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佯
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300
安裝施工管理是核電工程建設中最為主要的工作之一[1]。目前我國核電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對比核電廠的運營管理,核電廠工程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施工人員綜合素質以及相關管理水平均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核電工程主要分為土建、裝修、主設備及輔助設備安裝、管道安裝及焊接、電氣儀控設備安裝、鋼結構以及通風保溫安裝等施工,在此過程中,會產生交叉施工或者其他綜合性施工,其專業比較繁雜,緊隨其后開展的調式工作也比較緊湊、相互銜接。因此,必須要將各類接口等相關協調問題予以有效解決,才能順利高效推進施工[2]。核電工程安裝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高度的系統性,對安裝施工管理進行科學的完善和優化,能夠切實提高施工整體效率。
首先,要充分借鑒總結傳統的安裝施工管理經驗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性、科學性的完善和優化,才能實現優質的效果。安裝施工管理優化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促進高效施工,以此保證項目建造任務能夠高效完成,盡可能在確保安全和質量前提下提前投產發電,從而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3]。
核電工程安裝施工質量務必要與核電廠運行以及核安全管控的實際需求相符合,須有工程建設期間的質量就是運行階段的核安全的高度認識。在安裝施工期間,要做好“四大控制”,既要保證工期能夠按照計劃順利開展,又要保證安裝施工預算及成本能夠按照既定目標標準進行,重點須保證安全事故零發生,有效保證安裝質量,進而達到工程管理最終目標。在實施核電工程安裝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按照綠色施工要求規范進行,探索建立智慧工地管理模式。
針對于各項管理流程間隙,探索建立系統性、針對性的提前介入、后端前移的接口模式。在合同管理工作方面,有效控制招投標文件審查和服務采購工作的接口銜接,重點做好招投標文件審查完善,讓更多的技術人員充分提前參與招投標文件中有關技術規范、技術要求等部分內容的審查和完善,確保招投標的技術要求更詳細,避免在服務采購上出現不一致情況或不完善的技術說明,優秀全面的招投標文件有利于選擇更恰當的供應商聯合體,可以為后續施工管理的高效協調打下非常良好的基礎;土建方面,提前充分識別土建尤其是設備土建基礎等的設計圖紙,在設計階段利用BIM等軟件同安裝專業進行各專業融合建模,提前識別發現可能的各專業干涉情況,現場施工過程中重點關注實際施工參數,在允許的土建施工參數偏差范圍內,安裝專業要以實際的現場參數作為安裝基礎數據,如存在安裝圖紙精度要求與土建要求不一致的情況,要及時向設計澄清,要務必確保土建基礎和設備安裝對于標準偏差允許范圍的一致性,土建和安裝物項的干涉問題要通過充分的技術分析和溝通協調進行有效地解決[4];切實處理好設計針對安裝與采購在標準要求規格書上的不一致情況,安裝施工重點關注,如有發現應及時發起現場澄清;設計變更發放時,需重點強調變更后的工程材料清單,并按照采購流程盡快啟動采購,避免因物項缺失而無法及時執行的情況;物項拆借方面,務必完善相應的拆借流程,確保符合核安全法規要求,可以通過拆借措施有效降低物項等待時間,促進施工效率。
2.2.1 評估工程量
在對影響安裝施工主要因素進行評估時,首先是對設備機械臺班量、管道安裝長度、焊縫數量、電纜敷設長度、電纜托盤橋架量、通風管道尺寸、長度等工程量進行全面評估,依據評估的情況,結合施工一級、二級、三級進度計劃等,制定切實可行的現場施工進度計劃,并在已形成的計劃體系的基礎,充分制定資源的需求和配置計劃,對資源進行統籌安排。依據評估的工程量,細分至每天的實際施工作業量,制定每日的作業任務表,對相關的項目資源、企業生產資源等進行統籌安排,以具體的實施質量計劃作為依據,優化重要工序以及重要施工邏輯的資源配置[5]。
