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 迪
“海洋強國有所呼,海員兄弟必有所應!”
“走進人民大會堂,使你突然地敬虔肅穆了下來,好像一滴水投進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細小,感到海洋的無邊壯闊。”“你靜穆,你爽暢,你想開口,可是說不出話,你感到歡喜的熱泉,在你血液里洶涌奔流,在你眼眶邊盈盈欲墜!”……再讀冰心的《走進人民大會堂》,覺得這段話說得恰如其分,令我感觸頗深。因為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走進莊嚴肅穆的人民大會堂時的真實感受:內心既寧靜安詳又澎湃洶涌,靈魂似乎得到了升華,“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責任感也油然而生。
3 月4 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預備會議。“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在人民大會堂響起,參會人員全體起立,高唱國歌。我的座位在第28 排,雖然不能清晰地看到前方主席臺國徽下的每一張莊嚴的面孔,但我能真實地聽到身旁那些來自全國各地、各個行業的代表,甚至白發蒼蒼的老教授、老學者們在一同高唱國歌。這樣的畫面,從那時起便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里,至今難以忘懷。
在隨后的幾天里,還有很多畫面和場景令我“百感交集”:當清脆的會場鈴聲響起,習近平總書記步履從容地走上主席臺,現場立刻靜了下來,隨后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還有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成績、展望了未來,其間被掌聲打斷31 次……震撼、感動、驕傲、崇敬等好多情緒交匯在一起,無法用語言描述。
當主席臺宣布習近平同志全票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那一瞬間,我作為現場參與者、親歷者、見證者之一,產生了一種發自肺腑、情不自禁的“落地感”。這種感覺讓我不由自主起立、鼓掌,使勁地鼓掌。我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身體里有一股暖流發于肺腑、注入掌心、聚于眼眶,我試圖擦拭雙眼,但周圍熱烈的氣氛又感染我繼續鼓掌。我真忘了當時的我是否曾騰出手來,但我清晰地記得在那一刻,我的雙眼濕潤了、模糊了。
與會的每一位代表都很務實,在我參加上海團會議以及小組討論會時,我對“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內涵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在討論會上,市委書記、市長等發言時,幾乎全程脫稿,他們不僅對各種社會民生數據如數家珍,能精確到個位數,而且在回答現場代表的隨機提問時,都能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引用大量數據分析問題的實質,讓代表們看到了政府執政為民的擔當和情懷。在與會代表自由發言階段,代表們搶話筒的情況屢屢發生,大家的發言涉及教育、科技、醫療、廉政等各領域、各方面。
每位代表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履行好職責。會議期間,代表們的時間安排非常緊湊,會議傳達的信息量也非常大,且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區,代表們有很多東西要學習。為此,代表們每天晚上都要聚在一起,相互探討學習,研究各類報告,消化吸收當天的會議精神,為第二天的發言做好準備。
海洋強國、航運強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的重要篇章,中國的海洋強國、航運強國之路已經開啟。海員這個職業是偉大的,也是艱辛的,我輩需要付出堅定的信念、長期的堅持、忘我的專注以及不懈的努力。正如船長肩章上的“四條杠”,它們代表著專業、技能、知識和責任。
參會期間,我共8 次身著海員制服步入人民大會堂。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在心里默念:穿著海員制服,面朝大海,我身后是中遠海運,是整個中國航運業,是180 萬海員兄弟……這讓我坦然,讓我無畏——海洋強國有所呼,海員兄弟必有所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