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軾

一個好的球拍或球桿,都有一個比較大的甜蜜點,容錯率比較高。就算球沒有打到中心點,只要在甜蜜點里,一樣可以高質量地飛出去。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甜蜜點也應該比較大,哪怕出點小差錯,也一樣可以繼續發展。我一向不主張稍有點小成績就勉強或粗暴地發展。不如先把基礎打好,留有余地,后面才能放心地快速復制,否則欲速則不達。
同樣的道理,利用目標做管理也一定要小心。一味地壓指標,求成長,只會讓員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背離了“把對的事做對”的最高原則。
現代連鎖快餐從麥當勞開始,引進了工業化管理的理念。利用科學數字的分析,讓餐廳管理越來越精細。每個工作步驟執行需要幾秒鐘,會產生多少效益,都越算越仔細。納入KPI管理的項目也越來越多。我曾經有幾年沒注意,有一天隨手拿起餐廳管理報表看看,才發現居然追蹤了這么多項目。稍有異常,系統就會提示,餐廳經理就必須檢討,做出改進方案。如果是食品安全的問題,當然不能馬虎,但是很多都只是暫時的波動,實在不必緊張。
后來我要求修改游戲規則。追蹤還是有必要的,但不必太大驚小怪,勞師動眾。只要在一個容錯范圍內,就不必深究。花太多的精力去追求最后一點產出,事倍功半。不如大家把時間拿出來,做那些報表上看不出來的大事——如何把員工帶好,把顧客服務好。
新制度推出后,一線員工都開心不已,而各種績效指標還因此更好了。這再次證明管理的目標是把時間用在對的事情上,過與不及都不好。
(摘自《正路:我在百勝餐飲26年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