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英 孫偉
【摘要】目的:評價過敏性皮膚病患者采用血清特異性IgE檢測的有效性。方法:選擇醫院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間皮膚科接診的120例過敏性皮膚病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分析血清特異性IgE檢測用于過敏性皮膚病患者的效果。結果:120例過敏性皮膚病患者中食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陽性率為75.83%。吸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陽率為85.83%。吸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陽性率高于食入性變應原(P<0.05),差異性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過敏性皮膚病患者采用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可以有效篩查出患者的對應過敏原,以此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過敏性皮膚病;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吸入性變應原;食入性變應原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serum specific IgE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dermatosis
LI Aiying, SUN Wei
Linyi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Control,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erum specific IgE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dermatosis.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allergic dermatosi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dermat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2.All patients received serum specific IgE detection,and the effect of serum specific IgE detection on allergic dermatosis patients was analyzed. Results:The positive rate of food allergen specific IgE in 120 patients with allergic dermatosis was 75.83%.The positive rate of inhalation allergen specific IgE was 85.83%.The positive rate of inhalation allergen specific Ig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ingestive allergen (P<0.05).Conclusion:Serum specific IgE test can effectively screen out the corresponding allergens of patients with allergic dermatosi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Allergic dermatosis; Serum specific IgE detection; Inhalation allergen; Ingestive allergen
血清特異性IgE是一種由人類I型過敏性反應引起的免疫應答抗體,其原因是胃源性I型過敏性皮膚應答,引起此病的原因是由變應原所致,臨床上需對該項疾病的早期篩查,利用血清特異性IgE查明過敏性皮膚病的發病病因[1-2]。過敏性皮膚病是由過敏性皮膚病引起的,根據其過敏性的入侵方式可分為吸入性、食入性、接觸性和注射性等。對于過敏性皮膚病,例如皮炎、蕁麻疹、濕疹等,其中一種或多種類型的變態反應原都可以導致相應的過敏性皮膚病,其主要的治療是消除患者的根本原因,并給予相應的抗過敏藥物[3-4]。在臨床上,由于吸入和食入過敏源的檢測比較困難,所以要采取積極而高效的檢測方法,以確保所獲取的過敏源的準確性[5]。為評估評價過敏性皮膚病患者采用血清特異性IgE檢測的有效性,本次研究選擇醫院接診的120例過敏性皮膚病患者開展調研。
1.1 一般資料
擇取醫院皮膚科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間就診的過敏性皮膚病患者120例,均行血清特異性IgE檢測。過敏性皮膚病患者120例,女性68例,男性52例,蕁麻疹患者63例(52.50%),特異性皮炎患者34例(28.33%),濕疹患者23例(19.17%),年齡29~88歲,平均年齡(56.69±5.79)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49±0.25)年。
1.2 方法
120例過敏性皮膚病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清特異性IgE檢測。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4mL,分離血清血漿,離心處理5min,轉速為3000r/min。根據說明書開展操作。使用全自動免疫印跡儀(生產廠家:德國歐蒙)進行檢測,使用歐盟醫學診斷有限公司生產的吸入性及食入性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測定,如果在90min呈現為紫色,則為“陽性”;若呈現黃色,則為“陰性”。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統計食入性變應原特異性
IgE檢測陽性率
120例過敏性皮膚病患者中,食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陽性例數共91例(陽性率為75.83%),其中,排序前三位的為:蝦(17.50%)、蟹(12.50%)、海洋魚類組合(10.83%),見表1。

2.2 統計吸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陽性率
120例過敏性皮膚病患者中,吸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陽性例數共103例(陽性率為85.83%),其中,排序前三位的為:室內塵螨組合(21.67%)、艾蒿(20.00%)、屋塵(16.67%),見表2。
