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飛
(河北省唐山動物園,河北 唐山 063021)
小熊貓別名紅熊貓、紅貓熊,屬于小熊貓科,小熊貓屬。小熊貓在中國主要分布于西藏(喜馬拉雅山南坡)、云南、四川等地,以箭竹竹筍、嫩枝和竹葉為食,野果、昆蟲、小鳥也在其食譜內。根據現有資料可知,在圈養及野生小熊貓體內外已發現了25 種寄生蟲,其中吸蟲有3 種、絳蟲有1種、線蟲有11種、原蟲7種和外寄生蟲3種。
某動物園從外地引入四只小熊貓,小熊貓到園隔離飼養期間出現精神沉郁,偏瘦,毛色無光澤,采食量下降,偏食嚴重,糞便偶有異常等癥狀,并有一只小熊貓死亡。
死亡小熊貓體長51 cm,尾長40 cm 左右,肩高29 cm,體重3.26 kg。動物鼻周有直徑約1 cm的脫毛,未見其他外傷,可視黏膜呈淡粉色,眼周、鼻孔無異常分泌物,肛周有黃色糞污。打開胸腔未見出血,肺臟顏色較深,肺葉大部分區域分布暗色針尖至小米粒樣結節,觸之稍硬,葉尖小部分瘀血。打開腹腔可見7~10 mL 積液,積液呈茶紅色。膽囊壁厚,打開未見膽汁。胃及腸道表面血管充血,胃內無食糜,有少量分泌物,內表面有約1 cm×1 cm 的出血點。十二指腸出血嚴重,大腸有長約1 cm 的出血。胰腺呈紅褐色。
取死亡小熊貓肺部異常結節鏡檢,見肺絲蟲且數量多,肺臟顏色偏深,疑為肺絲蟲引起的毛細管擴張、充血。
取死亡小熊貓腸道內容物,采用糞便沉淀法對沉淀物及上清液分別進行檢查,結果發現沉淀物中有大量黃褐色蟲卵,并觀察到卵絲,經鑒定確認蟲卵為列葉吸蟲蟲卵,另外檢查還發現了大量線蟲卵。
根據檢查結果及臨床癥狀等診斷死亡小熊貓感染肺絲蟲、列葉吸蟲等寄生蟲。
對列葉吸蟲感染,可用阿苯達唑(抗蠕敏)驅蟲,17 mg/kg,驅蟲后定期檢測患病動物的糞便,并根據檢測結果進行日常驅蟲。驅蟲后第2、3 日進行館舍消毒。阿苯達唑可驅殺線蟲、絳蟲、吸蟲,除殺成蟲外,對蟲卵也有很好的驅殺作用。
對肺絲蟲感染,可采用丙硫苯咪唑或伊維菌素進行治療,或做預防性驅蟲。
加強動物的飼養管理,注意補充營養及合理配比飼料,搞好環境衛生,加強日常清潔及消毒,定期驅蟲可減少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