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煤科太原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國內首套高階智能快速掘進設備,在山西省河東煤田離柳礦區完成工業性試驗,并順利通過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現場驗收,標志著智能化快掘系統在山西省復雜地質條件的應用取得歷史性突破。
該煤礦位于山西呂梁境內,地質條件復雜,巷道斷面大、傾角大,支護強度密集,頂底板為泥巖、石灰巖,地質較軟、易垮落,在掘進作業過程中,經受著涌水量大、片幫等各種工況考驗。一直以來,采掘銜接問題困擾著該礦的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該套高階智能快速掘進裝備總長逾150m,通過一鍵操作實現掘進、支護、運輸平行連續作業,單月最高進尺提高至500m,掘進速度是傳統裝備的2 倍,作業人員可減少2/3,有效破解了采掘失衡的關鍵性難題,一舉打破該地區煤礦進尺紀錄。
針對礦方掘進作業超前鉆探的要求和軟巖大變形的地質條件,該套設備突破了全寬掘進超前鉆探的技術難題,實現了掘錨探全工序一體化作業,保障了掘進作業安全高效。同時,該套設備還采用了側幫全采高垂直支護系統,可滿足礦方大采高巷道支護的需求,在此基礎上設備采用的柔性連續運輸系統,適應巷道底板起伏大、轉彎半徑小等地質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