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衍龍
(平邑縣人民醫院外科,山東 臨沂 273300)
胃潰瘍是臨床上比較多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疾病多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通常為患者胃黏膜出現損傷而引發腹痛[1]。胃潰瘍穿孔是消化性潰瘍病的一種并發癥,胃潰瘍患者若忽視日常飲食健康(如暴飲暴食等),則可能導致胃穿孔發生[2]。胃穿孔是胃酸和蛋白酶在胃壁黏膜消化而形成的癥狀,在消化性潰瘍病手術中約有20%患者伴有此類癥狀[3]。胃穿孔臨床癥狀為上腹刀割樣劇痛,疼痛會放射到肩部,并逐漸擴散至整個腹部,形成板狀腹[4]。臨床觀察發現胃潰瘍穿孔的發展穿孔直徑較大,發病后胃穿孔會導致胃壁組織缺少保護性反應,進而導致患者短時間內出現急腹癥,甚至因循環血量的減少而發生休克。以往治療該病時以手術切除方式為主,如開腹胃穿孔修補術等,應用較為廣泛。腹腔鏡術修復胃潰瘍穿孔優點較多,包括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比較少等,能夠幫助患者穩定病情,改善預后[5]?;诖?,本次對胃潰瘍穿孔患者行腹腔鏡下穿孔修復術,并觀察手術應用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平邑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30例胃潰瘍穿孔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按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5例。觀察組患者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5.25±3.64)歲;胃穿孔至手術時間1~5 h,平均胃穿孔至手術時間(2.37±0.48)h。對照組男性36例,女性29例;年齡36~79歲,平均年齡(56.55±3.05)歲; 胃穿孔至手術時間1~6 h,平均胃穿孔至手術時間(2.62±0.43)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平邑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以2020年1月世界急診外科學會(WSES)發布的消化性潰瘍穿孔指南作為診斷標準[6](①急性起病,腹部劇烈疼痛;②長期服用致潰瘍藥物;③上腹部疼痛灼痛或鈍痛,疼痛常伴反酸、噯氣;④患者大便隱血陽性;⑤X線鋇餐檢查可見龕影及黏膜皺襞集中等影像學表現;⑥腹腔污染不嚴重、潰瘍長期反復發作、穿孔合并幽門瘢痕狹窄或大出血等)。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無外科手術禁忌證;③潰瘍穿孔較小,穿孔時間<6 h。排除標準:①存在溝通障礙;②癌變或外傷所致胃穿孔。
1.2 修補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胃穿孔修補術,行硬膜外麻醉,穿孔處腹直肌切口,逐層切開,對腹腔進行檢查,并縫合穿孔處,清理潰瘍殘留,進行十二指腸吻合術。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術,行全身麻醉,患者平臥位,創建人工氣腹壓[14 mmHg(1 mmHg=0.133 kPa)],以Trocar進行穿刺,拔出內芯后放入腹腔鏡。于患者腋前線左肋緣下置入10 mm套管,于左鎖骨中線平臍處置入5 mm套管,通過腹腔鏡確定穿孔位置,檢查穿孔大小與形態,吸取膈下、結腸旁溝積液;在主操作孔放入可吸收縫線,使用持針器縫合,在穿孔近端垂直進針,穿過胃壁后,從對側出針,進出針與穿孔邊緣距離保持在5 mm;在穿孔處縫合胃壁,留置線尾固定大網膜,清洗腹腔與盆腔后進行引流,關閉氣腹,最后縫合完成手術。術后對兩組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并進行胃腸減壓、抑酸治療等,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后,撤掉胃管,給予半流質飲食。術后3~5 d撤掉引流管;術后7~10 d,患者飲食與體溫無異常后,可安排患者出院。
1.3 觀察指標①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包括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腸胃恢復時間、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②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包括顯效(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癥狀部分消失)及無效(癥狀未消失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③記錄兩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在術后1 h、1 d、2 d等3個時間,抽取受試者空腹靜脈血8 mL,在3 000 r/min條件下離心15 min后分離上層血清,保存于-20 ℃備用;采用酶標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NR-96T)測定GAS水平。④記錄兩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在術前與術后測定患者VAS評分[7]:0分表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⑤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及復發情況。并發癥包括殘端瘺、腸梗阻、腸間隙膿腫、中毒性休克。