2.2.2 施工工序安排優化
可以按區域或者按照進一步細化的工藝子系統作為質量計劃單位,以一個質量計劃單位合理安排各作業工序開展,不同單位在進行優化安排時盡量做到獨立施工,需要接口交叉時再新建一個單位開展,以此保證施工邏輯清晰保障各環節順利銜接。安裝施工期間優化平行施工和平行檢驗,細化作業過程中因檢驗需要而進行的準備、等待和實施檢驗的時間節奏,提前通知,平行檢驗人員提前到場,重要作業過程可以精確到小時甚至分鐘,以此降低等待和拖延的時間;對于工藝系統可以按照核安全和質保級別,合理安排和優化作業施工順序和其他作業介入時機,從工序控制上體現出核安全第一的原則。
對于各級參與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員均依照先培訓,再考核,繼授權,后上崗的順序要求實施人員管理,對于特殊工種如焊工、無損檢測人員,須按照民用核設施焊接及檢測相關要求,取得相應證書方可上崗,做好崗前施工企業內部授權工種。在保證專業技能培訓能夠達到標準,才能夠對相關管理人員實施進一步優化完善[6]。將技術型人才合理優化設置,指定具體的指導班組,同時在各班組內引入工程師,科學合理進行施工現場指導,做好與技術部門實時溝通,實時處理施工具體問題,并可有效檢驗和推進施工現場的技術革新,保障施工方案更好科學可行。
在對總平面進行管理時,要嚴格按照主要運輸通道和大型物件吊裝通道以及吊車站點、行走路線和其工藝管廊的要求進行統一規劃,保證規劃合理、交通無阻、施工有效,重點關注開挖及回填施工,關注設備到貨或其他制約情況,避免存在開挖后施工被迫中斷情況發生。主體結構與附屬結構同時進行施工,例如次鋼、雨水管道等施工時,為了避免腳手架重復搭拆造成資源浪費,施工主體結構時即要提前統一規劃,同時做好施工安排。
設備就位時要切實做好定位、放線等基礎工作,適應性調整二次灌漿;在管道與設備連接過程中,要重點監測設備位移量,架設百分表,確保管道自由連接,避免新增應力。管道安裝工程量約占核島安裝工程總量的近40%。管道施工最重要的是務必關注上游技術標準規范的最新升版或變化,提前識別技術標準的差異,避免出現施工成系統性地與標準要求不一致的情況。
施工記錄是控制質量、保證核安全的重要內容,在實體施工的同時,須以質量計劃為單位,完善質量計劃執行過程相關文件記錄,重點對質量計劃關閉的簽字、試驗報告、檢測記錄、實測數據等支持性材料認真填寫并逐級審核,須保證按照規范嚴格記錄相應的內容,確保內容完善與準確。保證在實體工程完成的同時,記錄也已形成,相應記錄須做好及時歸檔,分類整理確保可追溯性,以備后續核安全監督部門等檢查提用。
系統調試可在管道沖洗試壓以及轉動設備單體試車等環節就提前介入,既能提前掌握設備情況,也能提前糾正調試需求,有利于安裝的完善管控。在核電工程安裝后期階段,如冷試、熱試等重大調試節點時,以調試占主導的管理協調模式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安裝進度和安裝質量,更好滿足系統設備調試需要。
對于質量管理,要先將施工邏輯進行有效控制,保證專業施工順序和焊接等特殊工藝的準確性,并將施工質量管理措施進行有效落實,進而減少返工工作量;例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先進行穿管孔洞的封堵,再實施穿墻孔洞管道的保溫層施工,不僅需要返工還無法有效保證工程質量。對于隱蔽工程要重點一次性做好驗收工作,針對腳手架在進行拆除驗收時,也可以參照隱蔽性工程驗收模式進行,以此保證需要腳手架的工程量確實已經全部完工。有效利用相關的經驗反饋以及豐富經驗人員,提前識別質量風險并做好應對管控措施。
安裝施工當中,實時進行安全監督,建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并按照不同的風險分級制定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如安全旁站人員級別,審批流程等;在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基礎之上,建立安全網格化責任制度,明確現場所有單位各層級人員的安全責任區域,激活安全管控的主動性;推進隱患排查的技術指標優化,如反差率、隱患種類、級別等的優化,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的高效體系。
