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詩秀
熬夜過后,黑眼圈像熊貓一樣,人顯得無精打采,還有休息不足,狂吃談天,因為代謝不良或是咀嚼肌過度使用,導致兩頰看起來沒有好氣色。
可以通過針灸或穴位按摩促進臉部血液循環、緊實兩頰線條,達到瘦臉和按走黑眼圈的目的。中醫指出,穴位按摩既簡單又安全,大家可以自行操作,每天10~15 分鐘,1 周3~4 次,讓自己容光煥發。
中醫提醒按摩前先準備按摩用品,如:乳液、按摩霜或精油等,避免臉部摩擦受傷,也能進一步達到保養的目的。
首先,可按摩眼周的穴道,以改善黑眼圈。
“睛明穴”位于眼睛內側稍上方凹陷處;“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眼眶下方凹陷處;“瞳子髎”位眼尾,眼眶外側凹陷處.可將此3 穴接續按摩,在眼周畫圈,在穴位處加強按壓,促進眼周血液循環,也能放松眼周肌肉,避免眼睛酸澀。
“攢竹穴”位于眉頭,眉毛中央,瞳孔直上有“魚腰穴”;眉尾外側,眼眶骨邊緣則是“絲竹空穴”,按摩時,從攢竹往后延伸至絲竹空,舒展眉心。
“頰車穴”屬于足陽明胃經,位下頜角斜上方處,張口時凹陷,咬牙時肌肉隆起,即是頰車穴,有些人容易緊張,常不自覺咬牙,造成臉頰肌肉緊繃,按摩頰車穴可放松咀嚼肌,緊致下巴線條,讓自己的臉頰看起來不這么胖。
“承漿穴”位嘴唇下方凹陷,為足陽明經和任脈交會穴,從承漿穴往兩側頰車穴拉提,可預防嘴角細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