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黃惠菊,施興華
(啟東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江蘇 啟東 226200)
子宮內膜息肉是女性常見的疾病之一,息肉直徑從數(shù)毫米到數(shù)厘米不等,多數(shù)為良性病變,少數(shù)可發(fā)生惡變。目前該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確,但相關研究顯示與炎癥刺激、雌激素水平異常、肥胖等因素有關,另外乳腺癌術后長期使用他莫昔芬也是病發(fā)的高危因素[1-2]。宮腔鏡是診斷和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重要器械,可在直視情況下判斷病變及生理變化,是目前診斷該疾病的金標準之一[3]。但實踐發(fā)現(xiàn),單純手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復發(fā)率較高,因此建議術后可結合孕激素治療,調節(jié)內分泌功能,從而降低術后復發(fā)率[4]。左炔諾孕酮宮內節(jié)育系統(tǒng)是較常用的孕激素,可拮抗子宮內膜對雌激素的敏感度,對子宮內膜增生有較好的控制作用,且用藥安全性較理想[5]。基于此,為了明確宮腔鏡手術術后給予孕激素治療對控制疾病復發(fā)的影響,現(xiàn)開展以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啟東市婦幼保健院接受治療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各75例。參照組患者年齡24~47歲,平均年齡(32.32±6.40)歲; 病程1~28個月,平均病程(16.56±5.40)個月;息肉直徑0.5~2.8 cm,平均息肉直徑(1.65±0.43)cm;孕次1~4次,平均孕次(2.54±0.73)次。治療組患者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32.00±4.69)歲;病程3~31個月,平均病程(17.02±5.39)個月;息肉直徑0.5~2.4 cm,平均息肉直徑(1.58±0.40)cm;孕次1~5次,平均孕次(2.63±0.78)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啟東市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子宮內膜息肉診斷標準[6]并確診;②已婚已孕;③均為初診患者;④伴有不同程度的經期紊亂及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⑤均符合宮腔鏡手術指征。排除標準:①合并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先天性子宮畸形等疾病;②凝血功能障礙;③對本次研究使用的藥物過敏;④入組前1周服用激素類藥物;⑤入組前6個月有手術史。
1.2 治療方法參照組接受宮腔鏡手術。手術時間為月經結束后1周,術前進行陰道清潔,術前2~3 d于陰道后穹隆處放置甲硝唑(陜西漢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1020092;規(guī)格:0.2 g),1粒/d,要求患者術前禁飲禁食8 h,術前12 h于陰道后穹隆放置400 μg米索前列醇(華潤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68,規(guī)格:0.2 mg)。入室后取患者膀胱結石位,給予硬膜外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巾,插雙腔導尿管,使用擴張棒擴張宮頸口,置入宮腔鏡,探查息肉位置,觀察鄰近組織,使用環(huán)狀電極對息肉進行切除,范圍由根部直至內膜基底部,電切功率控制在70~80 W,電凝功率控制在50~60 W,膨宮壓力控制在100~150 mmHg(1 mmHg=0.133 kPa)。息肉切除后進行創(chuàng)面電凝止血。術后給予2~3 d常規(guī)抗菌藥物治療,定期清潔外陰部。
治療組在手術治療的基礎上術后給予孕激素治療。宮腔鏡手術后,第1次月經來潮的第3~5天于宮底部放置左炔諾孕酮宮內節(jié)育系統(tǒng)(Bayer Schering Pharma Oy,國藥準字J20090144,規(guī)格:含左炔諾孕酮52 mg/個)。共治療3周。
1.3 觀察指標①子宮內膜厚度。分別在手術前及手術后6個月進行常規(guī)B超檢查,均在月經周期的第5天進行,記錄子宮內膜厚度。②月經恢復情況。分別在術前、術后6個月安排專業(yè)工作人員采用月經失血圖計算患者的月經量。當患者的月經周期在21~35 d之間則表示月經周期正常。③激素受體表達情況。分別在術前、術后6個月對患者進行宮腔鏡檢查,取子宮內膜組織檢測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的表達情況,檢測試劑盒由上海臻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檢測方法為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法,對染色范圍和染色輕度進行評分,兩者乘積≥2分則提示為陽性。④復發(fā)情況。對患者隨訪12個月,分別記錄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及術后12個月的復發(fā)情況。對患者進行B超檢查,觀察子宮內膜異常情況,若出現(xiàn)強回聲,直徑>5 mm則表示復發(fā)。⑤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觀察并統(tǒng)計患者出現(xiàn)宮頸粘連、頭痛、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情況,計算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將數(shù)據(jù)資料輸入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表示,以χ2檢驗對比。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內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月經恢復情況、子宮內膜厚度對比術前,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月經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更低,月經量更少,且較參照組,治療組患者改善幅度更大,月經周期正常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月經恢復情況對比[(±s)/例(%)]

