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
職場口才是一種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好的口才有助于化解矛盾、解決爭端,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助事業成功。所以,謹慎行使話語權,對于職場人際關系的維護十分重要。
小王大學畢業四年,在職場起起伏伏,但還是以一年一次的頻率換著工作,一直穩定不下來。見此情景,她的中學同學歐潔琳將她招聘到了自己的公司。
小王初來乍到,歐潔琳也不好安排她職務,先讓她做文案。小王開朗活潑、心直口快,進公司不久,便與同事們打成了一片。閑暇的時候,小王總喜歡跟同事閑談,而閑談的時候,卻總是要拿歐潔琳與她的關系作為談資。她仿佛有意無意要讓同事們知道,自己與他們老總的關系有多鐵。
“你們不知道,歐總上初中的時候,又膽小又內向,什么事都得我替她擺平。有次來了‘老朋友,待在廁所不敢出來,還是我替她解的圍……”
小王的爆料,讓歐潔琳很不舒服,幾次礙于面子不好發作。但之后的一件事,卻讓她再也忍不下去了。公司派小王出差,出差回來,小王拿著一大堆票據去財務報銷。由于票據里面有幾張單據不符合財務報銷制度,財務人員拒絕了她。對此,小王很不高興,跟財務人員大吵大鬧之后,揚言找歐潔琳解決。
但令小王沒有想到的是,當她找到歐潔琳說了事情的經過后,歐潔琳并沒有因為她們的私人關系給她面子,而是毫不留情地讓她按照財務制度辦。
從老總辦公室出來后,小王意識到了什么。很快,她離開了歐潔琳的公司。屈指一算,她這份工作只做了三個月。
俗話說:“一句話說得讓人跳,一句話說得讓人笑。” 在辦公室里與同事交流離不開語言,從職場心理學的角度講,工作交流中同樣的表述目的,但表達方式不同,造成的后果大不一樣。小王之所以會將自己置于如此尷尬的境地,都是因為職場話語的不恰當造成的。
所謂職場話語,是指職場約定俗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語言體系,通俗一點說,就是圈內人說圈內話。職場話語系統的規則是內在的、隱性的、自由的,但作為職場人,卻不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身處職場,我們要謹慎行使自己的話語權。說話要用腦子,做事慎言,話多無益,平時一定要注意,否則會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你如果由著自己的性子,只圖一時痛快,怎么想就怎么說,其后果將為自己的職場發展埋下是非后患。在辦公室,不要評論他人,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以。
在職場,有好的口才才會讓工作事半功倍,但好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去修練,同時需要將談話與心理學結合,善用職場心理學來提高溝通的效率,從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助生涯騰飛。揣摩職場心理,修練口才,具體我們可以從五點做起。
一、說話先“練心”。 一個人外在能力的表現都是有內在素養基礎的,要練口才首先得練一練自己的內心。通過日常工作交流,有意識地練就在話語場景中的平和、沉穩的心態。心態練好了,良好的思維邏輯表達便會得以正常的發揮。有時候,口才不好往往是心底不沉穩,臨場慌亂造成的,并不是自己真正的沒口才。所以,在職場交流場景中,我們需要把心穩住,不要心浮氣躁。說話交流是互動雙向過程,要認真傾聽,摒棄浮躁的心態。心靜了,思維才能順暢運作,這時再根據對方的談話內容調動思維予以應答,基本上你說話的節奏就能跟上對方的思維節奏了。
二、多讀書,肚里有料口中才有物。好口才離不開閱讀,讀書能使你有效掌握語言表達方法及豐富的語言詞匯,為你的口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很多人有思想,想說但說不了,找不到合適的詞匯來表達。喜歡講、但說出來的話空洞無物,或者讓人感到不知所云。這其實就是表達能力不夠,物料準備不足的緣故。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多讀書,打好表達的物質基礎,才能做到臨場不亂,肚子里有物、有料,講起話來恰當得體、出口成章。
三、向前輩學習說話技巧。如果口才不好,情商不太高,則可以通過日常工作接觸,多向那些在職場浸潤多年的前輩學習,在向他們學習工作方法方式的同時,多觀察他們與人溝通的技巧和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然后指導自己的言行,繼而提升自己的口才和情商,使自己快速成長。
四、說話注意分寸。身處職場,說話辦事要以謙卑的姿態對待每一個人,哪怕是能力比自己低的人,也不要對他冷嘲熱諷;說話之前,盡量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弄清對方的傾向再發言;多給別人表揚和鼓勵,少些嘲諷;不要因為與對方關系好就不留意禮節,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更不要說揭人短處的話。
身處職場,請謹慎行使你的職場話語權。這世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多修練你的職場口才和職場情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這對你的職場生涯的提升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