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昊杰,王立權,李鐵男,張檸,楊阿龍,郝旭東
(1.黑龍江大學水利電力學院,哈爾濱 150080;2.黑龍江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哈爾濱 150080;3.黑龍江省龍研水利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 150080)
齊齊哈爾市有“一江十河一濕地”,境內河流均屬于嫩江水系,嫩江在齊齊哈爾市內的長度458km。全市流域面積較大的河流有18 條,水面面積超過1km2的湖泊共有64 個。
1)“前治后亂”的問題嚴重:“亂堆問題”和“亂占問題”,容易出現地方政府剛整改、馬上又出現的情況。在對富裕縣進行暗訪的時候發現富裕縣與依安縣交界、烏裕爾河左岸有一處圍堤,此處圍堤位于烏裕爾河南岸、四周都是依安縣土地,多年來無人進入,從富裕縣境內無法到達,需經依安縣新興鄉五七村進入河道內才能發現。經地方政府上報已進行拆除,暗訪時發現圍堤依然存在,有剛進行施工的痕跡。除此之外還有較多河道旁邊有少量的垃圾存在,經當地河長反應,垃圾已經進行了清理,新垃圾又出現。
2)居民生態環保意識和法律知識淡薄:居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淡薄,河道管理范圍內存在大量的農藥瓶子和化肥袋子,雖然較少且較零落,但是容易對環境和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嫩江沿線,一些村民在壩外洪泛區和蓄滯洪區種植玉米等高稈作物,影響行洪,處罰難度和監管難度都較大。
3)“清四亂”資金短缺:河道保潔員、巡河員、河湖管護員等基層管護隊伍人員數量和經費渠道及金額都無法保證,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存在大型市場,拆除與補償所需要的基金都較多。有些居民為了容易走車,把國堤破壞,維修和重建資金也較多。“清四亂”引發的信訪和訴訟問題,對房屋的拆遷補償資金較大。
4)部門協同合力不夠:一些縣鄉河道管理部門協同共治不到位,流經鄉鎮的河流大多分段管理、欠缺聯動[4]。一些區域邊界交織,一旦出現問題往往相互推諉,河湖管護難以形成合力。一些部門也容易推卸責任,在暗訪時發現在嫩江河道上有一座浮橋,收費二十元,是否屬于涉黑案件,是否由水務部門和掃黑辦聯合執法。傳統觀念認為河湖管理只是水務部門的事情,導致很多事情由水務部門牽頭,單打獨斗。
5)“清四亂”數據不實:因黑龍江省面積較大,地方政府存在僥幸心理,盲報和虛假整改信息會有發生,河道內堆有沙堆,經反饋后,地方政府也進行了處理,只是將沙堆移到了河湖管理范圍之外,河道管理范圍內有房屋,經拆除成功后,剩余的的瓦礫,磚塊并未及時清理。有些房屋存在虛假滾輪現象。有些房屋存在較隱蔽現象,而且不易進入,在地圖上看不清房屋形狀,進行無人機拍攝也只是勉強能看清,導致地方政府出現僥幸心理。
6)“四亂”問題界定標準存在爭議:防洪法規定有堤防的河道[2],河湖管理范圍劃在堤防上,在對縣級河流劃線觀察時發現一段河流的河道管理范圍線有的在堤防上,有的不在,導致有的房屋在堤防外,卻意外的被劃到了河道管理范圍內。有些房屋一半在行洪區,一般不在,被河道管理范圍切成兩半。河道旁邊有雪堆存在,是否會影響行洪。兩個地市之間租借的土地上出現了四亂問題,哪個地市進行拆除的問題。歷史遺留問題,有些房屋的建設在水法與防洪法之前。
1)明晰各級領導責任。黨政主要領導包抓嫩江和烏裕爾河,帶動全市3268 名河湖長高效履職。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巡河,深入河湖一線掌握河湖真實情況,研究解決河湖管護重大問題。縣級及以下河長定期巡河,及時做好巡河記錄,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2)落實相關部門責任,水務、城管、應急、市場監督、公安、衛健、宣傳等部門明確各自責任,合力打擊違法采砂,違法建筑等一系列違法行為。明確“清四亂”不只是水務部門一個部門的責任。
1)推行工作述職制度。各級河長湖長向上一級河長湖長提交履職報告。落實工作考核制度。上一級河長湖長對下一級河長湖長組織考核。
2)進行考核結果獎懲。考核結果優秀的,給予河湖長制資金激勵;考核結果不合格的,約談被考核對象,任務完成情況太差,或者考核結果太不理想的,問責被考核對象。
1)實施“一河湖一策”。按照“一河湖一策”中確定的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職責,針對性的開展河湖治理,因河施策,完成年度工作目標。
2)實施“一河一規劃”。統籌考慮上下游、左右岸地區的用水、治水需求,編制保護規劃,整體推進生態系統保護、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
