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根林
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51
設計質量是工程總承包項目高水平實施的基本保證。設計質量管理體系包括但不局限于設計過程及成品,還包括后期服務和改進等過程。為保證設計質量,需制定了詳細的質量保證體系。
設計質量管理體系包括以下四大過程。通過這四個過程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設計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職責管理過程:針對項目實際情況,在項目實施之前確定與質量相關的管理、執行、驗證人員的職責、權限及與項目的關系,明確發包人要求是所有設計的出發點,緊緊圍繞發包人要求,明確設計質量目標管理策劃和管理評審的具體過程,并且根據項目編制《初步設計要則》、《施工圖設計要點》。
資源管理過程:資源管理體現在對設計輸入文件的管理,包含但不局限于發包人要求、會議紀要、各類設計批復等。這一過程主要體現在方案配合、初步設計、施工圖文件的過程管理,以及在這些過程中與發包人相關的中間及后期服務。項目及成品質量測量、分析和改進過程,體現在設計成品的質量評審(包括內部評審、外部評審),在后期服務中發現的問題的分析及改進。
項目設計質量管理保證體系上,主要的控制點:各專業互提資料;設計審校及質量評定;設計評審;設計驗證;設計更改;設計后期服務。這6個控制點基本涵蓋了項目建設的全過程,控制好上述基本點也就能保證了項目基本的設計質量[1]。
在項目設計周期開始之前編制設計事先指導文件,項目總負責人負責編制“設計事先指導文件”,經審閱后提交各有關設計人員貫徹執行。
各專業互提資料:專業互提資料執行專業一校一審,項目總負責人匯總復核制度,即專業一校、審定(或審核),項目總負責人協調復核后方可提出;互提資料標題欄中設計人、校對人、審定人(或審核人)、項目總負責人的簽署,應保持完整的姓名和年月日;計劃員在傳遞互提資料時應做好收、發兩本臺帳,記清來龍去脈,確保收發資料時簽收的完整性,以利追溯;如資料提出后變更較大,則需重新提資料,并說明修改原因及上一版資料作廢與否。重提資料同樣應經校審和簽署;互提資料也可采用電子文件傳遞的方式。
設計審校及質量評定:每設計階段各專業的設計輸出文件在提交項目總負責人之前,至少應經過一校一審,并填寫審校記錄、完工報告單;設計審校記錄單由審校人員分別填寫,隨同設計文件交項目總負責人審查和保存。校審意見的修改執行必須做到“閉合”;完工報告單由專業設計負責人填寫,一式二份,交項目總負責人保存;項目各專業審核、校對人員名單見每年頒發的公司質量質安部有關文件。
設計評審:項目指定專人組織設計評審。由工程總承包項目總負責人主持設計評審。在方案(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中,需選擇適當時機,至少進行一次設計評審,設計評審必須以會議的方式進行,設計評審意見及結論由設計評審主持人做出,填寫設計評審會議紀要并簽署認可;設計評審的主要內容是:設計合同及合同評審意見的要求、設計事先指導文件的要求、現行的標準、規范、規定的要求、各質量特性符合的程度、設計依據及其相關文件、批復是否齊備、限額設計是否滿足。
設計專項評審:對結構復雜、技術難度較大或特別重要的結構,由結構專業組織專項評審;除結構專業外,其它專業如遇有復雜技術問題,也應組織專項評審。
設計更改: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設計修改/更改,均需經項目總負責人批準同意;更改后的設計圖樣(新圖)應重新進行校審會簽簽署;設計圖樣更改后還應重新更改圖樣目錄。圖樣更改后要確保歸檔底圖與藍圖的一致性。
設計后期服務:執行質量管理體系形成文件的程序《設計后期服務程序》的規定。補充以下實施細則:項目總負責人負責具體組織施工圖設計交底、驗槽、施工配合和竣工驗收等工作;各專業設計所負責按計劃調度、實施各階段的后期服務工作;技術質量部負責對后期服務工作質量進行督促檢查,負責對后期服務中的疑難技術問題組織討論,提出處理意見。歸口項目驗收工作;施工圖設計交底由項目總負責人負責組織,由項目總負責人安排主要設計人員參加。當發包人要求個別專業設計交底時,也可安排某一專業設計人員單獨進行交底;施工圖設計交底后要有會議紀要,經發包人、設計、施工、安裝單位認可,各方代表簽署后,作為施工安裝的文件依據之一[2]。
