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明華
(六安市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處,安徽六安 237000)
在當前大基建發展的時代,公路施工技術對公路的質量保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有效推進公路施工的進度,還能夠在施工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安全隱患,為公路的順利建成和使用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公路養護措施,有助于提高當代公路交通的使用質量與效率,為車輛行人的安全作出持續長久的保障。因此,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措施,既是公路施工建設的基礎,又是公路施工建設的重點。針對于當前公路施工建設中存在的不足與弊端,相關施工單位必須針對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措施體系進行完善與改進,從而保證全生命周期過程的科學性。除此之外,也要提高對公路質量安全的重視,定期組織各崗位相關技術人員的培訓,通過提高技術人員的職業技能和安全思想意識,保障公路施工過程中能夠順利完成相關施工建設,有序完成相關施工工序,確保公路能夠長期投入使用并延長其使用周期。因此,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措施,對公路的正常運作有著必不可少的保障作用。
施工單位對墊層材料的檢測,能夠有效提高路面施工的質量,從而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在進行路面的第一層墊層時,必須要求對E值進行精確檢測,認真測量其密實度和彎沉值,嚴格核對相關數據是否達到符合規范的指標。并且,為防止積水造成的侵蝕與破壞,建設單位要及時做好防水工作,并修筑相應的排水設施。施工單位在進行第二層墊層施工時,要合理做好面層施工技術的管理工作。例如,施工單位要對每小時攪拌機的生產單位控制在180t左右;在混合料進行路面施工的時候,施工單位要嚴格把控好相關溫度的因素,要求溫度能夠持續保持160~170℃,瀝青也需要對溫度進行管理,保持165~175℃的內熱,新型混合料的溫度一般要控制在155~165℃;壓實溫度一般的最低臨界值為80℃。
路橋過渡階段的施工通常是路基路面施工相對比較薄弱的部分,一般情況下,路橋過渡段都會在臺后填筑部位進行施工。為避免車輛行使荷載使地基變形,施工方需要對填料進行甄選,防止橋背地基軟弱引發橋頭跳車,常用的填料為輕質填料,包括用砂土、碎石土與砂礫等用來完成填筑作業。同時,樁板法也經常運用其中,其主要包括高壓噴射注漿法、振動碎石樁法、超載預壓法等,通過填料處理后能夠優化地基性質,改善其功能性,有效增強荷載能力,盡量縮小橋臺和路堤沉降差[1]。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需要使用橋頭搭板進行路橋過渡段基面的施工,雖然其具有簡便容易操作的特點,但是在橋頭受到破壞的時候,不僅會影響其使用效率,阻斷車輛的通行,還會因為維修的緣故產生一系列的資金成本[2]。因此,在過渡段的施工過程中,要對橋頭的跳車現象進行有效控制,避免由于重力沖擊造成橋頭的損壞。對橋背的軟弱地基進行有效控制,常用的處理方法有換填法、深層攪拌法、超載預壓法以及深層攪拌法等,在實際的施工進程中,要依照實際情況,對地基的性能進行改善,增強其承載能力。
在當代的施工構造之中,路基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其施工的質量和工序的優良,決定著工程建設的生命周期和公路的使用壽命。因此,要想保障公路施工的建設質量就必須加強對路基施工技術的提升與重視。
在一般路基施工作業中,路基的填筑工藝,通常都是以分層攤鋪和分層壓實進行的,這兩種方式對當代路基的筑建發展起到了非常長遠的影響。在常規的路基填土施工中,每一個分層的填筑標準必須控制在5~25cm,同時需要設置2%~3%的橫坡,輔助排水。在進行路基碾壓時,其碾壓過程必須由邊緣至中心進行[3]。施工單位需要根據實際的試驗段試驗結果,執行相關的碾壓次數,通過規范的碾壓工序確保路基施工的質量。在公路路基施工技術的管理過程中,除了要把控相關的工藝,還需要對工序進行嚴格的管理。在進行路基施工開挖的時,施工單位要綜合使用挖掘機、裝載機以及推土機,發揮不同設備的優勢協同完成施工作業。在進行路基挖掘時,要對挖掘的基礎路基進行寬度預留,以便后續根據實際的施工需要進行邊坡修整工作,從而滿足公路路基施工建設的寬度要求。
測量放線的前提條件是恢復公路中心的控制點,在恢復公路中心的控制點后,與每20~25m整樁號以及曲線的起點與終點等因素控制路基中心各點相結合,測設中心樁,且需要使用紅漆將磚面里程樁號標注清楚。方樁通常情況下采用木樁的形式來使用,同時也需要保證公路中心的位置準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需要用儀器進行對中校準。在準確點控制后,就可以在木樁的頂部開展定釘工作,在定釘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控制路面的設計標高與釘頂的標高一致[4]。為確保能夠清晰辨認,可以在木樁的頂部涂上紅漆作為標記,在距離中心線垂直放線1m以外處設置一個標志樁,并標明其里程,標有里程的里面需要與中心的方木做到一一對應,并且要求字號要暴露在地面之上。對于另外的中心里程樁,可以在樁位的地方,采用圓形或扁形的木樁垂直釘入,需要將標注有里程編號的一面,與公路的設計方向一致。同時,測量放線還需要與近似計算結果相結合來測設路基邊坡坡線,分別實施對左、中、右3點的高程進行測量,并如實做好記錄,通過計算得出各樁號兩側的路基填筑高度。最后為了保證壓路機械的安全以及提高路基邊緣壓實度,需要采用與路基設計頂面的寬度相結合,增加30cm或50cm的余寬,放邊線點,而后利用白灰沿著邊線將填土范圍用兩條邊線做出顯著標記。
