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南京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貢獻

2023-03-31 10:11:05◎高
江蘇地方志 2023年5期
關鍵詞:南京

◎高 峰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24)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謝朓《入朝曲》)“十朝古都”南京,孕育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南宋楊萬里曾贊賞金陵“有孫仲謀、宋武之遺烈,故其俗毅且英;有王茂弘、謝安石之余風,故其士清以邁;有鐘山、石城之形勝,長江、秦淮之天險,故地大而才杰”[1]。南京的山川形勝、文化變遷又深刻地促成了文學的繁興,恰如胡小石先生在《南京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中所云:“大江之浩蕩,鐘山之嵯峨,后湖之明秀,秦淮、青溪之曲折,方山之開朗,棲霞之幽靜,又俱足以啟發靈感。故以上諸名勝,在當時皆常常見諸吟詠。”[2]朱偰先生也認為在中國古代西安、北京、洛陽、南京這“四大古都”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3]。

南京文學的興起實自三國東吳開始。永嘉南渡以來,伴隨著北方士族紛紛南下,六朝先后建都于南京,在這樣一個“人的自覺”的時代,帶來了“文學的自覺”,中國各體文學均在這樣一個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孕育、萌芽,遂使南京文學對于中國文學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一、文學總集與文學理論

南朝梁代前期,昭明太子蕭統雅好文學,引納劉孝綽、王筠等才學之士,依托東宮藏書近三萬卷,于都城建康主持編纂了文學總集《文選》,后人習稱為《昭明文選》,成為現存最早、影響最大的文學總集。全書總計30卷,收錄了從先秦至南朝梁代130多位作者的514篇作品(一題不止一篇者以一篇計),諸多重要資料賴以保存。其選錄標準為以文為本、文質兼重,皆“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4],也就是經過作者的深思熟慮而又文辭華美的作品。該書對后世影響極大,唐代及北宋前期的儒生文士以之為詩賦范本,至有“《文選》爛,秀才半”[5]之諺。后人對此研究著作極多,乃有“選學”之稱。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思辨風氣催生了文學理論的發展,兩部巨著《文心雕龍》和《詩品》都創作于南京。南朝梁代文人劉勰棲居定林寺,歷時五年時間,撰成《文心雕龍》。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系統的文學評論著作,總結了歷代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批評的豐富經驗。它以“六觀”即觀位體、置辭、通變、奇正、事義、宮商的標準評論詩文的優劣,各篇之間各有中心,而又前后呼應,匯成一個井然有序的文學理論體系,對中國文學批評理論的成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章學誠《文史通義》評此書“體大而慮周”[6];胡應麟將其與《文選》并列:“蕭統之選,鑒別昭融;劉勰之評,議論精鑿。”[7]近代以來,《文心雕龍》研究引起廣泛的關注,形成了專門的學術領域—“龍學”。

梁代文人鐘嶸的《詩品》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詩論專著。他通過選錄、評騭詩人、詩作的形式,表達對于當時浮靡文風的不滿,標示自己心目當中詩歌的理想境界。鐘嶸提出“建安風力”的概念,注重詩歌內在精神氣韻的彰顯;并且提倡“滋味”說,要求詩歌有內蘊,有形象,有風力,有辭采,“使味之者無極”,避免像玄言詩那樣的“淡乎寡味”。此論對于后代“韻味”說、“神韻”說、“意境”說等文學批評主張都產生了重要啟發作用。