表1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月經恢復情況對比[(±s)/例(%)]
注:與術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子宮內膜厚度(mm) 月經量(mL) 月經周期正常率術前 術后6個月 術前 術后6個月治療組 75 1.46±0.44 0.78±0.26* 351.43±64.65 155.48±38.43* 69(92.00)參照組 75 1.50±0.47 0.98±0.28* 355.32±57.12 259.54±48.43* 60(80.00)t/χ2值 0.538 4.533 0.391 14.576 4.485 P值 0.591 <0.001 0.697 <0.001 0.034
2.2 兩組患者激素受體表達情況對比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的雌激素受體陽性率和孕激素受體陽性率均降低,且較參照組,治療組雌激素受體陽性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孕激素受體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激素受體表達情況對比[例(%)]
2.3 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對比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的復發(fā)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個月,較參照組,治療組復發(fā)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對比[例(%)]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兩組患者宮頸粘連、頭痛、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例(%)]
子宮內膜息肉是多見于中青年女性的一種疾病,主要癥狀為經期紊亂、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等,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頭暈和乏力,若息肉體積較小的患者一般無典型表現(xiàn)。研究顯示,子宮內膜息肉與機體內分泌紊亂等因素有關,其中雌激素亢進在該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到重要作用[5]。目前臨床診斷和治療可采用刮宮術、息肉切除術等傳統(tǒng)方式,但是以上操作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大,且術后復發(fā)率較高。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完善,宮腔鏡在婦科疾病治療中的優(yōu)勢越來越顯著,操作簡單且創(chuàng)傷小,手術視野清晰,能較好地保留子宮完整性[7]。但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子宮內膜息肉術后大約有3.7%~10%的患者有復發(fā)的風險[8]。為了控制術后復發(fā),可在術后配合孕激素治療。
本次研究顯示,較參照組,治療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更小,月經量更少(P<0.05),治療組月經周期正常率更高(P<0.05),較參照組,治療組雌激素受體陽性率更低(P<0.05),說明宮腔鏡手術術后給予孕激素治療可改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調節(jié)月經周期及雌激素水平。左炔諾孕酮宮內節(jié)育系統(tǒng)效果好且應用廣,其屬于抗雌激素活性的孕激素,對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均能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從而控制內膜增生,改善月經狀況。相關研究表明,左炔諾孕酮宮內節(jié)育系統(tǒng)對單純及復雜的內膜增生可起到較好的控制效果,且其耐受性及短期效果比口服孕激素更好[9-10]。本次研究顯示,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的復發(fā)率相似(P>0.05),術后12個月,較參照組,治療組復發(fā)率更低(P<0.05),可見術后給予孕激素治療能降低遠期復發(fā)率。雌激素與孕激素會產生拮抗作用,長期使用孕激素會降低雌激素水平,從而抑制雌激素依賴性息肉復發(fā)[11]。另一方面,息肉組織中含有豐富的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含量也明顯低于息肉旁內膜組織。以上情況說明子宮內膜息肉的發(fā)生與雌激素受體升高、孕激素受體降低有一定關系。術后給予孕激素能更好地抑制雌激素受體在息肉中的表達,增強孕激素抗內膜增殖的作用,從而抑制內膜增生,降低復發(fā)率[12]。本次研究顯示,兩組患者宮頸粘連、頭痛、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似(P>0.05),說明術后給予孕激素治療的安全性理想,這一研究結果與翁佳麗等[13]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并在術后接受孕激素治療能有效改善子宮內膜厚度,促進月經恢復,降低術后復發(fā)率,且安全性理想,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