1.4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行(±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肛門排氣時間、腸胃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出血量(mL) 肛門排氣時間(h) 腸胃恢復時間(d)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觀察組 65 47.58±12.01 27.29±8.69 3.48±2.38 72.56±10.93 7.15±2.24對照組 65 72.15±16.52 42.28±10.92 10.53±2.24 67.88±10.23 12.46±2.31 t值 -9.699 -8.660 -17.391 2.520 -13.305 P值 <0.001 <0.001 <0.001 0.013 0.00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78.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GAS水平與VAS評分比較術后1 h~2 d,兩組患者的GAS水平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兩組患者術后1 hGAS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1 d及術后2 d GAS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術前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GAS水平與VAS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GAS水平與VAS評分比較(±s)
注:與術后1 h比較,*P<0.05;與術后1 d比較,#P<0.05;與術前比較,△P<0.05。GAS:胃泌素;VAS:視覺模擬評分法。
組別 例數 GAS(ng/L) VAS(分)術后1 h 術后1 d 術后2 d 術前 術后觀察組 65 35.78±4.29 49.34±5.11* 57.95±6.83*# 5.79±1.72 3.25±1.02△對照組 65 35.81±4.12 40.11±4.63* 51.24±5.65*# 5.57±1.68 4.47±1.36△t值 -0.041 10.792 6.103 0.738 -5.786 P值 0.967 <0.001 <0.001 0.462 <0.001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與復發率對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6.15%)與復發率(1.54%)均低于對照組(24.62%、12.31%),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比較[例(%)]
患者發生胃潰瘍后,隨著疾病進展,潰瘍面積逐漸擴大,隨之穿透漿膜層、透肌層等,胃蛋白酶與GAS分泌量增加,潰瘍程度加重,進而引發胃穿孔。胃潰瘍穿孔患者自身耐受性差,同時可能會對手術和術后并發癥情況產生恐懼,因此,治療時正確選擇手術方式是醫療人員需要關注的重點。開腹胃穿孔修補術后能夠減少患者胃酸的分泌,有效預防胃潰瘍,加速患者康復。但采用開腹胃穿孔修補術會暴露患者的腸道,并產生牽拉效果,影響患者的胃腸道動力,降低胃腸道功能;另外,開腹胃穿孔修補術切口較大,出血量較多,影響預后[8]。
臨床研究表示,腹腔鏡下穿孔修復術能夠充分彌補開腹胃穿孔修補術弊端,確保患者預后[9]。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術與傳統手術治療相比時長更短,患者所受到的傷害更小,并發癥率與復發率降低,患者疼痛感也更小。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肛門排氣時間、腸胃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均P<0.05),表明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術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失血量,縮短住院及恢復時間。腹腔鏡穿孔修補術的操作比較簡單,進行手術時不需要電刀等器械,也不會損傷患者的腹腔組織器官,因此患者受到的傷害更小、出血量更少。另外通過腹腔鏡能夠直視患者的腹腔,有利于腹腔積液的清除,從而預防術后并發癥,加快病情穩定,減少住院時間。
本研究中,術后1 h~2 d,兩組患者的GAS水平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兩組患者術后1 h GAS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1 d及術后2 d GAS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腹腔鏡術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胃腸動力、緩解疼痛。李曉奇等[10]的研究中對80例胃潰瘍穿孔患者的觀察證明,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術可增加患者胃腸動力,改善預后,結果與本研究相同。分析原因為,在較小的穿孔中置入腹腔鏡,能夠清晰觀察胃穿孔的位置和形態。腹腔鏡能夠對腹腔進行更大范圍的探查,從而減少誤診。
本研究中,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腹腔鏡術能夠明顯減少并發癥發生、避免復發,結果與李克峰等[11]研究相同。分析原因為,腹腔鏡術中患者無需暴露其他器官,也不使用紗布等器械,減少了腸梗阻和感染的發生,有利于患者康復。腹腔鏡能夠放大病灶,且清晰觀察到部分隱匿部位,處理積液時也更加徹底,因此并發癥少,復發率也較低。
綜上所述,針對胃潰瘍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術治療效果更好,能夠縮短住院和恢復時間,提高胃功能,減輕疼痛,減少并發癥,避免患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