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春節期間接連不斷的好消息令中國喜慶的年味更加濃烈。來自央視新聞的數據頗令人振奮:春節假期國內旅游人數是疫情發生以來最高;多平臺國內外旅游訂單都達到三年來新高,菲律賓等多國旅游部長甚至在機場歡迎中國游客;一個春晚,全球觀眾達162.16億人次,創下春晚40年來的收看紀錄。另據聯合國1月2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將會加速,并且還將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人們發現,自中國疫情防控政策“換擋”之后,經濟復蘇并增長的態勢已經超出國際社會的預期,打破了之前種種悲觀論調,為低迷的世界經濟注入了動力和確定性。
最美人間煙火氣。在一派祥和歡騰中,一幅幅溫暖的春節畫卷鋪展開。本期“今日視點”欄目刊發一組專題《經濟復蘇年味濃》,將春運、團圓、抗疫、文旅消費、外貿、重點工程建設等等反映百姓年里生活和經濟復蘇的主題,多側面、多角度、生動而鮮活地展現出來。其豐富的內涵與張力傳遞出中國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堅韌不拔的追求和樂觀堅定的信心。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呈現出十足的發展活力與動力。4年間,港澳搶抓機遇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創科行業發展迅速,創科生態圈愈發完善。如今,國際創科中心建設又按下“加速鍵”。相信讀者會在本期“直通港澳僑”欄目刊登的《港澳創科發展按下“加速鍵”》文章中有所收獲。
同樣在該欄目《京港洽談會:見證兩地攜手發展》文章,講述了京港兩地在25年來的交流合作,特別是當下圍繞服務業開放、創新合作和數字經濟三大重點展開的交流并描繪了全面加強京港兩地的經貿協作的藍圖。正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式上所表示的,京港洽談會多年來不斷促進香港和北京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開拓新的合作領域,助力兩地發揮各自的優勢,貢獻國家所需。
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各國人民應該一起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理念十周年。該理念在國際上產生了重大影響,逐漸被世界各國所理解和接受。合作共贏新理念正在成為引領人類社會和國際關系發展的新方向。
為此,本期“經濟”專欄刊發《合作共贏新理念引領國際關系新發展》。文章例舉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這一理念: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踐行合作共贏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平臺,并且獲得了各國人民的共同支持;在面臨全球新冠疫情挑戰,積極主動地分享抗疫經驗,幫助各國盡快穩定疫情和促進經濟復蘇。同時,中國還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為后疫情時代實現各國經濟共同發展發聲出力等等。
從中國久違而火熱的春節折射出的經濟復蘇所具有的世界意義中不難看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世界面臨種種重大挑戰面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愈加凸顯。
1月20日,聯合國郵政管理局發行了中國農歷癸卯兔年特別版郵票版張,以慶祝中國農歷新年。希望全世界在共享中國兔年文化時,經濟生活也如躍動的兔子一樣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