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點點


今年2 月,英國體育治理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DCMS,Department for Digital, Culture, Mediaand Sport)對外發布了一份長達97 頁的足球改革治理方案。對于英國而言,這份被行業稱為《足球改革治理白皮書》(A sustainable future-reforming clubfootball governance)的文件將對其未來半個世紀的足球產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而這一次英國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決心和治理舉措,有太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反思的地方。
“足球不僅是一項運動,它是我們的歷史,我們的傳承和我們國民的生活方式。每一周,足球都是連接社區、居民的紐帶。”在這份《足球改革治理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的開頭,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部長路西·弗雷澤女士(Lucy Frazer)用一句話給足球在英國社會所承載的責任做了定義。與此同時,這也是英國政府強勢介入足球產、事業改革、治理的立足點。
足球在英國社會,本是源于工業革命,興盛于工人階級、社區文化的產物。而如今,商業領域的成功讓英國足球枝繁葉茂,作為一種信仰以各種形式深入人們的生活,盡管如此,過去20年英國足球金字塔尖的高度商業化,一直在掩蓋其發展中所遇到的一些頑疾。
早在202 1 年, 前英國體育大臣、國會下議院議員特雷茜·克勞奇(Tracey Crouch)就針對英國足球當下所面臨的危機,組織了工作小組,編制了長達5萬字的足球改革調研——《球迷導向的足球治理報告》(Fan Led Review ofFootball Governance)。最終,這份可行性研究報告吹響了英國足球改革的號角,催生了一系列改革的具體執行方案。
在經歷了一年多的研究和討論后,《足球改革治理白皮書》由英國政府對外發布。這份92頁,包含六章內容的文件,涵蓋了諸多足球改革的具體方式方法,以及評估評價體系。一篇文章的筆墨,恐怕難以面面俱到,對英國足球改革的每一步都進行詳細的解析。但通過對核心改革方案的解析,足以讓我們更好地審視中國足球的改革方向與舉措。
“三不管”的英國職業足球
此次英國足球改革的矛頭,直指足球產業金字塔的塔尖——高度市場化的職業足球聯盟和俱樂部。正因如此,《白皮書》中對于英國足球改革最重要的舉措,便是以政府為牽頭部門,設立針對足球產業的獨立監督機構。
目前, 對于該機構英國政府并沒有擬定準確的名稱,為了方便,我們暫且給這一機構擬定一個名稱—— “ 足球監管局” 。不同于英足總、英超聯盟(Pre m i e rLeague)或是英國足球職業聯盟(EFL),“足球監管局”的設立不是為了英國足球的經營和發展,而是純粹的監督治理機構。
上文我們說過,英國體育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是文化、媒體和體育部。而該部門為了有效地管理體育工作,下設了負責競技體育發展的UK Sport和專注體育事業發展的Sport England。不難發現,這個體系中并沒有針對于職業足球的治理機構或是相關辦法。與此同時,作為足球協會的英足總也無法干預英超和英國職業足球聯盟的日常工作,這就使得足球產業在英國幾乎不受外界的約束和管理。
我們不能否認這樣的發展環境所帶來的積極作用,高度市場化發展所產生的商業價值,也是英國職業足球旺盛生命力的來源。
眾所周知,自英超成立后,過去的30年英國足球伴隨著傳媒產業的助力,在商業化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績。就在去年,英超聯盟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達成了2022—2028年,為期6個賽季的新轉播合約。這份總價達到20億英鎊的版權合同,相比上一周期價格直接翻番。這不僅創下了英超聯賽在海外地區版權銷售的紀錄,也讓英超成為了全球范圍內首個單賽季版權收入突破30億英鎊的足球聯賽。
