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飛
睡覺是我們自出生起就掌握的技能,怎么近些年變得越來越難?有人徹夜失眠,有人醒后難寐,有人終身服用安眠藥……失眠是不是一種病?能不能治好?下面解答一下我們為何難以入睡,尋找打開睡眠大門的金鑰匙。
在某醫院睡眠障礙門診,醫生有條有理地與患者對話。
這位中年男性患者,用很文藝的語言形容著他失眠的痛苦:“我的睡眠就像只有一扇門的房間,為什么我總打不開門呢?而且是越努力就越困難!有時困難得我都絕望了。”
醫生笑著對患者說:“這比喻太恰當了!看來你是入睡困難為主的失眠。人入睡時最好身心都放松,越是強迫自己入睡就越睡不著。往往越用力,可能這門就關得越緊,這門越是打不開,心情就越焦慮,是這樣嗎?”
患者點點頭,問:“那有什么好辦法開門嗎?”
醫生回答他:“有兩種方法,一是用藥,就像是讓別人幫助你開門,你只需要吃藥下去,然后靜靜地等待門打開就行了。這個方法如果用久了,自己開門的能力就會減弱,最后就不得不一直依賴‘別人’,而這個‘別人’還會變得越來越懶,越來越沒用。另一種就是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這個療法會教你很多開門的絕招,讓你學會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睡眠,只要你用心學習,就不會再跟那扇‘門’過不去了。”
詹女士每天只能睡五六個小時左右,而且夢多,淺睡眠多。她很焦慮地告訴醫生:“睡覺就像給身體充電,但我感覺自己從來沒有滿格過。”雖然醒后已經無法再入眠,但她會繼續在床上多賴一兩個小時,湊夠8個小時。
醫生告訴她:“你睡了五六個小時,自然醒來后就別硬躺夠8個小時了。延長睡眠時間并不一定能彌補自己的睡眠不足,恰恰相反,如果一味地賴在床上,也不會得到高質量的睡眠。這種惡性循環周而復始,將導致你的睡眠系統被削弱。晝夜節律被打亂,身體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免疫力自然會降低了。”
醫生建議她做一個“整夜多導睡眠監測”,根據睡眠潛伏期、睡眠分期等多項監測,科學準確地評估睡眠。從詹女士的睡眠監測結果上看,她的深睡眠明顯減少,淺睡眠多,夜間頻繁地醒來,雖然睡眠時間有6 小時,但是高質量的睡眠并不夠。只有充分進行深度睡眠,人體的生理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修復,免疫系統才能夠得到加強,而能量才能得到充分補充,她才能體會到精力充沛的感覺。
門診來了一對父子,兒子掏出一瓶“某某神”的藥拿出來給醫生看,什么正規的批準文號都沒有。大爺失眠十多年了,一直在吃這個藥,現在這種藥買不到了,才第一次到正規醫院來看病。他說:“吃藥時很不錯,不吃藥時徹夜未眠啊!你們醫院有這個藥賣嗎?”
醫生說:“沒有,這個多半是假藥,里面混有安眠藥的成分,長期服用對身體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他兒子說:“我也知道這是假藥,但是我們那邊很多人都在吃的。我爸失眠太痛苦了,我就上網找來找去,有一家說自己在賣,成分是一樣的,但是不敢貼標簽,我就想買給我爸試試,雖然效果不怎么樣。但現在我爸還是在吃。”
醫生告訴大爺:“這個藥不能再吃了,假藥對身體的危害很大!我們有很多正規的藥可以幫助你,從今天起要正規治療,好嗎?”他倆齊點頭。
問:最近經常晚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睡,有時下半夜醒來就再也睡不著了。這就是失眠吧,這是病吧?