二、詩歌創作

劉勰說:“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老莊告退,而山水方滋。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8]南朝宋代文人謝靈運就是這種詩風的代表。作為謝氏家族重要人物,謝靈運少年和中年時期都曾寓居建康。他的山水詩著意描繪自然山水,善于經營畫境,給人以清新之感,故而鮑照稱其詩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9]。謝靈運歷來被視作中國山水詩派之祖,他對自然美的發現和描摹,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調動多種藝術手段、創造山水藝術形象方面,對后代王維、孟浩然、杜甫、柳宗元等人山水詩的創作,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鮑照與謝靈運、顏延之并稱為“元嘉三大家”。他的樂府詩努力學習民歌剛健清新的風格,自然直露地表白自己的豐富情懷,開拓了邊塞戰爭、游子思婦、寒士不平等詩歌題材。其慷慨豪放、俊逸奇峭的詩歌風格富有個性特色,在當時詩壇產生了驚世駭俗的效果。鮑照大量采用了七言體的形式,音律婉轉流暢,對后代七言詩的成熟與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南朝齊代“永明體”詩歌理論興起,沈約在發現漢語四聲的基礎上,創立了聲律理論和四聲八病說,對促進格律詩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伴隨著“永明體”詩歌理論的闡發,注重音律諧和、對偶工整的新體詩應運而生,謝朓、沈約、王融、范云等人的清麗詩篇為中國詩歌從古體向近體的演進開啟了道路。

南朝梁、陳時期,以蕭綱和徐摛、庾肩吾所提倡的宮體詩風開始興起并逐漸占據統治地位。宮體詩細膩描繪宮廷生活,尤其對于宮中婦女的容貌、體態、舉止進行了細致的刻畫,風格輕靡,辭藻華艷。這是對人自身美的大膽發現和贊賞,為中國文學開拓了一個新的表現空間,具有很高的人性意義和美學價值。梁代文人徐陵受命編選大型詩集《玉臺新詠》,選錄自漢至梁詩作769首,多為與婦女生活相關的言情之作,風格以婉轉綺靡為主,諸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東南飛》)等名篇皆賴以保存。

伴隨著南朝都市經濟的繁榮,樂府民歌由此興盛,總體呈現出柔婉清麗的基調。以建康為中心的吳聲歌曲風格艷麗柔弱,多采用諧音雙關等修辭手法,含蓄表達纏綿的兒女情思,彰顯出吳儂軟語的小巧雅致和溫婉旖旎的江南風韻。

南朝滅亡之后,建康城遭到焚毀,舊日的繁華風光不再。古城興亡更迭、悲恨相續的歷史,最能警策后人,于是唐宋以來金陵懷古題材詩文大量出現,通過前朝遺跡的觀照,喚起人們的歷史記憶,感發出興亡盛衰、人世變幻的慨嘆。

李白具有強烈的“金陵情結”。他一生不下七次游訪金陵,于此登覽懷古、呼朋暢飲,留下了一百多首佳篇麗作,恰如清人陳文述所評:“金陵江山之勝,甲于東南,古來詩人游者,太白為著。”[10]他的《登金陵鳳凰臺》等詩作描摹金陵風物之美,《越女詞》《長干行》歌詠少女動人情態,《金陵三首》等詩抒發王朝興亡、世事滄桑的詠史懷古之嘆,《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又將謝朓引為知己,顯露出孤傲不群的性格和身世坎坷的幽憤。李白的金陵詩詠自述瀟灑自得之態,寄托豐富復雜的人生情懷,為唐代金陵文學書寫出光彩耀目的篇章。