而根據Statista的統計,英超聯賽在2022/23賽季的商業收入將超過70億歐元,這一數字幾乎是排在第二位的西甲和第三位的德甲的總和(37億歐元和36億歐元)。
但逐利的資本和完全商業導向的發展,讓這項運動逐漸背離了英國這個被視為現代足球發源地的初衷。“掉進錢眼”的資本和職業經理人忽視了球迷、社區、文化這些無價的財富。加之職業足球位于文化、媒體和體育部與英足總之間的三不管地帶,讓英國足球在發展中逐漸累積了頑疾。
2020年,有著超過130年歷史的伯里足球俱樂部(Bury FC)以聯賽亞軍的成績從英乙升入英甲,然而俱樂部常年不佳的財政狀況和英甲聯賽并不優渥的商業環境,讓負債累累的伯里在經歷1英鎊轉讓、球迷眾籌、稅務局托管等一系列大起大落的故事后,最終消失在了英格蘭足球的版圖中,成為了一段歷史。
也許對于我們而言, 這些球隊只是一個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但在擁有7個級別、近200家職業俱樂部的英格蘭足球大環境下,每一個俱樂部的背后,都承載著城鎮的歷史、社區的文化以及幾代人的生活。
不僅如此, 英超聯賽所帶來的巨大價值, 讓眾多俱樂部開始了無休止的軍備競賽。據英國足球經濟專家基蘭· 奧康納(Kieren o'connor)的估算,在過去十年里,英冠球隊平均每掙1塊錢,就要花1.16塊錢在球員工資上。要知道在歐足聯的俱樂部可持續發展建議中,球員薪資比例不應超過俱樂部收入的70%。高昂的人力成本讓英冠俱樂部總共虧損達到25億英鎊。
另一方面,享受著足球產業紅利的頂級俱樂部,卻想著獨吞利益的蛋糕。2021年由英超幾大豪門參與密謀的歐超聯賽,企圖無視球迷、社區和其他職業俱樂部的利益,另立門戶從而在逐利道路上越走越遠。
總結而言,當下的英國足球面臨三個嚴重的問題:不當的激勵模式、落后的治理制度以及有缺陷的行業自治體系。而投入和發展,是英國足球市場永恒的話題。
為了保證投入是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是均衡、共同的,英國政府終于下定決心,不再讓職業足球成為三不管地帶,而“足球監管局”,就是這個特派的管理者。
實際上,建立一個獨立的“足球監管局”,并非是本次英國足球改革篤定的基礎。起初,改革委員會并沒有完全認定英國足球改革需要設立一個獨立的治理機構。實際上,在調研初始階段,委員會提出了四種足球治理的模式:
1.維持現狀,以純粹的市場規律為導向決定足球俱樂部的命運;
2.基于過去150年英國足球的發展歷程,“以足球為本”的經驗主義來解決問題;
3.一種由利益相關方(足總、聯賽聯盟、俱樂部)聯合的足球治理體系;
4.一種獨立的足球治理體系。
在通過了調研和分析后,委員會才認定只有設立一個獨立的足球治理機構,才能夠從根本上推動英國足球的改革。
“守住英國足球的底線”
基于“足球監管局”這一治理機構,此次英國足球改革確立了三個重要的戰略目標,而其核心目的是確保英國足球發展的可持續性與抗壓性,同時為球迷和當地社區足球俱樂部爭取更多的資源和利益。
具體來說,這三大目標分別為:
· 俱樂部穩定——確保足球俱樂部在運營過程中的財政穩定性
· 體系穩定——確保足球產業金字塔的整體結構穩定性
· 文化傳承——對影響球迷的俱樂部文化傳承進行重點保護
在確立了三大戰略目標后,治理方針就需要圍繞目標設立具體的改革治理辦法。《白皮書》的一大可貴之處,便是絕大部分篇幅都用在了闡釋具體的執行標準,而非大部頭地堆砌概念,繼續深入內容,簡單將這些治理辦法進行三個階段的區分,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場足球改革:
· 第一階段:俱樂部運營前的管理辦法
· 第二階段:俱樂部日常運營的監管辦法
· 第三階段:俱樂部出現問題后的解決辦法
先說第一階段。俱樂部投入運營前,“足球監管局”要采取兩個強制性的管理辦法:發放運營準入牌照和執行俱樂部擁有者審查。在改革計劃中,英國職業足球前五級聯賽(英超到全國聯賽)共116支俱樂部都只有在獲得準入牌照后才能夠正常參與聯賽和進行運營。四個方面的準入條件,一是確保各級別的俱樂部能夠有序生存、發展,二是嚴防一些豪門俱樂部又想打“另起爐灶”的主意。
在具體執行方面,“足球監管局”計劃準入制度要有四個重要步驟,當俱樂部走完了這些具體的流程后,就意味著它能夠拿到準入牌照。