對于工程總承包項目設計時間控制,可以通過合理的進度計劃安排以及多專業協同設計來縮短設計時間。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做好設計對時間的控制。
緊湊的進度計劃:合同要求的時間節點就是行動大綱和行動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要參建各方主動參與,和發包人共同制定好更細的分步計劃,其中最主要的時間節點是各專業工程開工時間。與設計進度相關的計劃都是應該從開工時間倒排過來,進度要充分考慮方案匯報、討論、修改以及施工圖圖審的時間。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往往遇到比較大的問題就是方案的反復匯報和修改、施工圖審查的時候圖審機構提出原來設計沒有考慮到的違反強規強條的問題,這兩方面在設計進度編排時必須充分考慮。
有效的進度推進:“兩條腿”走路。從概念方案到施工圖設計的整個過程中,發包人關注建筑布局、立面效果、指標控制、規范要求等主要問題。所以第一方面就是走程序,滿足發包人及報批報建的要求。第二方面在這個設計過程中,同步推進項目的功能完善、整體合理性的考慮、具體技術問題的處理。從方案到施工圖的每個階段都要經過評審。從文件提交到開評審會,再等評審紀要或批復會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這個過程不要等,設計工作連續進行,提交上一階段文件后同步進行下一階段設計。因為經過前期溝通,原則問題都應該已經落實到設計中,其他問題待評審意見出來后,再在設計中消化。
專項設計要及時介入:盡早提資料。各專項設計對設計過程的影響很大,所以應及時介入,把握設計整體合理性這個原則。專項設計可以與主體設計同步進行,在溝通協調過程中相互完善。在施工圖階段要納入專項設計的基本要求,做好主體控制和設計預留,確保專項設計的后續設計不會引起主體設計的大修改。
充分發揮施工團隊的技術力量:工程總承包項目是設計和施工的深度融合,脫離施工團隊埋頭做設計,會導致設計圖紙在施工落地性和限額設計方面存在不足,這就需要優化設計工作流程。我們好的做法是在方案設計階段就要求施工團隊介入,從施工的專業角度,對施工落地性和造價指標方面共同管理把控。
施工圖設計階段,也會遇到需要施工或者廠家深化設計的內容,例如:門窗、幕墻骨架、抗震支架等,這些深化設計工作在施工圖設計出圖前應盡量完成,避免后期深化問題產生返工、二次修改,增加費用和造價[3]。
在施工圖設計正式開始前將分解后的各分項造價作為設計限額條件,由各專業進行限額設計,并在施工圖設計過程中由造價人員進行中期復核。對于超出限額要求的,要組織相關專家和發包人有關人員進行會審,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造價,確保工程造價投資總體受控。
建筑專業:由于建筑專業涉及的規模大、功能多、空間較為復雜、且相關規范會有更新,施工圖階段要進一步梳理消防設計,尤其要做好防火分區的優化和消防疏散的落實。優化細部、對包括房間尺寸、管井大小、走道寬度、層高、開門位置等各個方面進行推敲、比較以確定合理的尺寸和位置,盡可能的提高使用效率。對節點構造進行優化,充分考慮工程造價和施工的方便。通過精確的計算(包括面積指標、節能指標、日照、疏散距離、凈高等)來充分挖掘潛力。對材料的選用要充分考慮造價的因素。主動、及時的協調各個專業,減少圖紙差錯,避免修改聯系單過多,影響工程造價的控制。