中晚唐時期,劉禹錫、杜牧、許渾、李商隱、韋莊等文士來到金陵,紛紛寫景抒情,寄寓深沉的懷古之嘆和末世悲感。劉禹錫的《金陵五題》今昔對照、以小見大,詠懷六朝金陵遺跡,總結歷史教訓。杜牧的《泊秦淮》聯系六朝故事,撫今追昔,抒寫家國悲愴。許渾的《金陵懷古》觸景生情,寄托繁華易逝、回天乏力的慨嘆與憂憤,表達出懷古傷今的悠遠情思。李商隱的《南朝》《詠史》《齊宮詞》等詩,追述六朝滅亡往事,抒寫人世代謝、盛衰無常的空幻悲嘆。韋莊的《臺城》《金陵圖》《上元縣》等寫景、懷古詩作,抒寫無限凄愴的歷史滄桑之感,更多縹緲空靈的藝術魅力。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定都金陵,以李璟、李煜、馮延巳為代表的重要詞人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李煜身為國主,經歷了國家命運、個人遭際的滄桑巨變,“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11]4242被清人王鵬運稱譽為“詞中之帝”[12]。馮延巳詞則較多表現人生無常和世事難料的悲哀,藝術境界開闊延拓,王國維《人間詞話》評之曰:“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11]4243他的詞對于北宋前期晏殊、歐陽修的創作具有直接的先導作用,即如清人劉熙載所云:“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13]。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金陵先后生活了將近20年,逝世后又埋葬在鐘山腳下。他在《桂枝香·金陵懷古》等詩詞作品中,追懷六朝往事,揭橥出逸豫亡國的歷史教訓,又暗含著對宋朝現實時局的深切憂患,由此顯示出政治家的遠大胸襟和雄偉氣概。王安石晚年在金陵筑“半山園”,過著退隱山林的生活,詩風深婉華妙,表現技巧、語言運用更加精湛圓熟,被稱為“王荊公體”(又稱“半山體”),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北宋后期著名詞人周邦彥曾任溧水縣令,其名作《西河》(佳麗地)追憶金陵南朝盛事,氣韻沉雄,蒼涼悲壯,與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詞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靖康南渡后,南宋王朝徒有半壁山河,建康成為扼江守險、支援北伐軍需的重鎮。諸多文人于此北望神州,抒發英雄報國之志,也流露出壯志難酬的無限痛楚。例如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傾吐滿腔忠憤,聲情激越頓挫,風格沉雄蒼勁。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發思古之幽情,抒寫“報國欲死無戰場”的千斛閑愁;其《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等詞作則通過奇特的想象、疊用的典故,傾吐知音難求的寂寥以及壯志難酬的郁苦。宋末危急存亡之際,文天祥詩作《金陵驛》、詞作《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等,表現了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堅貞不渝的民族氣節,為宋代詩歌奏響了慷慨悲壯的絕唱。

元朝時期,白樸、張翥、虞集、張可久、喬吉、薩都剌等著名文學家都曾游覽金陵,創作了大量描摹風景、抒寫隱逸、詠懷古跡的文學作品,形成獨特的藝術風采。白樸的《水調歌頭》(蒼煙擁喬木)、《沁園春》(我望山形)等詞作發古今興廢的浩嘆,滲透著自身人生衰殘的棖觸。盧摯的散曲小令《折桂令·金陵懷古》點化劉禹錫、杜牧詩句,將凄迷景致與滄桑歷史有機結合,流露出深沉的黍離之悲、山河之慟。薩都剌的《滿江紅·金陵懷古》《念奴嬌·登石頭城》等詞作呈現出雄渾勁健、興寄高遠的風格特色,代表了元代懷古詞的最高成就。

明初文士高啟變革元末柔媚靡弱之氣,首開明詩沉雄渾雅的風尚。他的長詩《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創作于明代開國之際,通過對古都金陵幾度興廢的追懷,表達出對大明一統中國后四海一家、永期太平的美好愿望,于蒼涼沉郁之中飽含躍動的激情。南京人易震吉是明代詞史上少有的專力為詞且存留詞作最多的作家。其《秋佳軒詩余》存詞1184首,遍詠金陵各處名勝風物,體現出鮮明的地域文化色彩,為明朝詞壇的金陵之詠彰顯了獨特的藝術風韻。

清朝康熙時期,王士禎游宦江南,其《秦淮雜詩》等作流露出濃重的感傷意緒,引發了江南明朝遺民的情感共鳴,贏得諸多文士的共同推譽,遂為文壇盟主。納蘭性德曾經作為御前侍衛扈從康熙南巡。他以獨特的身份和視角審視金陵古城,懷念當年的李后主,引發出繁華易逝、盛時不再的無限慨嘆。乾隆時期,詩人袁枚寓居隨園,過著名士風流的生活。其所著《隨園詩話》強調詩人創作必須具備真情、個性、詩才三要素,并由此闡述“性靈說”美學思想,被奉為詩學圭臬。

