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磊
2022年10月30日晚上7點,又是浙江省海寧市鹽官鎮桃園村愛乒協會活動的時間。村民肖耀打開村文化禮堂三樓乒乓球活動室的門,便開始熱身活動。與此同時,村里的老年人陸續來到一樓的老年活動中心看電影,村舞蹈隊正在三樓練功房排練節目……
沒有管理人員,村民自己開門,自己打掃衛生,自己管理物品,自由使用文體場館和活動器材,一切自然而然,又井井有條。
然而,之前并不是這樣。“文化禮堂的鑰匙掌握在文化專管員一人手里,專管員上班開門的時候,我們也上班,沒時間去活動,等我們下班有時間想去活動活動了,文化禮堂卻關門了,文化禮堂到底為誰而建?”村民意見很大。而村委會工作人員頭也大:“為群眾建個文化禮堂本來是好事,但管理起來累死累活,還落下這么多埋怨。”
“我們干一切工作都不能忘了服務群眾的初心。”桃園村黨委書記金正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一番調研后,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給村民設置指紋鑰匙,大家想什么時候來都可以。”
很多人開始擔心了,這樣一來管理會不會混亂?衛生會不會很糟糕?設施會不會被損壞?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村民“每人一把鑰匙”后,這里依然干干凈凈,設備器材不但沒有損壞,還多出來一些。
“沒有專門管理員,村民人人都是管理員,管得比我們還好。”村干部感慨道。
“相信群眾,服務群眾,只要你對群眾好,群眾就會對你好。”金正華經常掛在嘴邊的這句話,經過文化禮堂這件事,更深深地烙在每位村干部心上。
帶著相信群眾、服務群眾的理念,金正華做了23年村黨組織書記,即使擔任鹽官鎮黨委委員后,仍作為下派干部全面負責桃園村的工作。他帶領村民把買個拖把都要賒賬的桃園村,發展成年收入600多萬元的“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金正華還被評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1999年,金正華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村里雖然也有些資產對外出租,但是租戶長期拖欠房租和水電費,村里沒錢給村干部發工資,就連買個10塊錢的拖把都要拖幾個月才能付款。
金正華一上任,就走上了艱苦的“追債路”,一次次上門討要,一趟趟遠赴外地追繳,最終把別人欠村里的錢全部追回。有了錢后,他帶領村民建設了標準廠房,大力發展農林產業,并把掙到的錢全部用于改善村民生活。“要讓我們的村民過上比城里人更好的生活。”金正華承諾。
隨著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金正華發現了新問題。他看到村民家里辦喜事擺酒席時,往往大魚大肉一大桌,好酒香煙一大摞,十分鋪張浪費。于是,他號召村民節儉辦喜事,約定一桌10人的宴席,菜錢不超過900元。然而,“節儉”兩字說說容易,真正推行卻面臨很大的阻力,很多村民因為怕丟面子而不敢降低排場。
人看人,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金正華自己帶頭,在女兒的婚宴上既不燃放煙花爆竹,又減少桌數、簡化菜式,并鼓勵全村175名黨員簽訂《黨員帶頭移風易俗承諾書》,樹立文明、節儉、環保的婚俗新風。如今,村里酒宴風氣正慢慢“返璞歸真”,大家不再比闊氣,而是比節儉、比溫馨。
以心換心,村干部的熱心服務也換來了村民們的感激和支持。村里開展文化走親活動,通知發下去不到10分鐘,就收到了60多名村民的報名;村民自由使用的公用文體設施不但沒有損壞,還被增添了許多;疫情來襲時,村民們踴躍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在金正華擔任村黨組織負責人的二十多年時間里,桃園村始終保持著群眾“零上訪”的紀錄,而且越來越和諧,越來越美麗。
(青苔摘自《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