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在2023 年4 月中旬,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這會帶來哪些影響?印度人口數量“超車”能支撐它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訴求嗎?為何說印度真正的突飛猛進將在20 年后到來?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在2023 年4 月中旬,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印兩國人口均超過14億,兩國人口總和超過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聯合國在2022 年11 月15 日宣布,全球人口達到了80 億。
雖然印度人口的增長依舊保持較快速度,但經濟增速卻出現了放緩的跡象。印度政府預計,2022 至2023 財年,印度經濟增速為7%左右,印度央行則預計增速僅有6.8%。
展望2023 年,印度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將帶來哪些影響?能否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呢?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2 月6 日發表題為《理查德·羅索:印度真正的突飛猛進將在20 年后到來》的文章。
在將自己職業生涯中的25年奉獻給印度之后,在美國很少有人能超越理查德·羅索對印度現實的了解。從2014 年起,他一直是美印政策研究項目的分析師,并擔任該項目負責人。
羅索直言:“過去,印度的人口過剩被視為一項給土地、糧食等資源造成巨大壓力的負擔。然而,在經歷了20 年的6%的經濟增速之后,在擁有年輕勞動人口的情況下,如今觀點正在發生變化,人口紅利開始得到認可。話雖這么說,但該國仍面臨一個關鍵挑戰:為數百萬新生勞動者創造就業機會。勞動年齡人口的增加,加上城市發展,可能會給該國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帶來新的壓力。”
印度是“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并已被邀請加入澳英美聯盟(AUKUS),它們是美國在該地區推動的旨在遏制中國的兩個國際聯盟。同時,印度也屬于金磚國家,并且當前在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特別軍事行動后受到制裁的情況下,與俄羅斯仍有貿易往來。往后解讀世界地緣政治版圖,會不會由于印度的地位上升而變得更加困難?
對此,羅索說:“當印度審視對自身增長和地區穩定的全球威脅時,它認為主要威脅之一是中國。因此,盡管它會繼續參加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等機制,但它與希望通過對抗中國來確保地區安全的組織存在利益重疊。關于俄羅斯,要達成任何一種共識都會更困難一些。印度幾十年來一直依賴俄羅斯的軍事裝備,而且這種依賴很難在一夜之間被打破。目前,拜登政府明白,必須在印度與俄羅斯的關系上給予印度一些空間,以推進共同的目標?!?/p>
印度人口數量“超車”能支撐它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訴求嗎?
羅索表示,印度非常希望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美國和其他盟國提供了含糊的支持承諾,但并沒有開始采取認真的行動來實現這件事。一些國家會提出強烈反對,因此很難想象怎樣的努力才能為印度贏得這個席位。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前不久刊發一篇題為《印度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意味著什么》的文章,作者是蘇蒂克·比斯瓦斯。
文章認為,好消息是,世界上25 歲以下的人口中有五分之一來自印度,47%的印度人年齡在25 歲以下。經濟學家什魯蒂·拉賈戈帕蘭在一篇新論文中指出:“這一代印度年輕人將成為知識和網絡商品經濟中最大的消費者和勞動力來源。印度人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人才庫?!?/p>
文章也指出挑戰。印度需要為年輕的勞動年齡人口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來獲得人口紅利。但根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的數據,印度只有40%的勞動年齡人口工作或想工作。
而更多的女性需要工作,這部分情況更慘淡。根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的數據,2022 年10 月,只有10%的勞動年齡婦女參加了工作。
然后是移民問題。大約有2億印度人在國內各地遷移,他們的人數肯定還會增長。大多數是離開農村到城市找工作的工人。“城市能為移民提供公道的生活水平嗎?如果不能,我們最終會有更多的貧民窟和疾病?!庇《瓤钜泼衽c發展國際研究所的移民專家伊魯達亞·拉詹說。
人口學家認為,印度還需要制止童婚,防止早婚,正確登記出生和死亡。出生性別比失衡意味著出生的男孩比女孩多,這仍然令人擔憂。
人口學家還表示,印度的老齡化問題很少受到關注。如今,印度年齡中位數超過28歲,超過10%的印度人超過60 歲。學者認為,隨著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贍養老年人將成為印度政府資源越來越大的負擔。
印度《商業標準報》對印中兩國人口結構進行了對比。報道稱,雖然印度勞動力人口數量不斷提升,但由于基礎教育水平落后、產業鏈發展程度不高,其勞動力的技能水平仍遠低于中國。此外,由于大部分印度女性遵循傳統不參加社會勞動,女性勞動力總參與率僅占25%。該報援引專家的分析稱,印度需要的是更完善的基礎教育,并推動女性參與社會勞動,真正促進女性解放,更有效地發揮印度的“人口紅利”優勢。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表示,印度未來一段時間或會出現爆發性經濟增長,甚至出現震驚世界的現象。不過,只有印度人口結構年輕化、受教育程度提高、技術水平更嫻熟,才可保障經濟可持續增長。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姜景奎則表示,印度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是好是壞,主要是在于國家的發展方向和對普通大眾的關照程度。只要印度政府經得起社會發展和政府治理的考驗,人口增長未嘗不是好事。
而印度想要成為“下一個中國”會面臨很多障礙。印度的營商環境存在投資風險大、政策內在導向性過強以及宏觀經濟失衡等現實問題,嚴重制約著跨國企業的投資意愿。與發達國家、東盟國家及中國相比,工業能力薄弱且“軟件缺陷”明顯的印度,優勢并不突出。想要外資公司投資,印度就必須先消除這些障礙。
印度等全球任何單一國家短期內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印度更是難以承接中國部分產業鏈轉移的艱巨任務。盡管印度官員信心滿滿,但這些落后的“硬件”客觀存在,其營商環境很難讓印度當好“接盤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