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艷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國有企業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干部隊伍建設、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推行黨支部晉級達標管理。國有企業可實行量化考評、分類定級、動態管理、晉位升級機制,打造亮點突出、特色鮮明且樹得牢、立得住的標桿黨支部。各基層單位黨委每年至少對選樹的先進黨支部實地指導兩次,黨委書記要親力親為,走進支部抓支部,以現場會、工作交流會等形式輪流觀摩、對標學習,不斷提升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提升黨員教育質量。堅持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和長期任務,全力做好黨員發展、教育管理工作,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黨員骨干輸送到重要崗位。推行微型黨課、網絡黨課等形式多樣的黨員教育新方式,探索流動黨員管理監督新模式,合規使用好黨費和黨組織工作經費,確保黨員教育管理覆蓋率100%。
提升黨務干部素質。加大培訓力度,建立后備人才庫,培養黨建、業務“雙能型”優秀年輕干部,破解黨建工作隊伍常年缺人、選不上人、留不住人的問題。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完善支部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量化考核機制,將考評結果與職務調整、評先選優、薪酬分配等掛鉤。
持續改進干部選拔任用。國有企業可建立各級領導班子分析研判制度,對班子結構和運行狀況定期分析,多渠道、多層次了解領導班子及班子成員的情況,重用優秀干部,問責失職干部,大膽選拔使用年輕干部;推進行政業務干部和黨務干部“雙向交流”,優化年齡結構,解決干部缺員、斷層問題,實現干部隊伍梯次配備、良性發展。
持續從嚴監督管理。嚴格落實請銷假、述職述廉等制度,重點關注年度考核異常、調整幅度較大的領導班子和干部,多咬耳扯袖、防偏糾錯。健全完善激勵約束和容錯糾錯機制,強化考核評價,推進多維度考核測評和差異化精準激勵。強化擔當作為,堅決整治不思進取、不接地氣、不抓落實、不敢擔當的“四不”干部。
持續加強能力建設。突出黨性黨風黨紀、改革創新能力等的建設,創新培訓方法,優化培訓模式,提升干部隊伍引領發展、改革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聚焦“關鍵少數”,實施“黨建+教育”賦能方式,推動“一崗雙責”落地見效。注重在實干中增長本領,主動當“熱鍋上的螞蟻”,把解決實際困難當做提升自我的機遇,砥礪品質、錘煉作風。
馳而不息轉作風。國有企業要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制定措施、嚴格標準、明確程序,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狠抓黨員領導干部作風轉變,重點糾治機關干部回避矛盾、慵懶無為等推、拖、扯現象。將“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吸納進作風改進范疇,變員工奔波為“信息跑腿”,變“員工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
持之以恒強監督。發揮監督職能,整合資源、拓寬渠道,堅持黨內與黨外監督、專業部門與群眾監督相結合,增強整體合力。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等關鍵部門和崗位的監管,加大電子監察力度,發揮聯合監督信息系統功能。強化巡察成果運用,加大典型問題處理力度,增強巡察工作震懾力。
鍥而不舍反腐敗。深化運用“四種形態”,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擴大談話函詢覆蓋面,把問題解決在初起之時。有力削減存量、有效遏制增量,重點查處問題線索集中、群眾反映強烈,身處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嚴肅查處違反廉潔紀律及工作紀律,違反財務資產管理、經營管理規定等方面易發多發的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