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普通人的三封信及信中的禮物"/>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張 夏
人為什么要寫信呢?因為有情思,想要傳達給他人。人為什么要送禮物呢?因為有心意,想要呈現給他人。盡管書寫時常常詞不達意,但一筆一畫處處飽含深情。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三封古代普通人的手寫信,這些信來自敦煌,來自那個充滿神秘色彩、跨越千年歲月的“時間艙”:藏經洞。
狹義的“時間艙”(Time Capsule,又譯作“時間膠囊”“時間倉”等)概念晚至1938 年紐約世界博覽會前夕才由G.愛德華·彭德雷正式提出并付諸實踐。其要點是將當時有價值、有代表性的物品封藏,約定短時間內不得打開,以向后人直接傳遞原汁原味的時代信息。這一概念的源頭據說可追溯至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的某種習俗。事實上,許多重要的考古發現明顯具有“時間艙”的性質,雖然其形成過程并不一定是有意為之。
第一封信大概是寫于端午節的前幾天。隨信送上的禮物,是“香棗花兩盤,苜蓿香兩盤,菁苜香根兩盤,艾兩盤,酒貳甕”,都是過端午節的應用之物。“香棗花”應該就是沙棗花,恰在端午前后開放;苜蓿香應該是指苜蓿花;菁苜香為果木,據說有避瘴氣的功效;艾就是艾草;酒可用來做雄黃酒。
盡管這些物品都很普通,但寫信者選擇在端午節前贈送,也是花了心思的。有人說,送禮物的關鍵是“投其所好”,就像在你感到困乏時有人為你遞來了枕頭。想必那位收信人也會感到歡欣吧!

第二封信寫于炎熱的夏日,主要內容是表達對親友身體的惦念。信中提到的禮物,則是“草豉子壹袋子”。寫信人是敦煌當地的一位僧人,而草豉子(有時也寫成“草蒔”)應是當地特有的一種草籽,是制作胡餅時所需的調味料(可能就是名為“斯亞旦”的黑草籽,現在烤制某種馕時仍然會用到),有時也做藥用。一袋“土特產”草豉子本身不值幾個錢,但僧人的心意之誠懇,已經躍然紙上。

第三封信寫于寒冷的冬天。嘮嘮家長里短,絮叨而溫暖。信中提到的禮物有“乾羹壹袋子”“紅豉”等。所謂“乾羹(干羹)”,可能是河西人常用來調飯、調湯的香菜、芹菜葉子。而紅豉,應該就是今天的豆豉。“民以食為天”,在傳遞和交換食物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能嘗到家的味道。

說回書法。這些信中的字寫得很好嗎?從藝術的角度看,不一定。但是,它們卻如此自然,如此真誠,如此貼近生活。欣賞這些字,如同海味山珍吃膩了之后,突然吃了一頓可口的淡飯粗茶。你會明白,原來平平常常也是如此美好。正如古人所說,寫字這種事情,很多時候是“無意于佳乃佳”。這些字,不以技巧取勝,而是憑借其真情實感來打動人。所以我們說,有時候,寫出來比寫得好看更加重要。
這些信中提到的禮物珍貴嗎?它們當然不值什么錢,但是它們背后的情意,卻很可貴。更何況,信件本身就要比信中提到的食物更耐咀嚼、更有滋味,保質期也更長。
“紙短情長,禮輕意重”。所以,如果有積累的思念,不要在意措辭是否優美,勇敢地表達吧;如果準備了禮物,不要在意它是否貴重,安心地送出吧。因為信和禮物背后的情意才更重要,才更具有超越時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