結構專業:施工圖階段為土建成本控制的實施性階段,應嚴格按照初步設計時的計算參數,如建筑分類參數、立面材料、荷載取值、材料強度、梁柱截面、設備選型等,保證設計過程的統一性,對土建造價從程序上進行控制;并要求對初步設計階段提出的節省成本的方法進行細化,通過精心設計和各專業的協調來優化細節,并充分考慮施工因素。結構專業在施工圖階段針對不同工程編制統一技術措施,作為初步設計文本的必要補充,也是施工圖階段設計細化的指導性文件。該措施內容包括荷載統一取值、不同跨度樓板厚度、板配筋量、非計算要求剪力墻邊緣構件統一配筋、項目中特有的構造等內容,形成統一技術措施,以書面形式固定下來指導施工圖階段設計。結構設計要做到體系受力明確、傳力直接,截面設計時不盲目加大富裕量,經濟指標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采用合理的荷載取值,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減小結構的內力。采用性價比高的結構材料,如高強度的HRB400,HRB500鋼筋、合適的混凝土強度,減少結構用鋼量。精細化設計,構件設計時,逐個根據計算結果配筋,采取結構造價分階段控制措施。
因近兩年浙江及全國發布了一批關于結構專業的新規范,結構設計師在施工圖設計階段要充分關注新規范的實施情況,做到既合規又經濟合理。新規范發布根據工程總承包合同約定屬于變更的,可以按照變更程序,向發包人申請設計時間延期和相應造價增加的補償。
設備專業:精確統計、計算,細化設計,使各個取值經濟、合理。對每個功能用房,設備的配置做到量身定做,以節省造價。管線協調,合理利用空間。精確留洞,使在施工中減少土建和安裝的矛盾。根據發包人要求,明確大型設備的參數選型,必須經濟、合理,不能盲目要求采用進口或高端設備。如涉及到綜合管線比較多或裝修造型負責的,需利用BIM建模,做好綜合管線的排布和分析,避免現場管線排布混亂和碰頭,既不美觀,也增加施工成本。
建筑設計是項目設計的核心和主線。從初步設計深化到施工圖設計完成,需要不斷地納入各個專項設計的成果。因此,建筑設計需要統籌各個專項設計,需要對專項設計進行控制和管理。對于施工圖階段要做好以下幾點控制。
控制要點:時間控制,各專項設計負責人根據總計劃制定專業內部的計劃。早進晚出,介入要早,出圖可晚(在總計劃控制內)。節點控制,控制提資料時間,控制中間討論時間,控制方案確定時間。內容控制,以主體設計為主,對專項設計的意見不盲從。各類顧問的建議、室內設計方案、幕墻方案等專項設計均涉及主體設計優化和調整,必須以整體合理性來進行設計控制。所有因專項設計引起的調整都要在施工圖階段落實,主體施工圖設計做好控制和預留,確保施工圖不因專項設計的深化二調整。質量控制,簽訂協議,落實責任。工程總承包項目負責人與設計負責人簽訂設計任務書,對時間節點、出圖質量、變更配合等作出詳細要求。
控制要求:室內設計介入時間在建筑專業提出初步設計資料之后,在初步設計階段完成室內概念方案。室內設計的方案一般在主體施工圖設計階段確定,因此應該把它納入整體施工圖設計的計劃,這樣才能有設計的高合成度;主體施工圖設計做好控制和預留。自身施工圖階段主要做好效果保證、細節設計、合理選材和造價控制。幕墻設計介入時間在建筑專業提出初步設計資料之后,在初步設計階段完成室內概念方案。主體設計施工圖階段,應該確定幕墻設計方案,確保主體設計的落地性。自身施工圖階段主要做好細節設計和造價控制。智能化設計介入時間可以在主體施工圖設計階段。確定智能化設計的方案,做好機房和管井的預留。自身施工圖階段主要做好綜合布線、品牌選用和造價控制。泛光設計幕墻設計方案確定后即可介入設計,在主體施工圖階段確定方案,電氣專業做好用電預留和室外管線布置。自身施工圖階段主要做好燈具選用和造價控制。景觀設計景觀概念設計應該在初步設計階段確定,主體施工圖階段結合總圖設計,滿足主體設計要求和綠地指標的前提下,完成深化方案設計;為區域管線設計做好預留。自身施工圖階段主要做好好效果保證、細節設計、合理選材和造價控制。
BIM設計在主體施工圖設計完成后介入,信息模型完成后,首先檢查管線碰撞問題,指導主體設計在施工前的優化工作。而后可以指導施工管理,對施工計劃、施工組織和材料采購有可視化的直觀指導;使項目管理更科學合理,同時產生經濟效益[4]。
設計做為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核心、龍頭以及關鍵環節,對工程投資、進度和質量的決定性作用越來越得到重視。加強設計管理、提升設計管理水平,在項目決策、實施和使用階段,通過組織、技術、經濟等措施加強設計管理,已成為項目建設和使用增值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下,設計、采購、施工等各階段工作的深度融合,更有利于通過專業化設計管理為項目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