當然,考慮到很多具體的實際情況,白皮書中也強調準入的考核機制,需要針對俱樂部所在的聯賽級別、原有的財政狀況、商業模式進行調整。準入制的設立,相當于英國政府給足球產業的良性發展上了第一道保險。
而這第二道保險,便是俱樂部擁有者審查制度。相信這一制度對于長期關注英超的讀者而言并不陌生。沙特公共基金PIF耗時兩年時間才成功收購紐卡,關鍵就是困在了英超聯盟制定的擁有者審查制度。而眼下曼聯的收購競價中,雷德克里夫和賈西姆的兩大財團,也都需要通過這一審查才能真正成為紅魔的新主人。
目前,英超聯盟、英國職業足球聯盟和英足總,都有相應的制度來審查俱樂部擁有者,盡管如此,改革小組通過調研意識到,現有的審查測試存在兩個弊端:一是俱樂部的擁有者可能是一個合格的投資者,但并不意味著其能夠成為合格的俱樂部運營者;二是俱樂部的一些核心管理人員的任命缺乏透明度,無法確認這些人的能力符合要求。相信這賽季的切爾西球迷,對這兩個問題感觸頗深。
因此,在新的改革中,“足球監管局”會統籌這些機構的制度,定制統一的審查體系,以防止單一組織的制度存在片面性和利己性,而未來的審查測試將由三個重要部分組成:1. 針對擁有者和管理者的道德測試;2. 嚴苛的針對擁有者財富來源的盡職調查;3. 強制擁有者提供健全的俱樂部財務計劃。
可以看到的是,英國政府為足球產業上的這道雙保險,是希望在俱樂部運營的初期,盡可能地規避風險和問題。換句話說,俱樂部運營前的管理辦法的制定,是為了守住英國足球市場的底線。
“更好地活著”
底線有了,如何讓俱樂部“活的更好”呢?這便是第二階段,即俱樂部日常運營的監管辦法和使命。當然,在實際的改革中,日常監管工作和出現問題后的治理工作是緊密結合的。因此,我們也把二、三兩個階段的改革舉措合并進行解讀。
財務狀況、球迷與文化和機構管理,是“足球監管局”發揮職能的三個重點方向。在財務方面,改革方案通過諸多細節和標準,對俱樂部的運營進行進一步的約束。而這一部分的內容,與此前我們提到的準入牌照制度和擁有者審查測試是一致且互相影響的。
在此基礎上,《白皮書》中還提到要對英國職業足球市場的收益分配進行優化。目前,在英格蘭前四級別聯賽的收入中,英超20支俱樂部占到了83%,而英乙僅有1.5%,要知道在英超成立的元年,這個比例還只是57%。不僅如此,英超球隊的平均收入(2.43億英鎊)是英冠球隊的八倍。從職業聯賽和俱樂部的角度來看,頂級IP擁有更大的價值和收益,在市場經濟的語境下無可厚非。但“足球監管局”是站在政府和社會的維度上對足球進行改革,那么其自然希望更多的資源和財富能夠流向低級別聯賽和草根足球,以確保足球金字塔基的發展。
平心而論,讓豪門把賺到的錢心甘情愿地反哺給其他俱樂部,這顯然是此次足球改革中最為困難和復雜的舉措。正因如此,該改革提案也是白皮書中最不成熟的部分,具體的利潤分成比例、分配方式以及評估審查手段,都沒有詳細的計劃和辦法。
財務的問題討論完后,便是俱樂部運營中球迷與文化的改革方案。在這方面,“足球監管局”需要確保各個俱樂部的球迷能夠在一些重大的決策中擁有話語權和知情權,并在決策過程中充分考慮俱樂部的文化傳承價值和其在社區、社會中所承載的責任,這部分的改革與德國足球的“50+1”政策有許多相似之處。
關于本次足球改革的最后一個重點,就是對于俱樂部機構管理的監督和幫助。對于高度商業化的英超、英冠聯賽的絕大多數俱樂部而言,其運營模式已經趨近于成熟的公司與企業,有著系統和先進的管理理念,而一些低級別聯賽的球隊的管理,則明顯跟不上現代足球的發展。
在改革規劃中,“足球監管局”需要為俱樂部制定出更為完善的運營體系和標準,以此幫助到面臨運營問題的俱樂部管理者。在這其中,有五個重點的監管領域。如果英格蘭五個級別的116家俱樂部都能夠按照這一標準提高運營水平,的確能夠更有效保障英國足球發展的安全穩定。
需要說明的是,因為此次改革的對象是職業化的足球俱樂部,所以《白皮書》的改革舉措,并不能針對英國足球發展所遇到的所有問題。對于女子足球、足球運動員福利保障、平等多樣性等重要的足球社會性問題,白皮書中只是做了初步探討。
改革之路,依舊漫長
這份《足球改革治理白皮書》的發布,意味著英國足球的改革正式完成了前期的調研探索,進入了實操和執行階段。終于,一場由文化、媒體和體育部主導的自上而下的足球改革,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從篇幅到內容再到事無巨細的方案策略,我們足以看到英國政府對于足球改革的決心。而英國體育行業內甚至有一個類似陰謀論的大膽猜測。早在2月初,有消息稱曼城俱樂部要因為財務操作違規且多次未整改,面臨罰款、扣分甚至被逐出英超的處罰。這一行為被視為是英國政府為了順利推進足球改革而做的鋪墊和手段。