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填料性質有著非常關鍵的決定作用。但往往由于現場實際情況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理想的填筑材料不能得到全部的使用。例如,挖方已經提供了填筑材料,填方不能夠被采用,填筑材料運輸的經濟成本較高等原因。因此,在施工的時候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取材,采用理想的控制手段來達到壓實的目的。在施工前,需要嚴格進行填料篩選,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因此,需要做好填料的實驗檢測工作。例如,在施工前,填方需要根據相關數據,選擇使用符合規范的填料進行填方試驗段填筑工作,根據相關檢測結果分析,了解現有填料在當前設備和施工條件下的壓實規律[5]。當路基采用宕渣回填時,填料粒徑路堤不應大于500mm,路床不應大于150mm。填料每填筑500m時應做一次標準試驗,及時掌握填料的最大干密度、液限、塑限、CBR值等特性,調整壓實方法,通過試驗檢測測算出每層填料的固體體積率,從而保證填筑質量。
填方路段如果遇到淺層軟基及地形陡峭時,要能夠科學有效的處理,應對填方高度較大的地段進行沉降觀測,保證填筑效果并為以后的路面工程施工提供基礎依據。沉降觀測點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布置,通常布設在路基填土高度較大有可能出現滑動帶的斷面上,橫向要求布置在路中心、兩側則布置在路肩處,觀測項目為沉降速率及位移速率,每個填層每一天都需要觀察一次。(若是兩次填筑的時間相距較長的話,至少需要每3d進行一次觀測,以此確保準確性。)觀測的設備儀器可以選擇常見的S1和S3型號的水準儀[6]。
4.1.1 建立圖紙會審制度,嚴格執行圖紙會審制度
在公路施工準備的初期,施工單位必須建立科學的圖紙會審制度,并嚴格執行,落實到位,這樣才能夠保證施工方向的正確性。圖紙會審審核范圍相對比較廣泛,其審核內容主要有圖紙設計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圖紙設計的強度要求及穩定性要求是否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公路圖紙設計的結構是否存在問題等。在當前圖紙會審階段,施工單位主要控制的是公路修建方向,公路修建所需材料,公路施工相關設備,以及總體的公路整體構建模型。
4.1.2 加強測量、實驗與工程變更的有效管理
在公路工程實施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增強對測量實驗的管理。通過驗證性測試、驗收測試等測試,及時有效地檢測施工的工作效率問題,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改進,有助于避免公路施工過程中埋下的安全隱患在投入運營過程中發生[7]。同時更要加強工程變更管理。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影響工程施工的因素,如自然條件發生變化、資金周轉不周、技術設備落后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施工過程有序開展。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根據實際施工的具體情況,需要綜合考量各種因素,對公路工程施工變更加強管理,實現工期縮短、節省造價、保證質量的最大效益。
4.1.3 建立完善的施工技術檔案
施工技術檔案主要包括了兩大方面的技術資料,一個是為了加強施工企業進行有效管理而準備的相關資料,另外一個是為了保證竣工驗收而收集的相關資料。前者主要包括公路施工各種設計資料、設備的使用記錄以及一些工作總結情況。后者則主要包括記錄地基處理的相關資料、施工材料檢驗資料、記錄工程各分部分項質量的資料等資料。施工技術檔案的建立,一方面能夠在施工過程中進行遞進式的施工判斷,穩步發展公路施工建設,從而確保整體的進度和質量[8]。另一方面則是能夠有效提供互聯網信息化智慧施工的參考數據,讓施工推演和施工實驗更加準確可靠,從而為施工建設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路面施工的養護與維修,能夠有效地保證路面的使用效率,讓車輛正常通行。施工單位需要防患于未然,制定維修巡檢的固定時間。例如,可以將頻率控制在每個星期一次或每個月兩次的維修巡檢。施工單位通過固定的維修巡檢能夠及時有效地對路面進行維修與保養,從而使公路一直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當前,公路養護技術措施,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4.2.1 路面出現橫向或縱向裂縫
當路面出現縱向或橫向裂縫時可以采用灌縫法來處理。其操作過程首先是清縫,可以用功率比較大的熱吹風設備將裂縫中的雜物吹去,然后將新的瀝青混合料通過瀝青噴射槍灌入裂縫中,裂縫周圍最后需要清除干凈[9]。
4.2.2 公路路面出現泛油問題
泛油問題多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結束后經常出現,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過程中瀝青使用過多所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狀況,通常會在有泛油的路段撒粗砂或者石屑,然后再利用壓路機反復碾壓從而消除泛油。
4.2.3 路面出現壅包現象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如果操作不當,瀝青鋪灑過多或者鋪撒不均勻,往往就會導致出現壅包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應直接進行重鋪處理[10]。對于輕微的壅包現象,可以采用壓路機反復碾壓的方式進行修復。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因此,在我國社會生活的基礎建設中,公路施工對我國的發展與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我國的經濟建設速度,還能夠增強我國內部的經濟循環與交流。在公路施工中,做好公路施工技術的管理和養護措施,能夠有效增強公路的使用功能性,提高公路的使用壽命,從而發揮最大的交通運輸職能。本文通過研究分析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措施分析,提出了相應的結論,希望能夠為公路工程建設領域提供有效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