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奕婷

幼兒不僅要學會生活,學會學習,還要學會關心他人。只有當我們關心自己的社會、關心自己的周圍生存空間時,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關心作為一種情感、技能及行為,需要從小培養。我園嘗試將課題研究活動的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結合,將在項目學習活動中獲得關心體驗的發展作為幼兒教育的核心。這種自主、探究、合作的項目學習活動,既保留和尊重了幼兒天生的發展方式,又注入了積極的關心教育元素——“喚醒幼兒關心周圍世界的天性,順應他們的發展規律,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關心情感。”我園通過建構“關心教育文化、關心項目活動”等富有特色的園本文化模塊,使得關心教育的定位逐步清晰,關心理念從感性上升為理性,逐步走向明晰的觀念認同,并落實于師幼的各項活動中。
教育理念是我園文化的靈魂,能夠讓目光更遠。我園追崇“生命、綠色、體驗”教育理念,倡導“構建和諧園所,培養智慧幼兒”辦園目標,明確“關注生命本質”的園風,并致力培養“懂禮、知學、合作”的學風,以充滿生機的關心項目活動為載體,滿足了幼兒主動認識、探究周圍世界的需要,幫助幼兒建立與周圍世界的和諧關系及關心周圍世界的態度,努力營造和諧生活、體驗快樂、關懷生命的樂園。彰顯著關心教育理念的視覺標志已成為我園鮮明的個性形象,園標中那只稚嫩的小手和那雙靈動的眼睛,象征著幼兒美好的向往。這些核心精神,是我園教育行為的共同準則,也是我園努力的方向。
同時,我園積極組織教師開展關心教育文化格言征集活動,鼓勵教師結合園所文化、團隊建設、書香閱讀等方面的認識與感悟,發揮智慧,收集或創作關心教育文化格言,一句句激情飛揚又樸實的教育格言以宣傳欄的方式展示在公共區域,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風景。我園采用圖文并茂的宣傳方式,分別從“我眼中的教師”“我眼中的孩子”兩個角度,詮釋關心教育的核心概念,突顯現代氣息、文化內涵,從而創設良好的文化環境。我園還著力打造辦公室文化建設,突顯集體精神、職業特色、個性風采。教師利用富有人文氣息的照片墻、綠色園藝、鐵藝裝飾等材料,開展藝術創作,享受著“以人為本”的工作氛圍。在“親子書吧”“咖啡角”等角落,隨處可見別具新意的漂流書架、溫馨桌椅、綠意盆栽,體現著關心教育的文化元素,并逐漸形成富有磁力的文化場。
關心教育對幼兒而言,是一種自主建構生活意義和生活經驗的過程。我園以幼兒“關心周圍世界”為學習主題,利用周圍真實世界的豐富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體驗活動,幫助幼兒建立與周圍世界的和諧關系,形成幼兒關心周圍世界的態度,在周圍環境和活動體驗中進行知識、經驗、能力、情感、意義的整體建構,從而提升人格、凈化心靈。

關心教育注重活動中人文情景的創設,使幼兒在特定的情景中體驗,懂得關心、呵護的意義。例如,在小班“‘兔’出重圍,養樂多”項目活動中,教師讓幼兒通過真實參與、經歷、體驗飼養小動物的活動,感受到關心照顧小動物的快樂情感,養成做事專心、認真負責的態度,培養最初步的責任心。通過“兔出重圍”“兔之閨名”“選美活動”等一系列活動情景的創設,引導幼兒愛護、珍惜身邊有生命的東西,盡可能維護每個小生命的價值。幼兒常把想象融到現實中,他們的世界亦真亦幻。在這樣的情境中,幼兒完全沉浸其中,體驗著各種情感。伴隨著這一溫馨的飼養探究過程,幼兒收獲的不僅是飼養的豐富認知,還感受到因親身參與而帶來的快樂體驗。
關心教育學習活動強調實踐性,讓幼兒自己在實踐中經歷,在體驗中學習。真實場景中的體驗活動,對幼兒情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價值。圍繞在幼兒身邊的各種形式的愛,除了親情以外,小伙伴之間的親密和友愛是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寶貴經驗。例如,《快樂做客,友愛同行》項目活動,為幼兒搭建了一個“去做客”的平臺,促進他們進行伙伴交往,喚起親社會行為的情感共鳴。為此,教師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調查表的設計和發放、教給幼兒做客的禮儀、尋找家庭志愿者、引導幼兒準備好小禮物……小主人家里也做好各種準備:糖果、糕點、水果、飲料等。在前所未有的多彩活動中,幼兒親身體驗了友情的可貴。伴隨著這一溫馨的親歷體驗過程,幼兒收獲的不僅是有關與人交往的豐富認知,還有他們對同伴那份濃濃的情感。
關心教育活動在學習方式方面突顯了協作性,在活動過程中組成相關的學習共同體,這種智慧資源是共享的。例如,大班幼兒以“書香潤童心、閱讀伴成長”項目活動為載體,一起收集各類圖書。尋書的過程也是他們學習鑒別的過程,什么樣的書適合給小伙伴們一起觀看呢?這本書是留在家里,還是和小伙伴們一起分享?在尋書過程中,幼兒的狀態是積極的。
最為亮點的活動也是由幼兒自己想出來的:大班了,幼兒就要畢業,離開幼兒園,希望留下一份珍貴的禮物。于是,“獻出一片愛,收獲一份情”圖書義賣捐款活動開展了。
兩個星期以來,全園家長和幼兒共收集了700 余本圖書參與義賣,義賣所得的款項用于身陷困境的老人。同時,義賣所剩的書本也被贈給弟弟妹妹們。
“我們一同去走這條路”這是我園教師專業成長迫切需要的真實寫照。教師的生命力來自教育科研,它應該是一種觀念的碰撞、一種學習習慣的改變、一種切實有效的行動。在關心教育實踐中,我園注重教師自身內涵建設,努力讓每位教師在自身的人生價值上能夠平和、充實而且越發的堅定。
我園發揮教師的特色和潛能,組建專業發展共同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工作的動能。課程游戲化的實施對教師而言本身是一種挑戰,需要教師樹立科學的兒童發展觀、活動觀,提高課程設計和實施能力。我園通過組建教師關心教育研究共同體,在研究中共同學習,發揮合作效能,產生“群策群力”的力量。根據教師隊伍的實際需要及教師個體的特長能力,我園組建了一個個健康和諧、樂觀進取的關心教育團隊,如青春聯盟、游戲項目組、創意團隊等團隊。在團隊活動中,教師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相互啟發、相互督促、相互激勵,營造了一種“志同道合”的工作氛圍,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培養一批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及團隊精神的教師,從而帶動整體隊伍向前發展。
通過近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關心教育的情趣在幼兒心中蕩漾,關心體驗的活動在師幼心中生根,關心教育改變了我們觀望周圍生活的美麗視角。雖然還很青澀,但見證了我園全體教師的教育探索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