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梅 | 濟南市歷下區教育和體育局
隨著人們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對幼兒園寄予的期望不斷攀升,家長對幼兒園的訴求呈現日趨多元與復雜的特點。以某市12345市民熱線所接聽的涉及幼兒園的投訴電話為例,內容既涉及到教學內容是否超出規定范圍、幼兒在園內的傷害爭議等問題,又涉及家長的隱私信息收集與保護、如何解決家長生育二胎的后顧之憂等新問題。如何化解家長多元、動態的利益訴求與幼兒園正常管理活動之間的沖突,是新時代幼兒園管理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依法治園”原則成為一項必然選擇,它不僅可以回應、解決一些由于立法缺位所產生的歷史遺留問題,還可以針對當前幼兒園管理出現的新特征、新動向,從化解法律風險、完善管理體制入手,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問題思路與框架,為促進新時代幼兒園管理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結合當前幼兒園管理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將構建幼兒園管理的法律風險防控體系作為貫徹“依法治園”原則的具體形式。通過貫徹“依法治園”原則,預防與解決幼兒園管理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以此保障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平穩、有序運行。具體而言,幼兒園管理的法律風險防控體系由以下兩個機制構成。
事先預防機制——法律風險因素的識別。法律風險事先預防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即通過對幼兒園管理活動中法律風險因素的識別與分析,對法律風險轉化為風險事件的要素加以控制,以起到降低法律風險事件發生概率、降低法律風險不利影響程度的作用。在幼兒園的管理框架中,構建法律風險事先預防機制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步驟。首先,明晰我國涉及幼兒園管理的法律體系的構成。目前,我國涉及幼兒園管理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等。熟悉與理解上述法律法規,是進行幼兒園法律風險因素識別的重要前提。其次,圍繞幼兒園在不同法律關系中扮演的角色,對照上述法律中的相應條款,梳理出幼兒園的權利與義務,特別要注意幼兒園所承擔的各項法律義務,這些法律義務是必須加以關注的法律風險,例如,幼兒園對學前兒童在園期間的安全保障義務,針對幼兒園教師的權益保障問題等。最后,將總結梳理出的涉及幼兒園的法律義務、法律責任的條款與幼兒園的管理行為、管理制度相對照,進行法律風險的自我評估,通過管理行為的糾正、管理制度的修改與完善,預防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
事件應對機制——法律風險事件的應對。有些涉及幼兒園的法律風險事件發生時,一部分幼兒園由于缺乏有效的應對機制,造成非理性沖突、負面輿情大范圍擴散等后果。
當法律風險事件發生時,幼兒園應如何合法、合理地應對,以降低法律風險事件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幼兒園的管理框架中,應有效構建法律風險事件的應對機制。首先,堅持依法、依規的原則,在法律的框架內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幼兒園加強法律、法規知識培訓,使管理人員做到熟悉法律知識、理解法律的內涵。其次,事先準備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制定,主要包括處理法律風險事件的人員構成、處理流程、緊急響應機制、可能的資源支持等內容。應急預案的事先準備,能夠使幼兒園在面對法律風險事件時,做到有條不紊。最后,加強與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溝通,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應對幼兒園法律風險事件實質上是一個談判、溝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使相關各方更快地達成共識,主要還是依靠溝通與協調的藝術。雖然法律制度是剛性的,但解決沖突事件需要“法、理、情”的有機結合。因此,在堅持法律原則的基礎上,適當通過靈活性的溝通、協調機制來解決問題,是當前幼兒園應對法律風險事件的合理選擇。
作為新時代幼兒園管理的法治屏障,“依法治園”原則能夠在法治化的框架下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幼兒園發展道路。未來,該項原則如何更好地融入幼兒園的管理實踐,如何有效地發揮指導作用,值得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