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
(甘肅省天水四零七醫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肅天水 741000)
遲發性腦病屬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比較常見的并發癥,通常發生于中毒后2~60 天,主要表現為神經意識障礙、錐體系神經損害、周圍神經炎以及錐體外系神經障礙等,此類患者的預后較差,且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1]。目前,高壓氧是對此類患者治療的常用措施,為了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還需做好科學的護理服務。循證護理是近年來臨床中所廣泛應用的一種科學的現代化護理模式,是指護士在計劃護理活動中通過審慎、明智且明確地將相關科研結論和臨床實踐經驗及患者自身意愿進行緊密結合,在此基礎上獲取實證依據,并以此為臨床護理工作決策的主要依據。在循證護理當中,通過將具有應用價值以及具有可信性的臨床科研結果作為護理工作的依據,在此基礎上提出循證護理問題并探尋實證,從而制定完善的護理計劃方案,確保患者的護理質量和效率。近年來,循證護理在臨床疾病患者的護理中具有廣泛應用,在提升護理質量和改善護患關系以及加快患者病情康復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下將分析DEACMP 患者在其接受高壓氧治療期間運用循證護理對于提高患者依從性與生活質量的護理效果。
抽取2019 年11 月~2020 年5 月本院24 例DEACMP 患者,依據護理方案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2 例。
觀察組男性8 例,女性4 例;年齡10~68 歲,平均(38.2±0.3)歲;患者中毒時間20 分鐘~5 小時,平均(2.2±0.3)小時。
對照組男性7 例,女性5 例;年齡12~68 歲,平均(38.4±0.2)歲;患者中毒時間16 分鐘~5 小時,平均(2.3±0.1)小時。
兩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1)經臨床檢查、頭顱CT 檢查等明確診斷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者;(2)患者或家屬對研究知曉,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合并重度肺結核者;合并認知功能、語言功能、意識功能障礙者;(2)合并咽鼓管通氣不佳、肺大皰和肺結核空洞者;(3)存在狂躁發作者;(4)發生≥2 次一氧化碳中毒者。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例如遵循醫囑進行高壓氧治療、加強病情監測以及用藥指導等;觀察組運用循證護理,方法如下:
(1)循證支持:對于患者的高壓氧治療臨床護理實踐進行匯總和分析,明確護理問題同時分析原因,以此作為臨床循證護理的方向?;颊呷朐汉笮枰敿氂涗浧淠挲g、病情等相關基本資料,在此基礎上分析護理問題,確定本次患者的循證護理問題,包括患者的負面心理、高壓氧治療期間氧中毒以及鼓膜中耳損傷等并發癥。同時需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對于循證護理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以便確保護理計劃方案的個體化和全面性。
(2)循證護理實施:
①個性化心理護理。為了避免患者在高壓氧治療期間由于密閉環境而產生的恐懼感,進而影響其依從性,所以需要加強患者個體化心理護理。通過開展健康知識宣教,向患者講解高壓氧的流程和療效,同時安排患者進行參觀,并與其他病友開展交流。在患者進艙以前應叮囑其排盡大、小便,在完成吸氧后處于減壓階段,可播放節奏舒緩的輕音樂,從而促進患者放松身心,幫助其轉移注意力,進而緩解身體和心里的不適感。
②并發癥預防護理。患者在高壓氧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中耳氣壓傷、鼻旁竇氣壓傷以及氧中毒等并發癥情況。所以需要加強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在患者入艙前需要詳細檢查患者鼓咽管的情況,同時指導患者掌握捏鼻鼓氣法以及皮球吹張法等,促進鼓咽管能夠順利張開。在治療初期需要緩緩加壓,在患者入艙以前需要詳細詢問鼻腔通暢情況以及是否具有鼻竇受阻情況,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個體化的處理,從而降低危險因素的影響。在減壓的過程中為了避免發生肺氣壓傷,應叮囑患者保持自然呼吸,避免屏氣以及劇烈咳嗽。在高壓氧治療期間處于減壓階段需要維持平穩減壓,在減壓過程中叮囑患者肢體維持良好的靜止狀態,同時減壓后應該減少肢體活動量。
