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平(光明中醫醫院腦病科)
“中風”實為中醫術語,中醫中將腦梗、腦出血和其他腦血管病稱為中風病,屬于中醫學中一種非常常見且具有較高致死率、致殘率的疾病。多因正氣虧虛及飲食、情志、勞倦內傷等致人氣血逆亂,引起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以外的基本病機,患者出現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語言口齒不清、偏身麻木的臨床表現。中風又名卒中、厥逆,俗稱抽風、歪嘴風。
腦卒中發病原因復雜,種類繁多,流行病學研究已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為常見危險因素之一。此外,心臟疾病、肥胖、年齡、抽煙、嗜酒等均可增加腦卒中發病率。
第一,發生動脈粥樣硬化以后,就可以說出現腦血管病了,并且這種情況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控制,最終發展成腦卒中。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大腦動脈發生病變,這種病變可以引起腦缺血或者中風。第二,心臟掉栓子也會引起腦卒中。目前最多見的仍是腦血管疾病因素,血管中以動脈硬化最為多見,其他如血管炎、血管瘤、血管畸形。動脈硬化后,血管彈性漸漸地減弱,一旦有一次高血壓異常高危,血管就會破裂,引起出血性腦卒中。
第一,日調攝情志,避免過度的興奮,比如生氣、焦慮、激動,警惕跌仆跌倒。注意情緒變化,保持樂觀開朗態度,避免悲傷抑郁。平時用力不要太大(如大便、劇咳)和勞累過度,慎食,主動戒煙、酒和其它非健康因素,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比如中醫太極拳、氣功、五禽戲。同時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和生活規律,防止精神緊張、疲勞或其它原因引起腦血管意外。定期健康體檢,并對中風高危的因素進行監控。第二,忽然感到單側面部或者手腳發麻,出現非自主抽動、暫時性吐字不清,四肢乏力或不能動、和往常不一樣的頭疼,不知名的突然摔倒或昏倒、惡心嘔吐或血壓波動,雙眼突感一時間看不清楚眼前發生了什么,出現以上情況時,應及時就醫并盡早干預。
首先是中藥,因不同時期服藥不一樣而分為恢復期、后遺期,大多采用某些舒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中藥,較有名的方子,如補陽還五湯、大活絡丹、小活絡丹等,也有華佗再造丸、解語丹之類。還有些藥物可以治中風后的認知障礙,使用一些益精填髓之藥。其次就是食療,包括食物和藥食同源的東西。再次是針灸,對于某些腦卒中有良好的療效,不管是急性期、恢復期,還是后遺期均能使用,尤其適用于急性期,療效甚佳。此外,還有一些外治和內治法。除上述外,還包括推拿、按摩、拔罐、艾灸等中醫康復方法,晚期患者痊愈后,也可打五禽戲、太極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