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智慧
分支機構是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根據開展活動的需要,依據業務范圍的劃分或者會員組成特點而設立的專門從事本學會某項業務活動的機構,是全國學會的組織基礎,一般包括分會、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和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等。分支機構是做實、做強、做好學會工作的重要支撐,在一流學會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關鍵作用。學會分支機構的高質量運行和發展離不開科學、高效的管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學會分支機構管理,鼓勵創造條件引導分支機構健康有序發展。2016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應規范學會分支機構設置,加強分支機構管理,努力做到類型、數量合理適度,管理依法合規。2021年6月,民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國性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規范管理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分支(代表)機構自律管理,避免違法違規問題發生。
近年來,中國水利學會緊密圍繞中國科協、民政部和水利部等主管部門在社會團體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改革等方面對分支機構提出的要求,采用多種方式加強管理,不斷激發分支機構活力,促進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發揮作用,通過不斷總結實踐,在推進分支機構健康有序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在闡述中國水利學會分支機構基本情況、主要工作的基礎上,結合近年來分支機構管理具體實踐,針對管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截至目前,中國水利學會共設立53個分支機構,其中,專業委員會48個、工作委員會5個。先后制定了《中國水利學會章程》《中國水利學會分支機構管理辦法》《中國水利學會分支機構財務管理細則》等制度,并按照制度和文件要求開展具體工作。中國水利學會各分支機構認真貫徹學會章程和理事會的決策部署,按照職責分工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了大量工作,分別在各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為水利學會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學術交流方面,泥沙、水資源、環境水利、水生態等專業委員會,每年舉辦高水平專題研討會或承辦學術年會分會場,品牌效應日益凸顯;巖土力學專業委員會持續舉辦黃文熙講座,活動起點高、特色明;生態水利工程、青年科技、港口航道、水利信息化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學術活動多姿多彩、內容豐富;河口治理與保護專業委員會定期組織國際研討會,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海峽兩岸工作委員會持續開展兩岸水利科技交流,產生重要影響;期刊工作委員會定期組織期刊發展研討會,引導涉水期刊集群發展。
在智庫咨詢方面,減災專業委員會、城市水利專業委員會多次協助學會秘書處起草《科技工作者建議》,就我國謹防疫情汛情疊加、城市極端雨洪災害防治等重大問題建言獻策,得到中國科協領導的肯定。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和會計專業委員會善于策劃、實施小型研究課題,為單位會員和行業的人事人才、資金財務等工作提供大量咨詢服務。
在科學普及方面,科普工作委員會組織的“節水在身邊”全國短視頻大賽活動,2021年征集作品1.2萬件,累計播放量達2.4億次;2022年征集作品50余萬件,累計播放量超過16億次。大賽活動影響大、出彩多,每年都會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022年還被評為中國科協“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第一名。
中國水利學會通過對標對表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在制度建設、激發活力、規范管理、動態調整和加強評估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采取一系列措施解決問題、加強管理,促進分支機構高質量發展。
中國水利學會在充分調研兄弟學會并向所屬分支機構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按程序對《中國水利學會分支機構管理辦法》《中國水利學會分支機構評估細則》進行了修訂,從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分支機構管理制度,也為分支機構評估工作奠定了基礎。
2020年7月,中國水利學會發布《關于開展分支機構集中換屆工作的通知》,按照“認定一批、換屆一批、撤銷一批”的方式要求分支機構開展換屆工作;2021年1月,發布《關于分支機構集中換屆有關情況的通報》公布第一階段進展情況,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2021年9月對尚未按時完成換屆的分支機構一對一發函,督促按期完成換屆。通過集中換屆,不僅清理了少數不積極開展活動的“僵尸”分支機構,而且產生了新一屆分支機構“班子”領導,部分分支機構的凝聚力顯著提升,活力也得以激發。
中國水利學會圍繞規范運行的核心紀律要求,加強對分支機構日常運行監管,避免出現違法違紀現象。一是嚴格依章依規開展活動,規范運作,嚴格遵守學術會議、涉外活動等報審制度;二是規范獎勵活動開展,嚴禁未經批準的違規評選評獎;三是嚴格會議全流程監管,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嚴禁違規舉辦“一講兩壇三會”(講座、論壇、講壇、年會、報告會和研討會)等;四是統一印章和財務管理,按要求將分支機構印章進行統一管理,將分支機構財務賬戶統一收繳至學會賬戶,做好日常及專項財務報銷工作;五是加強日常活動管理,按照要求開展評比評選表彰活動專項自查和組織、活動、收費合規自查等工作,進一步完善學術活動等日常活動的備案報批制度,并對后續活動加強監管。
2022年,學會按照中國水利學會《章程》和分支機構相關管理辦法的要求,按程序審批了檢驗檢測和流域發展戰略2個專業委員會的設立,同意了生態水利工程、水利統計、通信、水利水電信息、牧區水利、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專業委員會和國際合作與交流、科普8個分支機構人員或掛靠單位的變更,撤銷了學術交流、科技咨詢、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和水利建設管理專業委員會4家分支機構。通過設立、變更、撤銷等措施,初步建立“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增強對分支機構的監管力度。
根據《中國水利學會分支機構評估細則》,中國水利學會對50家符合條件的分支機構組織開展了2021年度分支機構評估工作,經分支機構自評、秘書處材料形式審查和專家評審,19家分支機構評估結果為優秀,31家分支機構評估結果為合格。評審結果報送常務理事會審定后通知各分支機構,并對排名靠后的6個分支機構實行一對一提醒,督促改進。
分支機構是學會的組織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分支機構管理工作是學會自身發展的重要保障,以日常管理和專項工作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分支機構健康有序發展能夠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形成高效、穩定的集中優勢資源,為行業創新、科技發展服務,還須在黨建引領、組織管理、科學運行等方面進一步細化研究和深入實踐。
學會要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分支機構管理改革工作中的各個方面,不斷夯實黨建基礎,督促分支機構加強黨的工作小組建設,推行小組與分支機構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總結黨建規律方法,探索分支機構黨建途徑,促進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嚴格把關分支機構換屆選舉,對分支機構的換屆方案、工作計劃等重大事項提前審議,確保正確發展方向。
學會應密切關注、全面貫徹落實民政部和中國科協對社會團體管理的最新要求,及時出臺政策并落實到位,嚴格依法依規監督分支機構的運行,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并提高制度執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按規矩辦事處事成事。壓實掛靠單位主體責任,做好日常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工作。
1. 調整優化分支機構布局
學會應根據學科發展情況和工作需要,對分支機構進行科學規劃、合理設置。針對現有分支機構名稱相似、業務交叉或重復建設的情況,應組織專家研討、統籌啟動、優化布局。符合撤并要求的分支機構,應按照管理辦法,按照程序進行撤并。
2.優化分支機構治理結構
探索引入競爭機制,在分支機構設立、變更與合并中采用公開征召的方式遴選掛靠單位,建立輪流掛靠機制。與掛靠單位簽署共建協議,明確學會與掛靠單位的職責任務分工,對分支機構提供人、財、物等方面的保障,厘清權責邊界,不斷探索適合發展規律的組織體制,推進辦事機構實體化建設。
3.健全分支機構治理機制
加大對分支機構的指導力度,每年組織召開工作座談會,提升分支機構專兼職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建立學會秘書處和分支機構常設聯系溝通渠道和定期走訪機制,對分支機構情況全面深入掌握,形成整體合力。協助分支機構拓展與省級學會、地方單位的聯絡渠道,共赴地方、基層調研,通過討論座談會、技術攻關等活動,服務地方發展,從而提升分支機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助力各行業科技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