③中耳氣壓傷預防性護理?;颊咴诟邏貉踔委熯^程中容易出現中耳氣壓傷的副損傷,表現為耳悶脹感、暫時性聽力下降、耳鳴以及耳痛等,所以在入倉前需要再次檢查患者的咽鼓管通暢性,對于首次接受高壓氧治療的患者需要在其入倉前30 分鐘保持平臥體位并將頭部向后仰并側轉45 度體位,給予1%麻黃堿進行滴鼻。在高壓氧治療初期可進行緩慢加壓,確保預留充分時間使患者能夠做好調壓動作。在治療期間密切關注患者是否存在耳部不適等情況,如癥狀長時間未緩解或無法耐受,需立即進行減緩加壓速度或停止進行加壓,可在必要情況下減壓0.1~0.2MPa,確?;颊甙Y狀完全消失后可再次進行高壓氧治療。
④鼻旁竇氣壓傷護理。人體副鼻竇屬于含氣腔隙,當環境中壓力條件發生變化時能夠自行調節,然而若患者本身存在呼吸系統感染、慢性鼻竇炎、竇口鼻道復合體結構變異等情況,容易導致鼻竇和鼻腔的通暢性受到影響,從而出現血性鼻涕、頭痛以及鼻竇疼痛等情況,所以在入倉前需要詳細詢問患者有無影響鼻竇和鼻腔通暢性的相關病史,從而避免個體危險因素,并給予針對性的處理。
⑤氧中毒的預防性護理?;颊咛幱诎踩珘簭姇r呈域內出現氧中毒的概率較低,然而受到氧敏感度、藥物、恐懼、營養以及疲勞等相關因素影響,患者可能產生煩躁、大汗淋漓、干咳以及面部抽搐等一系列氧中毒的先兆性癥狀表現,此時需立即停止給予吸氧并對艙內空氣進行吸除,可在必要情況下為患者進行減壓出艙,對于氧中毒情況嚴重的患者,需要詳細了解艙內氧壓高低以及暴露時間,進而對相關參數進行合理調整,預防患者氧中毒事件的發生。
⑥肺氣壓傷護理。在進行減壓過程中患者肺內壓力較高,容易導致肺泡出現過度擴張,并表現出呼吸困難、胸悶以及胸痛等一系列癥狀,在此期間應叮囑患者保持自然呼吸,避免屏氣以及劇烈咳嗽而造成癥狀進一步加重。
⑦減壓病護理。機體在高氣壓的環境中受到外界壓力下降幅度過大以及降幅過快等影響,使得組織及血液內已溶解的相關惰性氣體發生游離,進而產生氣泡栓塞血管的情況,患者在接受高壓氧治療期間處于減壓階段需要保持平穩減壓,維持艙內的溫度條件適宜,避免引起血管收縮以及血栓形成,在減壓期間叮囑患者維持肢體靜止狀態,在結束減壓后應控制肢體活動度。
(1)比較兩組患者高壓氧治療期間的依從性情況,分為優(依從性佳,能夠遵醫囑積極的配合完成高壓氧治療)、良(高壓氧治療中的不依從次數<3次)、差(高壓氧治療中的不依從次數≥3 次)。
(2)分別在護理前和護理干預2 周后運用SF-36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測評,該量表滿分為100分。
觀察組優8 例,良3 例,差1 例,治療依從性優良率為91.67%(11/12)。對照組優4 例,良5 例,差3例,治療依從性優良率為75.00%(9/12)。兩組的比較中P<0.05(χ2值=7.062,P值=0.013)。
護理前,觀察組的SF-36 測評分(42.06±3.59)分,對照組(42.15±3.53)分,兩組SF-36 測評分對比中P>0.05(t 值=0.915,P值=0.305);
護理后,觀察組的SF-36 測評分(78.95±11.15)分,對照組(62.65±5.36)分,兩組SF-36 測評分對比中P<0.05(t 值=7.628,P值=0.000)。
DEACMP 患者的病情較重且預后較差,發病后也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等功能產生較大影響,使得生活質量降低。目前高壓氧是對DEACMP 患者治療的有效措施,為了確?;颊吒邏貉醯闹委熜Ч?,還需做好科學的護理干預來提升其治療依從性,這也是改善患者疾病康復效果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2-3]。循證護理的運用,在循證理論的指導下明確患者的護理問題,并制定個體化的循證護理方案,分別從心理層面和身體層面給予患者科學的護理干預,更有助于改善患者高壓氧治療期間的依從性,同時可降低患者高壓氧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風險[4]。從本次的比較結果中可知,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依從性優良率較對照組得到明顯提高,并且在護理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情況好于同期的對照組。研究表明,循證護理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DEACMP 患者高壓氧治療期間的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DEACMP 患者在接受高壓氧治療中開展循證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