者——約翰·凱本。他一邊飲著光澤誘人的美酒,一邊侃侃而談,在他的精心設計下,這場面向名流富豪的競價游戲變得好似婚禮那樣歡樂。許多有頭有臉的人在圓桌前飲下了大量由會場提供的奢侈名酒,在酒精的作用下,幾十筆交易的落槌聲一次次將氣氛推向了高潮。
下一秒,只見約翰·凱本清了清嗓子,鄭重請出了此次拍賣會的“主角”——一批來自法國勃艮第彭索酒莊的頂級古老葡萄酒,一瓶的售價相當于普通人好幾年的工資。就在此時,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從會場后方傳來:“這不是我的酒!我要求撤下它們!”眾人回頭望去,才發現發聲者正是彭索酒莊的主人——洛朗·彭索,他銀白色的發絲與胡須正因怒氣而不停顫動。
這極具戲劇性的一幕,被紀錄片《酸葡萄》生動呈現出來。這一場景,預示著史上最大葡萄酒詐騙案即將被揭露。這一詐騙案的始作俑者,是一個曾玩轉葡萄酒名利圈的華裔“富二代”——魯迪·庫尼亞萬。他很瘦,也不高,氣質倒是很斯文,有些大學生的樣子。然而,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身份與來歷。認識魯迪的名流們,一直覺得他可能是某個神秘東方富豪家族的后裔,家里有一個打理家族業務的繼承人哥哥,他則年少就留學海外,靠著家人給的巨額零花錢生活。
可以肯定的是,魯迪是個超級有錢的愛酒者。他買酒時一擲千金,連許多當地富人看了都瞠目結舌。那些身價不菲又愛酒的富人們,搞出了一個葡萄酒愛好者的小團體,它有一個有些奇葩的名字——“怒漢”。團員們每年聚會八次,輪流作東道主,如果哪一年的東道主沒有拿出最好的酒與大家分享,就會招致旁人的“怒氣”,還有被踢出群的可能,因此才取了這么個團名。魯迪的出現,契合了西方人對遙遠東方神秘巨富的一切幻想。但真正讓魯迪玩轉整個圈子的,還是他驚人的才華與魅力。“怒漢”團員之一、好萊塢名導杰夫·李維,時至今日都無法相信他的年輕華裔朋友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事實上他接觸葡萄酒的圈子,還是魯迪帶他進去的。好萊塢著名制作人阿瑟·沙基臣也毫不掩飾自己對魯迪的崇拜,而最讓他難忘的是魯迪出色的品酒水平。他能在18個月的時間內鑒賞完3000瓶好酒,當他再度喝到同一種酒時,就能盲品出它的品種與年份。這絕對是一種天才才具備的能力。另一位癡迷葡萄酒的富豪,則驚異于魯迪在全世界范圍內搜羅好酒的能力。他曾花了25年找尋一種稀有的羅曼尼·康帝酒莊的酒,但當他認識魯迪之后,魯迪慷慨地贈送了他一瓶。
起初,魯迪的手法并不新鮮,無非囤積居奇而已。他先大量購入某種特定的葡萄酒,再在自己混跡的各個圈子里極力推崇,當富豪們紛紛想要購入卻苦于一時找不到貨源時,價格自然被抬高。待到那一刻,精明的魯迪再以翻倍的價格賣出之前囤積的葡萄酒,賺個盆滿缽滿。他的主戰場是昂貴的法國葡萄酒——尤其是來自勃艮第地區的葡萄酒。在21世紀初期,勃艮第酒在高端葡萄酒市場并未廣受歡迎。但魯迪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他盡其所能地了解葡萄酒,與每個店主交談,每次都買走大量的葡萄酒并做詳細的品酒筆記。