2.3 比較食入性與吸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陽性率
吸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陽性率高于食入性變應原,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過敏性皮膚病的特異性抗體、致敏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近年來其發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大部分過敏性皮膚病患者在發病早期沒有發現具體的發病原因,而且由于不同患者的致敏源有很大的差別,致使大部分患者失去了最好的治療時間,導致病情惡化,對患者的工作和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對過敏性皮膚病患者的病因與過敏原進行準確識別,對避免疾病惡化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6]。

IgE是目前國際上廣泛接受的一種檢測過敏原的有效手段,對于早期發現過敏原有著很大的幫助。一般人的血漿IgE含量都比較高,大概是1%,如果過敏的人在吸入或食用一定數量的過敏物質后,B細胞就會被激活,從而生成大量的IgE[7]。當IgE抗體再次接觸到變態反應源的時候,會利用作用細胞分泌出更多的炎癥因子,從而引起相應的過敏性反應,所以特異性IgE是一種常見診斷指標。用酶標免疫法檢測對患者的過敏原IgE進行測定,具有很高的特異度,該方法通過將已提純的過敏原與固定的載體結合,添加待檢血清進行孵育、洗滌,再用酶標抗人IgE孵育,添加基質使之顯色或發出螢光,其色度與被檢者血清中特異性IgE的濃度呈正相關關系,并與標準圖進行對照,得到的結果與標準曲線相比,可靠性更高,并且在變應性皮炎、蕁麻疹、濕疹及食品過敏性等方面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8]。
研究發現,不同受試者的IgE含量有很大差別,它能直接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發展階段和未來過敏反應的危險程度。通過對過敏原的測定,發現各種過敏性反應的發病機理也有差別。過敏原主要有吸入性和食入性過敏原。據本次研究發現,120例過敏性皮膚病患者中,食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陽性率為75.83%。其中,蝦(17.50%)占比最高,其次為蟹(12.50%)、海洋魚類組合(10.83%)。吸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陽性率為85.83%,室內塵螨組合(21.67%)占比最高,其次為艾蒿(20.00%)、屋塵(16.67%)。過敏性皮膚病的發病原因比較多,通過對應用抗過敏的藥物,可以減輕其臨床表現,但是如果不能確定其原因,往往會引起反復發作。在了解致敏源后,要盡量減少與這些過敏性物質的接觸,以防止出現過敏,從而減輕癥狀[9]。如果患者病情較重,則需要進行藥物過敏處理。對于過敏性皮膚病患者,應及時進行特異的抗體檢測,及時發現過敏原。在發現了致敏源后,應盡量避開敏感源。比如,對海洋魚類組合有過敏反應的人,不要享一時口腹之欲。室內塵螨組合是最普遍的過敏原,活螨、死螨和螨蟲的脫皮和糞便都能引起過敏,在家居中的應用非常普遍,特別是枕頭、床單、棉被等直接與人體的呼吸道聯系在一起,并通過空調的打開而擴散到空中。所以,在使用空調之前要經常清洗和消毒自己的被褥,使用清潔過濾器來防止室內塵螨過敏[10]。對于室內塵螨組合有敏感癥狀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清潔,尤其是被褥要經常更換,防蟲、殺蟲。對貓狗毛有過敏反應的人,家中避免飼養寵物,并且告知身邊的親朋好友,在接觸了動物后不可直接與其接觸。所以,檢測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對過敏性皮膚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綜上所述,在過敏性皮膚病中,通過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可以發現對應的過敏性反應源,從而為臨床疾病的診斷和藥物的脫敏治療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盧曉荷,張恒,劉禮青,等.過敏性皮膚病患者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1,18(22):3312-3316.
[2] 張嘉,趙秀萍.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在過敏性皮膚病病因篩查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處方藥,2020,18(5):183-184.
[3] 李斐,韓丹,王莉,等.常見皮膚病中食物過敏原特異性IgE和IgG抗體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J].臨床檢驗雜志,2020,38(11):806-809.
[4] 沈盛一,余勝珠,劉樹雷,等.過敏性皮膚病患者過敏原檢測方法效果評價[J].中國藥業,2021,30(8): 73-75.
[5] 羅陽,姚煦.IgE在過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療[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2021,15(4):443-447.
[6] 茅蓉,金安寶,顧旗清,等.嘉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門診部過敏性皮膚病IgE抗體檢測的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22,32(10):1235-1239.
[7] 趙紅宇,吳京波,袁崟方,等.威海地區1527例過敏性皮膚病患者過敏原檢測結果分析[J].當代醫學,2022,28(16):54-57.
[8] 張瑩.4233例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兒童血清特異變應原及總IgE水平的變化[J]. 黑龍江醫藥科學,2021,44(1):151-152,155.
[9] 師萍,張梅.貴州地區過敏性皮膚病患者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及總IgE檢測結果分析[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20(2):391.
[10] 張迪,姜志輝,劉春玲,等.北京地區3061例變態反應性皮膚病過敏原檢測分析[J].重慶醫學,2020,49(3):435-43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