三、駢文與散文

南京在六朝駢文創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南朝齊代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是其中的代表作。北山,即南京東郊的鐘山。作品采用檄移的文體,借山神的口吻,對那些初以隱居自高,后竟變節游宦的人物加以口誅筆伐。文章描摹鐘山清新幽靜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正如錢鐘書所說:“以風物刻劃之工,佐人事譏嘲之切,山水之清音與滑稽之雅謔,相得而益彰。”[14]清人許梿評價此文曰:“此六朝中極雕繪之作。煉格煉詞,語語精辟。其妙處尤在數虛字旋轉得法,當與徐孝穆《玉臺新詠序》,并為唐人軌范。”[15]此外,鮑照的《登大雷岸與妹書》、吳均的《與宋元思書》等駢文皆富有藝術魅力。

梁武帝為教育子輩,命文士周興嗣將從王羲之書寫的碑文中拓出的一千字編撰成合轍押韻并有意義的文句。周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發皆白”[16]。《千字文》構思精巧,條理連貫,文采斐然,運用對仗工整、瑯瑯上口的韻語,介紹了有關自然、社會、歷史、地理、道德、教育、人物掌故等方面的知識,其知識性與藝術性堪稱雙絕,成為中國教育史上問世最早、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的蒙學教材。它還遠播海外,在日本、朝鮮等國廣為流傳。

明朝中期王守仁心學的傳播,對社會文化思潮的發展產生了很大推動作用,諸多思想家、文學家都深受王派心學影響,在南京創作了獨具個性的文學佳作。王守仁晚年為宦南京期間,把自己教人成就道德的方法概括為“致良知”,作出了很大的理論建樹。李贄一生中曾經三次到過南京,他的哲學名著《藏書》即刊刻于南京。公安派代表作家袁中道與李贄交往頗密,在詩文創作中顯露出獨具慧眼、獨抒性靈的精神情趣。竟陵派領袖鐘惺遍游金陵各處風景名勝、歷史遺跡,其《秦淮燈船賦》將秦淮河上燈船盛會光怪陸離、流光溢彩的景象描寫得備極形致,為人們還原明代秦淮文化的繁盛情狀提供了生動真實的材料。譚元春最喜林木清幽之景,先后撰寫過三篇在烏龍潭的游記,調動多種藝術感受,細致描摹富有神奇魅力的風景之美。

清朝時期,大批安徽桐城文人寄居南京,形成了清代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桐城派鼻祖方苞雖祖籍桐城,但其家族早已遷居南京。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主講江寧鐘山書院,進一步發展了桐城派的理論主張。其后繼者“姚門四大弟子”中,管同、梅曾亮均為南京人,進一步推動了桐城派古文的后期發展。

清道光五年(1825),魏源來到南京,定居烏龍潭畔“小卷阿”;鴉片戰爭后,著手編撰了《海國圖志》,系統論述“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具體對策,體現出經世致用的思想,為國人睜眼看世界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對此后的洋務運動、維新運動以至辛亥革命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四、小說與戲劇

南京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六朝時期,涌現出以東晉人干寶《搜神記》為代表的志怪小說,想象豐富,光怪陸離,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其中的諸多生動故事,為唐代傳奇小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以及神話戲《天仙配》等后世許多小說、戲曲,都提供了豐富素材和創作借鑒。南朝宋代臨川王劉義慶招攬門下文士編撰的《世說新語》則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品。該書記載自漢末到東晉文人名士的言行,反映他們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倡導魏晉名士風流,敘事栩栩如生,文筆簡練生動,成為筆記小說的先驅,也是后代小品文創作的典范,對后代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外,南朝梁代文人殷蕓所著《小說》,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小說”為書名的短篇小說集,開始以虛構的情節塑造歷史當中的真人形象,成為我國小說創作的一大突破。

