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學習演講,是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學會演講是中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讓我們繼續跟隨遼寧省實驗中學(初中部)侯靖老師和她的團隊,通過具體的情境,學習演講寫作和表達的技巧,繼續小小演說家的成長之旅。
本期要完成的任務是拓展思維,主題是“星際拓荒”。
【情境展播】
多年來,同學們通常只關注眼前的作業與分數,卻忽視了廣闊的世界。如果為你開啟一扇遠眺的窗,穿越當下的困頓,穿越時空的束縛,放眼宇宙,你將如何選擇呢?為此,新學期伊始,你所在的班級開展了一次思維拓展訓練,老師提出了一個具有探索性的話題:星際拓荒。
假設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又發現了一顆新行星,它的自然環境與地球極為相似,作為星際探索的一分子,你將做一次演講,立足當下,思索未來,以獲得同齡人的支持,并動員更多人參與進來。
【講稿預備】
這是一次充滿挑戰的演講嘗試。演講的情境是虛擬的,需要你的想象力和洞察力輔助才能完成。本次演講需要通過嚴密的邏輯思維來構建一個虛擬的真實。構想中的世界要以現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這樣的想象才有價值,才值得信任與接受。
怎樣在虛擬的情境中呈現思想,并獲得聽眾的認可呢?這里提供三點建議。
一、大話題,小切口。處理每一篇演講稿都需要從基礎分類入手,本次演講的目標是獲得同齡人的支持,并動員更多人參與其中,很明顯屬于說服型的演講。說服型演講是最為復雜和困難的演講,因為從準備說服開始,演講者就可能面對聽眾的質疑或否定。以本次話題“星際拓荒”來看,話題本身充滿未知,針對此話題可選的角度很多,如:論述這個星球是存在的,描述它的基本樣貌,闡述我們為什么要去開拓它,講述我們怎樣才能抵達……這些角度都是有意義的,但是偏離了演講的初衷——傳達一種新的思想或認識。于是,我們就要再次明確具體目標,然后列出提綱——
話題:探索未知星球
總體目標:說服
具體目標:讓同齡人認同探索未知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中心思想:探索未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探索未知能促進個人成長
二、故事真,思想新。本次演講的話題雖是虛擬的,但演講中涉及的材料務必是來源于現實并有可信度的,這樣聽眾才能肯定演講者的觀點,進而接受演講者的倡議。
當我們把材料范圍界定在“探索未知”時,涉及的內容就更加具體了。我們可以從教科書、圖書館、網絡中尋找材料。考慮到聽眾是“同齡人”的限定,也考慮到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范疇,可以從歷史故事的角度選擇。當然,“星際拓荒”的例子并不易得,我們可以用遠涉他方求發現的例子來替代,于是張騫、玄奘、鄭和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就成了合適的素材,只需要將他們對社會發展的貢獻梳理一下即可。
三、視覺引,技能巧。演講的開場總是要設計得出彩。本次演講為了引出對新星球的探索,可采用視覺引入的辦法,比如先給出一張白紙,然后進一步引導聽眾思考“我會在上面畫些什么”。形象直觀的開頭,實現了現實與未知的切換,讓后面的話題變得自然順暢。
【講稿展示】
向著未知世界進發
遼寧省實驗中學(初中部)2303班? 王梓旭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這個科幻愛好者將帶你們開啟一段奇幻之旅——
(出示一張空白的紙張)
現在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什么?沒錯!是一片空白!如果給你七彩的畫筆,你會畫出怎樣的圖案?此刻,你是否已經在頭腦中勾勒出了線條?你的心中是否充滿了激情?我相信你的心靈深處一定有年輕人的渴望——創造!
這正是我們聚集一堂的原因:一顆未知的星球,將極大地激發我們的探索欲望和潛能,我們將成為星際拓荒者!我們要向未知的宇宙進發!
最近發生的一件大事備受大家關注,沒錯,那就是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又發現了一顆新的類地行星。經過初步探測,科學家們認為它的自然環境與地球極為相似,且尚未被任何文明開發,該星球上沒有高等智慧生命存在的痕跡。不久,第一批探索者將組隊出發,行動命名為“星火計劃”。作為參與者,我將組建中學生精英團同行,在外太空星球上進行文明創建的準備工作。此刻,我迫切地期待著你們——我的同齡伙伴的支持與參與,讓探索未知的行動成為現實。
探索未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新的星球知之甚少,但是對新生活的渴望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步伐。回顧歷史,我們發現,我們祖先的每一次探索,都會帶來社會的進步。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求經,鄭和七次下西洋,中國先民的每一次探索,都帶來了民族歷史的進步,人們的生活也隨之發生重大改變——食物的品類豐富了,對宗教的認識拓展了,對世界的了解全面了。今天,新時代的青年從傳統中汲取力量,再一次將目光投向更深遠的空間,讓民族精神閃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探索未知,是個人進步的最佳途徑。
伙伴們,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和深遠意義的任務。出于生態安全的考慮,整體探索開發都建立在無污染的前提下。我們需要有不同特長的伙伴精誠合作,我們有機會將人類現有的知識和技能,投入更廣闊的空間去實踐。過去,我們一直在書本上學習理論知識;不久的將來,我們學到的知識都將轉化成實踐。
踏上新星球,機遇和風險都將時刻與我們相伴,生存與發展都要依靠實力。豐富的地理學知識,幫助我們選擇建造營地的最佳位置;淵博的生物學知識,讓我們能找尋不同味道的可食用植物,發展出屬于新星球的農業。
如果我們有懂得緊急救助常識、精通醫藥知識的同學,則可提供緊急救援。在新的星球上,我們甚至可以像李時珍那樣找尋研究新藥材,通過不斷探索,編寫出新星球版本的《本草綱目》,開創新的中藥體系。有挑戰就會有收獲,在新的環境下,我們可以放開手腳,實踐新想法,獲得新收獲,取得新成就。
當然,上面提到的只是不同分工中的一部分,完成星際拓荒任務需要多方面的考量,任何人都能在這次任務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都能在團隊合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獲得成就感。
我有一個夢想:在未來的某一天,站在新星球的山崗上,我們并肩而立,看遠處平原上的滾滾麥浪,聽耳邊響起的歡聲笑語。而我最想談起的是今天,因為就在這一天,一群有智慧、有勇氣的年輕人,攜手同行,向未知的領域進發,為一個全新的世界描繪著絢麗的圖畫。
【開講微說】
為了讓演講效果更好,我們今天說說演講時的氣息。
我們演講時,大多都是直面聽眾的,難免會緊張。人在緊張時心跳會加快,喉嚨會有緊縮感,這樣呼吸的氣流會受到阻礙,急促的呼吸聲會讓聽眾產生不滿的情緒。因此,演講時調整呼吸就特別重要。我們可以采用一些微小的調節動作讓身體放松,比如握緊拳頭再張開手掌。學會腹式呼吸有助于平復心跳和放松喉嚨,進而使氣息變得平穩。
當然,成功的演講者的聲音一定是多變的,你可以通過調整音量、音調和語速來帶動聽眾的情緒。比如,在結尾暢想部分,可以有意識地拉長音節,讓音調柔和起來,讓聽眾體驗到畫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