3)實施“一河一巡護”。建立河湖管護工作體系,完善監管執法體系,強化對河湖監督與保護能力。
4)實施“一河(段)一監測”。從國控、省界、市控、縣控四個層次對地表水出入境水質開展監測,對重點干流、支流加密監測,做到出入境必測、有水必測,精準落實《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相關任務。
齊齊哈爾市為健全河湖長制印發了一系列制度:河長制督導、考核、驗收制度。完善相關工作制度。齊齊哈爾市完善了三項河湖管護相關制度、機制:《河湖長制舉報受理制度》(試行)、《“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
1)落實“河湖長+檢察長”機制。河湖長辦和檢察機關加強協作配合、強化全程協調、抓好落實工作,在執行過程中有好的經驗做法及時向市河湖長辦或者市檢察院上報,發現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及時反饋。2022 年,齊齊哈爾市牽頭,與大慶市、江蘇省鹽城市建立扎龍.鹽城生態檢察區域協作機制,為河湖長制工作司法保障做出新的實踐。
2)完善相關法治保障。瀏園景區設置有《瀏園景區清河行動方案》,訥河市有《訥河市河長督察制度和監督制度實施方案》。“清四亂”常態化會議有《齊齊哈爾市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問題排查復核會議》。
設置專職人員巡護,設立巡查管護機構。巡護機構除日常巡查外,還根據每年河湖長制重點,承擔河湖“四亂”問題復核,跟蹤“四亂”問題工作進展,協助督辦重點問題等多項工作。設置保潔隊伍巡護。村級設巡查保潔隊伍,共有保潔人員3156 人。保潔隊伍除承擔河道日常保潔工作,還可以對發現的問題及早進行上報。專職人員與保潔隊伍共同實現河湖巡查常態化。
與本省其他地市聯合執法,齊齊哈爾市、黑河市建立嫩江流域跨區域信息通報制度,聯合印發《聯防聯控協議書》。與其他省市聯合巡查。齊齊哈爾市與白城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聯合編制跨市流域實施方案。與內蒙古興安盟、呼倫貝爾市、吉林省白城市建立跨省聯防聯控機制,并建立跨縣域聯防聯控機制,11 條主要江河全部實現上下游、左右岸聯動共治。
圍繞嫩江干流及沿岸工業企業污水治理、城鎮生活污水治理進行,由嫩江干流各級河長具體負責組織。加大城鎮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處理和雨污管網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綜合整治、生態緩沖區、再生水循環利用等項目。農村集中治理項目。圍繞農村生活污水與生活垃圾、畜禽糞污和節約用水等進行,由嫩江干流各級河長具體負責組織,啟動一批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與畜禽糞污等治理項目[1]。
市總河湖長始終深入推行河湖長制,擔當有為,向河湖管理頑疾宣戰。對于歷史遺留的嫩江沿江景觀公園內違建問題,水利、城管、公安等10 余家部門聯合作戰,全面清查摸底,逐戶宣講政策。對抵觸情緒強烈的業戶逐一制定措施預案,強勢發力將公園內900 多處違建全部清除,依法拆除違建面積達17萬m2,其中最大一處違建游泳池面積達1 萬m2,共清運建筑垃圾4700 余車。通過本次整治,多年形成的“老大難”問題在河湖長制推動下得到解決,河道面貌煥然一新,行洪能力得以提升,“燒烤一條街”帶來的水污染問題被徹底根治,侵占岸線等損害河湖行為被有效遏制并在全市形成強力震懾,嫩江江畔恢復了昔日的整潔秀美。
2022 年1-3 月,齊齊哈爾市在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變化情況中排名第27 位,雅魯河和嫩江相繼上榜。“十三五”之后,劣V 類水體全部清零;受污染的耕地利用率已經達到92%。全市15 座縣級以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部滿足一級A 國家標準排放要求,全市污水凈化能力可達到48.7 萬t/d,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從2018 年的16.7%到2019 年的66.7%,提高了50 個百分點,水環境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2017 年以來,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在完善河湖長制的同時還不斷改善水生態環境,科學謀劃,多措并舉推動氧化塘水生態治理。采用“控源截污、生態整治”治理思路,投入8 千萬元資金,實施氧化塘與嫩江水系連通工程,使水體循環流通。經過系統治理,氧化塘水質變好,水生態健康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