明末文人凌濛初多次旅居南京。他是中國創作擬話本小說最多的作家,所著《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賦予舊材料全新的生命,具有很高的思想和文學價值。

清朝康熙年間,《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多年擔任江寧織造,兼有學者、文人的氣質,深得康熙皇帝恩寵。曹雪芹幼年生活在南京,對金陵故家鐘鳴鼎食的昔日富貴充滿著留戀;然而百年家業的衰敗更令其感慨萬端。他對南京的記憶和眷戀之情,都或隱或顯地表露在《紅樓夢》的創作原型、主題取向、人物形象、語言風格等方面。可以說,《紅樓夢》當中賈府的興衰史,就是作者曹雪芹自己家族在南京的興衰史。

清朝安徽文人吳敬梓中年移家金陵,傾慕這里的山水之勝和人文氣息,與當地文士廣泛交游酬唱。他更將自己對世態人情的種種感悟,凝聚在諷刺小說巨著《儒林外史》當中,批判黑暗社會,揭示儒林士子的人生悲劇和扭曲靈魂,暴露酷吏、劣紳和假名士的丑惡本質,也表達出對于理想人格的朦朧向往與追求。

明清時期,南京的戲曲理論與創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朱權的曲學巨著《太和正音譜》是我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曲論著作,在曲譜的發展史上影響深遠。朱有燉一生創作了大量雜劇,是明代雜劇承前啟后的重要樞紐,被視為明代戲曲的巨擘。徐霖長期生活在南京快園,他的傳奇《繡襦記》是中國戲曲史上南戲向傳奇過渡期間的一部重要作品,描寫細致完整,藝術成就甚高。何良俊多年為宦金陵,其《四友齋曲說》對戲曲理論的建樹具有突出的價值。他依據“本色”的核心標準,評騭元曲諸家,強調戲曲自身的體性特征,開啟了此后沈璟“格律”學說的先聲。潘之恒晚年僑寓金陵青溪。他一生愛好戲曲,并通過《亙史》《鸞嘯小品》的撰著,建構起一套包括戲曲表演論、戲曲導演論、戲曲鑒賞論的完整的戲曲表演藝術理論,總結出具體、深刻的表演藝術規律,對中國戲曲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南京是湯顯祖的第二故鄉,他先后在此游學、為宦長達十年時間。他深受達觀大師和李贄的影響,思想通脫自由。其傳奇名作《牡丹亭》認為天地間存在著一種超越生死的男女至情,這種至情應該沖破禁錮人性的黑暗現實,由此反映了重情反理的思想,體現了作者對美好理想的執著追求。

阮大鋮是明末成就最高的戲曲名家,早年被譽為“江南第一才子”。其《石巢傳奇四種》劇情曲折,結構嚴謹,曲詞典雅,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明朝南京文壇也涌現了陳鐸、金鑾等散曲名家。陳鐸是審音南北、詞曲兼工的大家,其《滑稽余韻》采用當時的口語,明白通俗而又幽默風趣地再現了明朝中葉金陵城內三十多種店鋪的經營和六七十類手工業工人及其他勞動者的生活,描繪出風貌各異的人情世態和風俗畫卷,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史料價值。金鑾的散曲以蕭爽清麗著稱,但也不乏俳諧之趣。明代戲曲理論家何良俊評之曰:“南都自徐髯仙后,惟金在衡最為知音,善填詞,其嘲調小曲極妙,每誦一篇,令人絕倒。”[17]

清初戲劇家李漁寓居南京,巧筑芥子園,經營書鋪,創作了戲劇理論名著《閑情偶寄》,以及《比目魚》《凰求鳳》等作品,還自建家班,巡回演出,成為當時頗具影響的文化盛事。

清初文人孔尚任多次尋訪南明遺跡,經過十多年苦心經營,三易其稿,終于撰成了傳奇名著《桃花扇》。作品以南明滅亡的歷史過程為背景,以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姬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總結出深刻的歷史教訓。作品展現金陵風物,歌詠秦淮風情,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五、對外文學交流