被稱為“康帝博士”的魯迪并非浪得虛名。據他介紹,購買陳年葡萄酒需要有超高的品酒技巧。只有在品嘗了數百瓶之后,他才學會如何辨別假貨:研究軟木塞以尋找篡改的跡象,了解所有頂級葡萄酒標簽的詳細信息。為了“推廣和培養市場”,魯迪經常牽頭舉行品酒會,把品酒變成了猜謎游戲,酒杯一字排開倒入好酒,再要求每位品嘗后的客人說出生產商、年份,甚至葡萄園的名稱。這樣下來,一個晚上能喝掉價值高達20萬美元的葡萄酒。2006年,當時年僅30歲的魯迪已經積累了一個非常龐大的私人酒窖,在巔峰時期,他家藏有超過50000瓶20世紀最著名的波爾多和勃艮第葡萄酒。更重要的是,他憑一己之力,直接改變了全球稀有葡萄酒拍賣的價格。于是,魯迪認為是時候出售了,眾多買家慕名而來。2006年,在為期2天的拍賣會上,1742件拍品共帶來了1060萬美元的銷售額。拍賣非常成功,魯迪決定在9個月后再舉辦一場。這一次,銷售額突破2470萬美元,創下葡萄酒拍賣史上最高成交額的紀錄。但漸漸的,一些葡萄酒行家開始發覺不對勁了。其中給魯迪致命一擊的是被稱為酒癡的億萬富翁比爾·柯霍。
比爾·柯霍含著金湯匙出生,是一家能源公司的創始人。他熱衷收藏各地的珍稀葡萄酒。為了心愛的葡萄酒,柯霍不惜一擲千金。他最不能容忍的是被欺騙。2008年,他發現自己在20年前花50萬美元從收藏家手里買下的四瓶酒竟是偽造品。一怒之下,他想把當初賣酒給他的人告上法庭,但當時的賣家早已人去樓空,官司也不了了之。正因為這樣一個契機,柯霍干脆請來了一支由警察、酒瓶專家、木塞專家、酒標專家和品酒師等組成的調查隊伍,徹底將自己的酒窖翻查了一遍。不查還好,一查發現其中有400瓶葡萄酒都是假的,而這些酒總共花了他400多萬美元。最讓他震怒的,則是他近些年請人購買的勃艮第酒,來自同一人:“康帝博士”魯迪。
作為老江湖,柯霍先生不動聲色地請人調查起了魯迪。他的調查團隊發現魯迪不僅不是富二代,而且他的運通卡賬戶有高達1600萬美元的欠債,長期處于“拆東墻補西墻”的狀態。當“苦主”們約見魯迪,試圖逼問出酒的來源時,魯迪顧左右而言他,最后只給出了一個“印尼富豪”的名字——帕克·亨德拉,以及對方的兩個電話號碼。據魯迪所說,自己的酒都是從這位“帕克·亨德拉”先生處購買的,如果有假酒,自己也是受害者。有了線索,各路人馬隨即出發,四處打探“帕克·亨德拉”??傻搅酥笏麄儾疟桓嬷?,“帕克·亨德拉”是印尼最普遍的名字,類似于國內滿大街可見的“老王”。
就在柯霍先生查出大量問題葡萄酒的幾周之后,一個夜晚,一個鄰居敲開了魯迪豪宅的大門,焦急地詢問他是否看到一只小狗。魯迪茫然地搖了搖頭。他不知道的是,這個“鄰居”正是預備逮捕自己的警察。次日清晨五點,警方宣讀逮捕令和搜查令,隨即,他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在魯迪的家中,遍地都是堆成山的空酒瓶、木塞與酒標,廚房的水槽里泡著兩三個被清理掉標簽的酒瓶,水槽的邊上立著些已經被洗干凈的酒瓶,等著被貼上標簽。一切真相大白。
最終,2013年12月18日,魯迪因銷售假酒和欺詐一家金融機構而被判欺詐罪,面臨9年的刑期。檢方出具了警方發現的證據:200多個不同偽造狀態的舊酒瓶;世界上27種最稀有葡萄酒的假冒人工老化印刷標簽,以及關于如何制作它們的詳細說明;裝滿軟木塞、封蠟、膠水和模板的桶;刻有著名城堡名稱的橡皮圖章;使用多種便宜葡萄酒組合重現稀有年份口味的配方——這則是魯迪的“個人研究成果”,據資深酒友評價,口味“幾乎足以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