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學友

伊秀英夫婦撫育胡建16年,養子成年后一走了之,幾十年未與養父母往來。養母訴至法院,要求養子退還撫養費,這起糾紛將如何落幕?近期,相關法院公布了這一案例的判決。
伊秀英與丈夫(已過世)未生育子女,1957年,一人將剛出生28天的胡建送給伊秀英夫婦撫養,但并未辦理收養手續。1973年秋,16周歲的胡建參加工作,并因家庭瑣事搬出伊秀英家,之后再未與伊秀英及其丈夫共同生活。直到47年后的2020年10月,伊秀英摔傷后在醫院接受治療,胡建經伊秀英通知前往醫院看望一次。晚年的伊秀英患有多種疾病,自理能力差,不得不與侄女一家一起生活。伊秀英每月退休金3000余元。除去生活花銷,治病費用明顯不足。想到養子是自己與老伴養大成人的,付出很多,而在自己晚年無依無靠之時,養子卻不聞不問不贍養。伊秀英一紙訴狀將養子胡建告上法庭。請求:1.解除收養關系;2.判令被告每月支付原告生活費、醫療費5000元;3.判令被告補償原告收養期間花費的撫養費、教育費等共計30萬元。
法院開庭審理時,原告稱自己已87歲,體弱多病,退休工資入不敷出,生活艱難。在這種情況下胡建仍拒絕贍養養母,請求法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胡建答辯稱,伊秀英夫婦撫育他近16年屬實。但被告與伊秀英近50年未往來,除了被告,伊秀英還收養了其弟弟的女兒為養女,并長期與其生活。伊秀英有固定收入來源,還有養女贍養,足以養老。而被告于2008年11月患有糖尿病;混合型耳聾(雙);高血壓。2021年5月又診斷出: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高血壓;血脂異常,頸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疾病,生活越發艱難。請求法庭綜合上述情況,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對爭議焦點逐一審理認為: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生效時間為1992年4月1日,在此之前符合事實撫養情形的,可以認定為事實收養關系。根據法庭審理查明的事實,可以認定原告及其丈夫履行了養父母的義務,原告伊秀英與被告胡建形成了事實上的收養關系。原告請求解除收養關系的訴訟請求是否應當得到支持?雙方均認可在被告16歲之后沒有共同生活,被告成年后雙方長時間沒有往來,為此應當視為關系惡化,故本院對于原告請求解除收養關系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收養關系解除后,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養子女,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應當給付生活費。”原告伊秀英雖享有退休工資,但考慮到隨著原告年齡增長,對于醫療費、陪護費等費用支出存在一定困難,其生活來源不足以滿足生活需求,故應由胡建承擔解除收養關系后伊秀英的部分生活費和醫療費。對于具體數額,考慮到被告胡建已退休,以及被告胡建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生活水平,確定每年生活費、醫療費為12000元,按月折算為每月1000元。原告請求被告補償其收養被告期間所花費的撫養費、教育費等共計30萬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18條的規定:“因養子女成年后虐待、遺棄養父母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養子女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本案查明的事實雖能證實原、被告之間已長時間沒有往來,但原告所舉出的證據不足以證實被告在日常生活中對原告存在虐待、遺棄的情形,為此原告請求被告賠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的訴訟請求,事實依據不足,不予支持。
據此,一審法院判決如下:一、解除原告伊秀英與被告胡建的收養關系;二、被告胡建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至原告伊秀英去世之日止,按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付原告伊秀英生活費和醫療費;限被告胡建于每月的15日前付清當月生活費和醫療費。
伊秀英的主要上訴理由為:一審判決胡建每月給付1000元贍養費明顯不當。胡建未對養母盡過任何贍養義務,在養母生病住院之時不聞不問,在伊秀英通過社區、單位希望胡建履行贍養義務的情況下,胡建仍予以拒絕,以上情形已構成遺棄。伊秀英現在生活困難,生活費、護理費、醫療費大幅增加,一審判決認定1000元每月的生活費、醫療費過低。胡建多年未盡過贍養義務,一審法院判決自判決生效后才開始履行給付義務不當。伊秀英近幾年進養老院的醫療費、護理費及生活費和起訴后案件審理期間的費用,一審法院都未予以考慮。伊秀英夫婦只收養了胡建一人為養子,胡建為了推卸贍養義務,歪曲伊秀英與其他親戚子侄的關系為收養關系,無論胡建如何歪曲事實也不足以改變其遺棄年老體衰養母的事實。
胡建主要上訴理由為:胡建與伊秀英近50年未一起生活,長期沒有往來,不存在雙方關系惡化。除了胡建,伊秀英還收養了其弟弟的女兒為養女,并長期與其生活。伊秀英丈夫2009年去世后,伊秀英領取了安葬費、撫恤金等,2012年7月又變賣了其丈夫名下湘潭市雨湖區的房產,攜款與養女一起生活。胡建作為伊秀英夫婦的養子,未依法繼承養父遺產,根據公平原則,也不應向其養母支付贍養費。伊秀英與胡建沒有血緣關系,又剝奪了胡建的繼承權,說明雙方的收養關系早已不在。本案應判決與伊秀英有血緣關系的養女負責老人的贍養。
二審法院審理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關于解除收養關系法定程序的規定,養子女在養父或養母過世后未能依據繼承法的規定繼承遺產,并不是收養關系解除的法定情形,胡建關于其未繼承養父遺產,未參與分配養父母財產,故而認為收養關系早已不存在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不能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15條規定,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系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系。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本案中胡建系伊秀英養子,彼此享有法律規定的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但胡建與伊秀英長年未共同生活,在伊秀英年老需要子女扶助之時,胡建拒絕贍養,伊秀英請求解除其與胡建之間的收養關系符合法律規定之情形,一審法院對該請求予以支持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關于收養關系解除后,胡建應否向伊秀英給付生活費,伊秀英能否請求胡建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18條規定,收養關系解除后,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養子女,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應當給付生活費。因養子女成年后虐待、遺棄養父母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養子女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本案中,伊秀英已80多歲高齡,早已失去勞動能力,胡建作為經其撫養成年的養子應當給付一定的生活費。一審法院考慮到雙方目前的收入及當地的生活消費水平狀況,認定由胡建按每月1000元的標準支付并無不當,胡建關于其不應給付生活費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伊秀英未提交證據證實胡建對其存在虐待、遺棄行為,故本院對伊秀英關于胡建應當補償其撫養期間的各項費用30萬元的請求亦不予支持。據此,二審法院于2022年4月1日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文謝絕轉載)
法官點評
養母是否有權要求養子退還付出的撫養費?伊秀英主張胡建應補償其收養期間花費的撫養費、教育費等共計30萬元,因其未能提交證據證實胡建對其存在虐待、遺棄行為,不符合退還撫養費之法定情形,當然得不到法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