唐朝金陵中外文學交流成果豐碩。晚唐時期,新羅人崔致遠入唐求學,曾在溧水任縣尉五年。他漢語嫻熟,刻苦好學,與杜荀鶴、羅隱等唐末文人交游甚廣、酬唱頗多。他將自己在中國生活期間所作詩文匯輯成《桂苑筆耕集》20卷,成為朝鮮三國時期流傳下來的唯一一部個人著作集,被尊奉為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有“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的稱譽。他在擔任溧水尉期間,以文會友,創作了《中山覆簣集》5卷。“中山”是溧水縣的別號,該書是韓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個人文集。他還寫下了長詩《雙女墳》以及傳奇作品《仙女紅袋》,情節離奇,辭藻華美,后收入《新羅殊異傳》中,被視作“聊齋先河”,廣為流傳。

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于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來到南京,他在《中國札記》中寫道:“在中國人看來,論秀麗和雄偉,這座城市超過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而且在這方面,確實或許很少有其他城市可以與它匹敵或勝過它。它真正到處都是殿、廟、塔、橋,歐洲簡直沒有能超過它們的類似建筑。在某些方面,它超過我們的歐洲城市。……在整個中國及鄰近各邦,南京被算作第一座城市。”[18]利瑪竇初到南京時,住在正陽門(今光華門)西營內。他所帶來的西洋印制的書冊和以自鳴鐘為代表的西洋器具,都令人大開眼界。李贄在南京游歷期間,曾與利瑪竇相識并三度相會,切磋討論,其《焚書》卷六收錄了《贈利西泰》詩:“逍遙下北溟,迤邐向南征。剎利標名姓,仙山紀水程。回頭十萬里,舉目九重城。觀國之光未,中天日正明。”由此可見,作為中國早期的思想啟蒙先驅,李贄對于西方文化的傳入具有較為理性的自覺認識和寬和心態。

縱觀“十朝古都”南京的古代文學,總體呈現出四個鮮明特征,即都城生活氣象、江南旖旎風情、外生包融結構、感傷懷舊格調。千年南京文學,就是一條美不勝收的藝術長河,也為我們展開了各具魅力的絕美屏風。我們可以從六朝文學當中看到蕭散、華美的藝術風韻,從唐宋文學當中看到李白的瀟灑、杜牧的風流、李煜的清雅、王安石的憂患、辛棄疾的悲憤,從明清文學當中看到方孝孺的骨鯁無畏、清初遺民的亡國之戚、孔尚任的血濺桃花、曹雪芹的紅樓一夢、吳敬梓的市井風情、袁枚的性靈放任,……所有這些,都足以讓人流連忘返、無限感懷。這些文學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充分印證了南京作為“世界文學之都”的崇高地位和不朽價值!

猜你喜歡
南京
南京比鄰
“南京不會忘記”
環球時報(2022-08-16)2022-08-16 15:13:53
南京大闖關
江蘇南京卷
學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2
南京·九間堂
金色年華(2017年8期)2017-06-21 09:35:27
南京·鴻信云深處
金色年華(2017年7期)2017-06-21 09:27:54
南京院子
電影(2017年1期)2017-06-15 16:28:04
又是磷復會 又在大南京
南京:誠實書店開張
南京、南京
連環畫報(2015年8期)2015-12-04 11:29: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91九色最新地址|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99re经典视频在线|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国产性精品| 伊人无码视屏|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久久青草视频| 成人另类稀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欧美区日韩区|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91在线|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天堂|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系列在线|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1级黄色毛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99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夜色91| 在线国产91|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99精品久久精品|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国产在线97|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男同|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日本a级免费|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AV毛片|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亚洲综合九九|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欧美日本不卡|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国产91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五月婷婷精品|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国产毛片一区|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午夜a级毛片|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久久不卡精品|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