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雅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充分利用園所戶外環境,結合班級幼兒年齡特點以及運動發展水平,巧妙利用戶外環境以及游戲材料,創設情景化游戲場景,設置各種運動內容,讓幼兒循環運動起來,從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本研究以KDL 教學理念為指導,從知、行、樂三方面調整優化幼兒園循環體育游戲,開發適合幼兒的、有趣的循環體育游戲課程。
KDL 教學理念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要求在體育與健康課程開發中堅持“立德樹人”“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緊扣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運動負荷”“體能練習”“運動技能”三大關鍵要素,其宗旨是將兒童、青少年培養成為“有運動文化、有運動能力”“熱衷于運動”的人。
1.新體系:讓循環體育游戲更有方向
KDL 教學理念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方面建構運動課程目標體系,依據幼兒的年齡特征以及生長發育特點形成“3~6 歲幼兒運動游戲課程”目標體系。
通過前期的理論學習,教師可以快速掌握幼兒的運動核心經驗和動作技能技巧,提升組織循環體育游戲的專業能力,增強教師開展體育游戲的專業性和自信心,讓循環體育游戲的開展更有方向。
2.新內容:讓循環體育游戲更有層次
循環體育游戲研究包括創設情景、材料選擇、組織形式、教師觀察指導、幼兒與材料的互動等方面。而KDL 教學理念讓循環體育游戲變得更有層次,能促進幼兒身體各部位、各器官系統機能、基本動作、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協調發展,在認知、情感、態度、社會性、人格等方面和諧發展。
3.新形式:讓循環體育游戲更加多元
KDL 運動游戲課程創新了教學組織形式,為教師開展循環體育游戲提供了新思路。在KDL 教學理念下,循環體育游戲就是讓幼兒帶著冒險、投入、喜悅、反思進行游戲,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為幼兒的真游戲和真學習創造條件,把真游戲還給幼兒,賦予游戲更多可能性,讓循環體育游戲更加多元化。
為了能夠科學推進循環體育游戲的開發與實踐研究,更加符合幼兒的興趣與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體育游戲形式,本研究聚焦KDL 教學理念,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互相合作,主動探索,敢于挑戰,按實際能力達到不同層次的要求,彰顯“知之,行之,樂之”的課程理念。
幼兒都有愛玩的天性,體育游戲娛樂性、趣味性較強,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而循環式體育游戲規則性強,有助于幼兒加深基本行為規則的認識、體會和理解,逐漸由“他律”到“自律”。
體育游戲不僅是對動作技能的訓練,還要能夠幫助幼兒構建正確的運動觀,讓幼兒在玩中學,在玩中做,了解規則和學習循環體育游戲的玩法,逐步培養幼兒的體育興趣。例如,循環游戲“我是神投手”強化了幼兒的規則意識,讓幼兒了解雙手頭上投擲的動作要領,在循環中不斷發展投擲能力;循環游戲“小小郵遞員”將游戲的規則與幼兒扮演的郵遞員角色進行結合,幼兒在循環中了解游戲規則和郵遞員角色,培養幼兒的自制能力和規則意識。
1.參與的“自主”
在循環體育游戲中,材料的提供、場地的選擇、規則的應用、循環線路的設計等,都可以由幼兒自主設計。在物質準備上,材料、器械、場地都是自由的,幼兒可以自由組合設計;在心理準備上,規則、玩法也是靈活多樣的,師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優化。當然,游戲環境要能夠吸引幼兒參與,促使幼兒更加“自主”地參與循環體育游戲。
2.材料的“變化”
材料可以是從幼兒興趣中發現的,也可以是從體育目標中挖掘的。材料的變化可以是增加、刪減或是組合,在目前已有運動器械的基礎上適當變化,使循環游戲不斷出現新的問題。
而問題的出現,是將新的探索與實踐帶給幼兒,使循環體育游戲得以豐富和發展,幼兒在新的器材環境中會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探索。
3.內容的“挑戰”
循環游戲內容設計的層次性能夠讓幼兒不斷挑戰自我。挑戰對每個幼兒來說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允許幼兒有自己的挑戰區,了解幼兒的已經能力點和挑戰點分別在什么水平。例如,“穿越烽火線”游戲的第一次循環引導幼兒了解規則玩法,嘗試鉆過烽火線;第二次循環利用各種烽火線,讓幼兒在運動中不斷鞏固動作,變被動練習為主動練習;第三次循環可以加入圈、梯子等材料,增加游戲難度,激發幼兒在原有經驗基礎上得到發展。
在循環體育游戲中,教師要注重創設有趣的游戲情景,增加活動的趣味性。例如,“尋寶探險”游戲用體育器械設置不同的森林探險場景,循環運動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通過不同的關卡,在趣味情景中帶動幼兒參與游戲,激發幼兒游戲興趣。
循環體育游戲的游戲內容是“動態”的。游戲常玩常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幼兒的運動興趣,促進幼兒體能的均衡發展。
在循環體育游戲中,教師要更加關注游戲內容的豐富性、多樣性、層次性和挑戰性,從盤點運動資源、改變戶外運動空間、探索戶外活動材料玩法等方面,優化幼兒園循環體育游戲。幼兒是場地的主人,教師作為擁護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應該給幼兒以開放的環境、開放的材料、開放的態度,真正讓幼兒“玩”出精彩、“動”出健康。
在循環體育游戲中,教師要將情景與幼兒發展聯結,并融入班級循環體育游戲中,充分發揮情景支持下的教育價值。同時,教師將趣味性及場地巧妙利用起來,立足兒童本位,觀察、支持幼兒的發展。
知而后行,行而后思。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幼兒體育教育觀,提升了開展循環體育游戲的能力,關注幼兒的運動技能以及情感、認知等方面的發展。每一次循環體育游戲后,教師都要針對運動游戲場地、材料、游戲開展現狀以及游戲推進策略等,進行梳理與研磨,為下一步可持續發展的循環體育游戲奠定基礎。
每個幼兒都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豐富多彩的循環體育游戲活動,能夠引導幼兒在玩中樂、樂中學、玩中有得、玩中有創,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培養合作、探究、堅持、解決問題等良好的學習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