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v
洗碗機這東西好像最近幾年突然出現在大家的視野里,但其實它已經有170多年歷史了。第一臺擁有專利的洗碗機是喬爾· 霍頓(Joel Houghton) 在1850年發明的,那是一個木質的箱子,可以用手搖動裝著臟盤子的滾筒,同時需要手動注水和添加洗滌劑。
一張宣傳霍頓發明的洗碗機的海報
可以想見這種洗碗箱并不是很方便,它又慢又不好用,不過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真正把當時疲憊的家庭主婦解放出來的,是同樣身為女性的約瑟芬·蓋里斯·科克倫。因為需要經常招待客人到家里開晚宴,每次飯后洗碗都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
她會用珍貴的瓷器來盛飯菜,那些都是從17世紀流傳下來的傳家寶,而摔壞了很多盤子以后,約瑟芬發現自己并不是洗碗好手,而且這項家務實在太煩了。她想:“如果沒人能制造出一臺能快速且安全地洗好這些餐具的機器,我來!”
沒過多久,約瑟芬就有了機械洗碗機的基本概念:這臺洗碗機能牢牢把餐具固定住,通過加壓的水流來沖洗它們。約瑟芬的發明過程并不容易。1883 年,她的丈夫因為酗酒去世了,雖然他看上去風光,但留下來的只有1500 美元左右的現金和大筆債務。約瑟芬不得不想辦法尋找新的經濟來源,這促使她加快了發明洗碗機的速度。她必須盡快把自己的想法變為現實,獲得專利,然后尋找客戶將洗碗機賣給他們。
為了防止洗碗機里的餐具四處移動,讓它們都能安全地待在里面,約瑟芬仔細測量了每個碗、盤子、杯子的尺寸,并根據這些尺寸精心設計了一個金屬絲網籃,網籃中有適合擺放不同餐具的隔斷。金屬網籃的一端裝著滾輪,整個網籃被裝在一口大鍋中。電機工作時,滾輪會帶動網籃轉動起來,從大鍋的底部噴出混合著清潔劑的加壓熱水,全面清洗網籃中的臟碗。
一切看上去都很好,直到約瑟芬想找人幫她把洗碗機按照設計圖紙做出來時,遇到了很大阻礙。
當時的機械師都是男性,約瑟芬向他們展示自己的設計,并征求對方的意見時,很少能得到認可。他們認為約瑟芬對機械知識一無所知,完全不愿意按照她的想法去做。最后,在機械師喬治·巴特斯的幫助下,約瑟芬終于成功制作出洗碗機模型,并在1886年12月28日獲得了“蓋里斯-科克倫”洗碗機的第一項專利。這是世界上第一臺壓力噴淋式洗碗機,即使在今天,這也依然是非常主流的一種洗滌方式。
蓋里斯-科克倫洗碗機在廣告上寫到自己“獲得了世博會最高獎賞”(圖片來源:uspto)
1893年5月~10月,在芝加哥密歇根湖畔龐大的沼澤空地上出現了一幢幢新古典主義建筑,為了慶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0年的世界博覽會就在這里舉辦。在眾多展館中,機械館獨占一隅,那里展示了電報機、留聲機等各種發明。一個裝滿200多個臟盤子的奇特裝置讓來往的人紛紛駐足,只見它把臟盤子吞進去以后,兩分鐘后出現的是閃閃發光的潔凈盤子。
蓋里斯-科克倫洗碗機是展出中唯一一款由女性發明的產品,當時還有其他9臺洗碗機在為世博會的餐廳工作。博覽會的評委們對這款洗碗機印象深刻,他們以“最佳機械結構、耐用性以及適用性”給這項發明授予了最高獎賞。
約瑟芬和她的洗碗機名聲大振,伊利諾伊州和附近幾個州的餐館和酒店購買洗碗機的訂單激增;由于洗碗機能達到很嚴格的衛生要求,醫院和大學也紛紛向她拋來橄欖枝。后來約瑟芬開設了自己的工廠,洗碗機遠銷至美國阿拉斯加和墨西哥的企業。約瑟芬的公司后來被惠而浦公司旗下的KitchenAid 收購,不過在開始幾十年里主要用戶依然是酒店和餐館,因為作為家用電器它太貴了,而且當時熱水器的發展水平確實有限。
1950年以后,隨著技術進步和女性意識的轉變,人們愿意為自己的舒適和時間而花錢,家用洗碗機的銷量開始攀升,直到今天它們依然是廣受好評的廚房電器之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把科學速帶回家”公眾號,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