這的確不是一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改革,拋開這次足改即將面對的無限未知困難不談,英國人眼前最棘手的一個問題,便困在了一個“錢”字,肩負改革重任的“足球監管局”的經費究竟由哪方來承擔?在《白皮書》的規劃中,“足球監管局”的運營費用將以對俱樂部進行征收的形式獲取,征收比例依據俱樂部的收益多少而變化。依據2020/21賽季的營收情況,英超20家俱樂部將承擔80%的費用,而這其中收入前六的俱樂部將承擔50%。
顯然,讓這些俱樂部每年掏一筆錢養一個監管自己的部門,這事兒落到誰的頭上也不會心甘情愿。
針對這一出資計劃,英超聯盟和各支英超俱樂部還未給出官方回應。
相比之下,英足總的態度倒是清晰明確,在《白皮書》發布2個月后便官方回應了文件中的改革措施和相關意見,大概的意思總結而言:改革是必須的,只要是對英國足球未來發展有利的事情,咱都支持。
但是!這個“足球監管局”最好還是由我們英足總來牽頭成立和運行。
不難發現,英足總雖然表達了對足球改革的支持,卻也在明示其掌控改革主導權的意愿。然而在政府的改革計劃中,英足總的身份應該是董事會里的一名監理,而不能成為改革機構的主導方……這些矛盾點在目前還沒有成為具體的困難,但隨著改革方案逐漸推進且進入實施階段,總會來到各方針鋒相對的那一刻。而編制《白皮書》的改革委員會也在報告中強調了,不論是成立“足球監管局”還是實施相關的改革舉措,都不可能是一次零失敗的嘗試。相反,委員會還提及如果只是為了推行不允許失敗的改革,那么很有可能催生出諸多激進、功利的改革手段,由此引發更多的問題。
最后,我們還不能忽視此次足球改革將遇到的來自政治層面的阻力。主導這項改革的是前國會議員特雷茜·克勞奇,作為保守黨的關鍵人物,她的這一提案得到了包括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內等眾多黨內同僚的支持。但作為在野黨的合作黨,對于執政黨的這一改革顯然持有異議。
在此之前,文化、媒體和體育部的影子內閣,合作黨黨員路西·鮑威爾(Lucy Powell)就通過媒體抨擊《白皮書》的改革方案,認為讓運營良好的俱樂部對其他俱樂部進行財務支持的這種均貧富手段,實質上是對許多足球市場現存問題的粉飾,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英國足球金字塔基的頑疾。與此同時,她還認為許多改革舉措過于草率,缺乏實際的可實操性。
重要的是決心
顯然,目前英國足球改革的推行所遇到的問題,已經遠遠超出了足球本身的范疇。可見哪怕是成熟如英國的足球環境,改革的推行依舊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難題。從這個角度來剖析英國足球改革,我們似乎也能夠對中國足球改革的困境多一些理解。
我們對英國足球改革進行的這一次詳細的分析,并不是為了歌頌他人的改革有多么的成功和先進,我們的現狀有多么的不堪。相反,如果你認真看完這篇文章,會意識到其實英國政府是想通過行政的手段和指令來解決高度市場化所出現的問題,而許多具體的執行辦法,甚至與我們曾經施行的足改方案并無二致。
改革方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執行改革的過程,以及所擁有的決心和耐心。拋開發展階段和時代背景談問題,都是耍流氓。英國足球改革的諸多舉措固然好,但并不適用于我們的足球環境。那么我們的足球行業從業者、管理者、決策者應該從中學到什么呢?
我想最應該學習的,是這份報告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是《白皮書》的底色,是英國人對于足球的一份事業心。每當我們談及中國足球,總會提到初心、熱愛,但卻鮮有強調事業心。事業心是什么?是把改革報告當成一份每天都需要翻閱的工作手冊,而不是只有開會時才拿出來復習的匯報材料,是當你閱盡這個行業的丑陋和不堪時,依舊選擇面對和堅守,是當你不再熱愛,忘卻初心的時候,還能夠守住自己的職業底線。
改革中的英國足球,即將走入一個漫長的季節。而我們,一直困在漫長的秋天里忘記了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