成品保護必須有健全完善的保護措施方案以及管理細則,特別是對一、二回路等壓力邊界之內的管道、設備、以及儀表、構筑物等進行保護,不允許在水壓、密封性以及功能性試驗合格之后,對其產生磕碰、刮傷等損傷。對于地下或者架空的蒸汽、氫氣等管道做好管線地面的標識標記。重點關注現場防異物管控,例如針對于核島安裝施工現場,制定明確的“布”類使用規范,明確現場所有使用的布均進行編號,可追溯跟蹤至具體的安裝施工班組,如此可非常有效的降低“布”類異物事件的發生。
核安全文件的提倡和推廣,長期以來更多的是在核電廠運營單位內部,對于核電廠工程建設的施工單位推廣力度和核安全文化的營造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但是須知工程建設階段的質量就是核電廠運行階段的核安全,以此作為施工管理的目標導向,對施工質量問題實施責任制,核電工程安裝施工管理過程中嚴格按照質量、安全以及效率的先進核安全文化管理理念進行,并以此形成全員共識和執行力較強、核安全及工業安全第一、紀律嚴明的體系制度,所有人員嚴格按照程序及規范要求開展施工,遵守核電廠安全文化氛圍核紀律。核電工程安裝施工運用全面健康的核安全文化來推進工程進展,小問題不推諉、大問題有對策方案,事事保質量,如此,既能推進工程質量建設,也能促進施工效率,
首先要加大對在圖紙和相關技術規格書中實施設計規范強制性標準的重視程度,細化施工方案中的安裝施工標準強制性條文,以此制定更加科學可行的施工方案;針對工程現場進行變更時要注意按照設計施工要求、質量驗收標準、安全環保強制性標準的條件進行,例如現場面臨實際情況需要對管道位置、走向或者焊口數量、支架位置等實際布置進行現場變更修改時,設計應在優先滿足現場實際情況需要下,重點對設計標準要求、原則進行再次核實,把關設計變更質量,堅決杜絕存在降低設計標準的情況,確保核安全。在確保符合設計標準要求及質量要求的前提下,針對機械設備、管道閥門等的設計具體布置,可以從后續運維檢修方便的角度充分考慮用戶需求,使得設計細節更體現以人為本,增加設計親和力,針對于構筑物外墻尤其是非生產廠房的外管美觀設計,可以更親和、更大氣。設計層面還應充分做好有關現場反饋的設計問題的經驗反饋,從設計源頭加強經驗反饋管控,避免同類的設計問題在后續項目上重復出現。
對于各項施工要有較為細致的施工方案,并依照方案實施工程質量計劃,進而實現質量目標。針對施工技術管理,重點要做好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澄清及變更文件申請、審核、分發流程的管控,以及施工技術優化創新的管理和經驗反饋工作。針對施工技術澄清和變更文件申請、審核和分發,要同設計、工程項目管理部門充分溝通協調,通過程序或設計會議紀要等形式明確相關時限要求,確保時限性;建立技術澄清、變更的分級管控制度,按照系統設備的核安全級別以及質保等級,建立明確的分級審批和管控制度,有利于重點管控,同時也可節約人力,提高效率;針對技術澄清或變更難以實施的情況,施工管理要建立定期會議協調制度,通過會議形式跟蹤澄清、變更的執行情況,確保技術文件均能得到有效追溯,避免錯過實施窗口后還存在未實施的技術文件的情況。做好施工技術優化創新管理,如在機械設備安裝過程中要對大螺栓施工進行優化,制定對應的螺栓緊固工藝流程以及防咬合處理措施;探索開發產品設備的現場返修、補焊等工藝及管理模式的新模式,減少返廠時間;運用超聲相控陣、冷陰極等焊縫無損檢測新方法,減少傳統射線探傷工作量,推進施工時間安排的優化。通過合理的施工技術管理優化,提高施工效率,促進施工質量。
在優化和縮短施工工序及流程間隙的過程中,重點要做好施工前的提前介入、后端前移機制運轉,對施工技術和施工過程進行充分的優化建議,在進行施工管理的過程中加強施工技術的管理,確保施工技術符合工程項目要求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施工技術管理,提升工程建設質量。在具體安裝施工方案中納入相關識圖技術管理、工程設計、環保標準、施工技術和安裝檢驗等各方面的要求,在整體施工管理中,落實好各項管理規定,形成完善的施工閉環管理,避免或減少返工情況的發生;加強施工管理核安全文化營造,建立良好的核安全文化并匹配相適應的體系制度,推進核電廠工程建設質量和施工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