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華 張世明|文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也是水口山金信公司最值得載入史志的一年。
“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內、敢于自我革命,重點要破字當頭、迎難而上,根本要激發動力、讓人民群眾不斷有獲得感。”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調研時的講話為國企改革指明了出路。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也是衡陽水口山金信鉛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信公司”)最值得載入史志的一年。
這一年,金信公司黨總支在水口山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上下聯動,以自我革命的氣魄,背水一戰的勇氣,全力以赴抓好改革發展,成功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助力企業破局發展,交出了一份飽含艱辛與汗水、承載責任與使命的出彩答卷。
“金信公司的改革萬不能搞簡單的關停,必須堅持以員工為中心,既要依規合法徹底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又要切實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闖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子”。水口山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安平在多次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為金信公司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多種經營分散,用工關系復雜。金信公司前身為水口山礦務局集體企業辦公室,2010年水口山公司出資成立衡陽水口山金信鉛業有限責任公司。在不斷的發展變遷中,公司用積累的資金籌建了電鉛生產及加工實體,通過投資兼并又陸續興辦了勞保廠、汽修廠、機電廠等系列作坊式小廠,承擔了無業子弟、職工家屬等多種與主體身份不適的人員的就業安置。隨著國企改革開放步伐加快,2022年之前,金信公司順應形勢,實施系列改革措施,但多種經營分散、員工身份多層、人員關系復雜等問題未能從根本上解決,部分實體甚至持續虧損需要依附主體存續,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攔路虎”。

金信公司辦公區
主營業績低迷,歷史包袱沉重。金信公司的主營是電鉛冶煉和加工,從粗鉛到電解,生產工藝流程短,需要的勞動力較多,屬于典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近年來,受國際國內環境影響,粗鉛的加工費區間也越來越窄,加上工藝落后、環保欠賬多重不利因素,企業面臨的處境越來越艱難,盈利能力十分脆弱;同時在企業依法合規、內部管控、經營往來、應收應付等方面也存在大量歷史遺留問題需要化解。
改革發展迫在眉睫。
“金信公司的改革確實困難,但改革勢在必行,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我們只有勇挑‘千鈞重擔’,敢接‘燙手山芋’,別無他法。”干部會上,金信公司黨總支書記、執行董事陽耀子一語中的。
大刀闊斧強力推進。為切實讓金信公司改革發展工作不偏航,不走樣,依法合規進行,早在改革之初,水口山公司黨委班子就多次分赴金信公司開展調研和專題研究,在廣泛聽取職工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針對金信公司歷史現狀、存在問題、改革思路等方面進行翔實分析,為金信公司改革發展工作提思路、定方案、明方向。
2022年4月,金信公司黨總支按照黃安平董事長提出的“尊重歷史、依法依規”宗旨,量體裁衣制定了《改革脫困方案》初稿,歷經十幾輪討論和修訂,6月定稿獲水口山公司董事長專題會議通過,7月7日,獲得金信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高票通過,全面拉開改革發展攻堅戰帷幕。
精準對焦突破藩籬。《方案》下發后,該公司黨總支迅速組織編發《形勢教育材料》,班子成員分片包干,深入各車間、班組,面對面進行形式任務宣講,切實讓員工群眾進一步認清形勢,清楚內容,引導員工及家屬理解、支持、幫助企業改革發展工作。
同時,適時召開座談會,現場收集員工群眾對改革發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了解和把握職工訴求;為全面掌握輿情動態,及時疏導員工情緒,8月,金信公司專門裝修一間辦公室用于信訪接待,班子成員輪值坐班,“零距離”聽取問題反映,現場解答員工困惑與不解,讓員工心里有了底,改革發展工作取得員工理解支持。
黨建領航凝聚合力。為全面打贏這場改革攻堅戰,確保改革發展工作平穩進行,該公司黨總支與各車間、各科室及時簽訂《信訪維穩責任書》,讓權責到人,分片包干,形成人人身上有擔子,個個肩上有指標的良好工作局面;各黨支部結合“爭創五優”工作和黨建“1+1”專項工作,通過“四個一批”,深化“黨員先鋒隊”“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攻堅克難載體,同頻共振,合力打出了保駕護航“組合拳”,黨群室副主任魏雪蓮巧打“親情牌”,短短幾天時間,勸說4個改革發展范疇的親戚率先簽訂《身份轉換協議書》;班組長彭冰娟溫情“解疙瘩”,6名班組人員緊隨簽訂《身份轉換協議書》,為改革發展贏得時間。
2022年10月抗疫期間,主營電鉛車間因靜默管理有31人未到崗,該車間黨員先鋒突擊隊員服從安排、沖鋒在前,分赴防疫前沿和生產一線頂“缺”,詮釋著“疫”往無前的擔當,確保戰“疫”保生產與改革發展雙贏戰。
2022年,金信公司通過“脫棉襖、卸包袱”系列深化改革措施,企業再次瘦身健體,輕裝上陣,改革釋放前所未有的活力,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調結構優資產,歷史問題妥善解決。為切實整治多種輔業分散經營的歷史問題,金信公司按照“精干主業、搞活輔業、轉機建制、煥發活力”的方針,根據輔業不同的特點和現狀,制定了“整合、轉租、改造”分而治之的方案。對不符合主業定位,制約企業發展的供氣站等車間實施有序退出;對有一定盈利能力和發展空間的勞保、工程車輛修理等輔業,采取提質改造,拓展外圍合作模式,將業務拓展到區域外圍地區。通過調整結構,優化資產系列整治措施,企業低效資產得到有效處置,輔業反哺主業的發展思路清晰明了,為企業整體發展騰出空間。
轉身份精機構,整體盈利能力更優。按照精簡高效原則,將機加工業務劃轉水口山公司工程技術公司,人員成建制劃出。輔業單位由原來的5家整治為2家,整合組建輔業車間。機構的精簡縮減了管理層級,助力輔業運營破局,預計可為企業創效100萬元;同時,通過嚴格實施定員、定崗、定責管理整治,員工從327名優化到245人,職能科室由原有10個縮減至8個,機構整合,人員精減,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提高了勞動效率。
目標清晰明確,穩步前行成就發展。2022年來,該公司以雷厲風行的行動和踏石留印的執行力,抓好改革發展,員工共同發展的信念更加堅定,干事創業熱情空前高漲,未來發展方向更加清晰。輔業方面,理順了資產權屬、完善資產手續、堵塞管理漏洞,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地有效利用,預計2023年輔業系統可創利240萬元,主、輔業系統全年力爭實現扭虧為盈,為金信公司長遠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展望未來,歷經改革陣痛的水口山金信公司,必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牢記“艱苦奮斗,創新圖強”的企業精神,在圓夢一流冶煉企業的征程中重飭羽翼,振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