答:世界衛生組織將失眠定義為1 周內至少有3 個晚上出現入睡困難和(或)難以維持睡眠(早醒、睡眠淺、易醒、醒后難以再次入睡),或者有無法恢復精力的睡眠引起的不適,伴有白天的苦惱或影響社會功能。失眠時間小于1 周就是短暫性失眠,如果出現每周3 天以上并至少持續3 個月的睡眠紊亂就是慢性失眠。若診斷為失眠,要及時就診。
問:每晚都在做夢,而且有時是兩三個夢,像連續劇一樣。每天早上醒來都可以記得夢的內容。感覺睡眠質量很差。
答:正常人每晚都會做4~6個夢,多集中在下半夜。一般上半夜深睡眠偏多,下半夜淺睡眠和做夢的睡眠偏多。第二天醒來你能清楚記得夢的內容,是因為你剛好在做夢的階段醒來。只要不是長期做噩夢、做夢時伴隨有異常的行為,就不必過多地糾結多夢的問題。
問:有時上床后1~2 小時都無法入睡,這時只能起來看電腦或刷手機,可是有的時候一直到天亮還是睡不著。真的好痛苦。
答:失眠是因為大腦高度覺醒,沒有辦法放松和進入睡眠。這個時候,你玩手機看電腦其實是加重了大腦的興奮。如果躺下一個小時,或者半夜醒來再難入睡,建議你索性起床,做一些無聊并使自己昏昏欲睡的事情,比如選擇看無聊的書籍、做易困的事,通過放松等待睡意。
問:以前睡眠都很好,進入更年期后經常失眠,讓人很痛苦。醫生建議我進行激素替代治療,但又擔心激素的副作用,所以只好自己扛著這份痛苦。
答:有的人更年期時會出現失眠,這是因為女性到了絕經期前后,卵巢功能會退化,雌激素和孕酮分泌減少。由于雌激素是婦女體內十分重要的激素,它的減少或停止分泌對婦女的影響很大,其中就包括對睡眠的影響。所以還是建議在婦科醫生的指導下解決更年期失眠的問題。如果不愿意進行激素療法,再找睡眠醫生看病。
問:因為工作關系,我經常出差,可令人痛苦的是有時換個地方就睡不著覺。
答:在自己習慣的睡眠環境中,身體的觸覺、嗅覺、聽覺、視覺都恰到好處,因而躺在床上很快就能入睡。如果睡眠環境變了,上面任何一種感覺就會改變,都會造成失眠。這種現象尤其容易發生在年齡偏大、神經功能不穩定、平時比較容易興奮的人身上。建議這種類型的患者可以選擇一些短效的新型安眠藥,按需服用或者是備用。
問:有時晚上躺下后,突然想到家里大門沒鎖或者煤氣閥好像沒關。不得不爬起來再檢查一遍。經常這樣一上床就東想西想,焦慮不安,入睡也很困難。
答:這就是典型的焦慮性失眠。躺在床上后,翻來覆去不能入睡,腦子里思考一些焦慮的事又解決不了,結果越想越睡不著。時間久了,對睡眠也恐懼起來,一到晚上就想“今晚睡不著怎么辦”。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切斷焦慮的鏈條,不要過度在意失眠。
問:我經常失眠,也不想服藥。聽說喝酒有助睡眠,我就每天睡前喝一杯紅酒,可是沒有幫助睡眠,好像還導致失眠。
答:所有酒都含有酒精。少量飲酒后,低劑量的酒精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興奮作用,所以小劑量酒精會使人失眠。大劑量酗酒,大腦會進入抑制期,人會昏昏沉沉進入夢鄉,影響身體健康。雖然可能讓你入睡,但酒精會減少你的深睡眠,增加淺睡眠,還會讓你過早醒來。
問:退休后我的睡眠明顯減少,每天只有5個多小時,但白天又老是打瞌睡。我是屬于睡眠不足嗎?
答:老年人一般夜里的睡眠時間只有5~6 小時,但有時他們會在讀報、看電視時低下頭,輕輕地打起鼾。我們為這類老人作24 小時睡眠腦電圖檢查發現,老年人常在白天有淺睡,他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彌補夜間睡眠的不足。建議老年人白天不要過多地淺睡,應適當活動,以保證夜間良好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