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般情況下,聲音能被聽見,但難以觀察到聲音產生的現象。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知識后,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借助所學知識,讓人們“看見”家用小型藍牙音箱發出的聲音?
高二暑假,我無意中看到用來填充枕頭的小泡沫球后,突然就有了讓聲音被“看見”的設計靈感。
一、制作材料
藍牙音箱、透明套筒、輕質泡沫球、透明防滑皮筋。
二、制作過程
將藍牙音箱頂部的金屬保護網去除,在音箱振動膜上放一些彩色輕質泡沫球(選直徑為1~3 mm的最佳),然后套接一個透明的圓柱形套筒(也可將包裝罐去底后改造而成)。
使用時,打開音箱開關,開啟手機藍牙,將音響與手機配對連接,之后手機播放音樂,音箱發聲。音箱振動膜振動,帶動輕質泡沫球隨音樂翩翩起舞,好似小球音樂噴泉。
三、創新點
本作品可用于課堂教學,方便學生直觀地看到聲音傳播時產生的振動。本創意設計還可作為大型聲學科普展品的輔助互動體驗品——在展臺上布置若干個藍牙小音箱,參觀者走進展示區,打開自己的手機藍牙就能與其中任意一個音箱自動配對,播放手機音樂后使對應的音箱發聲,彩色泡沫球便會隨音樂“舞動”。
多人同時使用時,因為音樂不同,小球“舞動”的幅度和速度各不同,此起彼伏,寓教于樂。
專家點評
魏飛同學的聲控“小球噴泉”振動藍牙音箱,是一個有靈感思維參與的發明項目。它既實用又有趣,體現了中學生的創新興趣與動手實踐的樂趣。其實我們做創新發明,更多的是要有這種愛好和想象力,如果功利性太強,不可能產生高層次作品。
靈感思維又稱靈感,是指人們在科學研究、科學創造、產品開發或問題解決過程中突然涌現、瞬息即逝,使問題得到解決的思維過程。魏飛同學有讓人們能“看見”家用小型藍牙音箱聲音的想法,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好幾年,直到高二看到填充枕頭的小泡沫球后突發聯想,巧妙完成了他的發明,形象生動地讓人們理解聲音傳播的實質。同時,這個作品用于對小學生、幼兒園的小朋友進行科普也有積極意義。
靈感思維具有偶然性、突發性、創造性等特點。靈感是新東西,即過去從未有過的新思想、新念頭、新主意、新方案、新答案。怎樣才能獲得發明創造的靈感?我們要在生活積累、場景啟示、夢境捕獲、藝術滋養等方面下功夫。
譚迪熬 中國發明協會院士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首任專家,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會長,科技創新教育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