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榮榮
(遵化市農業農村局 河北 遵化 064200)
結合河北省主要玉米種植區域的土壤理化性質及養分狀況,進行農戶施肥狀況及玉米產量水平的調查,通過對玉米需肥規律的研究,驗證緩控釋肥在玉米上的增產效應,同時與當地農民施肥習慣做對比,進一步確定緩控釋肥減量增效技術在玉米上的顯著效果,制定相應施肥技術,并進行大面積示范與推廣。
理想的緩控釋肥養分釋放速度與農作物吸收速度同步。常規肥料施用以后養分供應雖然充足,但隨著時間延長養分有效性能降低非常快,后期有禿尖、果穗兒高矮不齊等典型脫肥癥狀,很難和作物生長同步。優質緩控釋肥不光后勁足,施用后作物葉片較肥厚,抗病能力也較強,尤其是聚氨酯包膜緩控釋肥,可以使養分釋放速度和作物的需求相吻合。該技術通過在肥料外包一層聚氨酯包膜來控制養分釋放,釋放期可控制在60 d、90 d,甚至180 d,可減少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次數,降低施用成本的同時提高作物產量。
玉米是河北省主要糧食作物,但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地區玉米種植仍采用傳統施肥方式,每畝施用優質粗肥3 000 kg、三元素復合肥(氮、磷、鉀含量各15%)40 kg,施肥方法為隨播種溝施。玉米種植的施肥管理相對比較粗放,存在許多問題,因此,對玉米傳統施肥技術進行綜合、改進和發展,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玉米在3 ~5 片葉之前需要磷鉀肥較多,氮肥過多會使小苗前期徒長,后期普遍倒伏。玉米9 ~11 片葉時為玉米果穗形成期,也是決定玉米穗兒行數的時期,這個時期是玉米大量吸收氮肥的時期。緩控釋肥根據溫度和濕度以及玉米各個階段所需肥料的規律而釋放自身的營養物質,做到精準供給。一次性施肥前期不用底肥,后期不用追肥,達到了省工、省時、節能、增產的效果。
3.1 整地
3.1.1 確定適宜地塊。選擇土層相對深厚,地力較好的地塊。一般要求土層厚20 cm,有機質>0.9%,全氮>0.06%,速效氮>55 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鉀>100 mg/kg,pH 值6.5 ~7.0。
3.1.2 精細整地。選擇底墑適宜的白地,要求玉米出苗期田間持水量在60%~70%。播前土地深翻,深度超過25 cm,秸稈還田地塊深翻30 ~45 cm,既可使表層秸稈進入土壤中快速腐爛變成有機肥增強地力,又可打破土壤犁底層利于種苗扎根。
3.2 播種。①精選種子。選擇純凈度高、活力強的優良品種,單粒播種發芽率不低于93%。②種子處理。選擇適宜的殺蟲、殺菌及微量元素對種子進行包衣。③播種方法。要求播種深淺一致,播種深度一般為3.5 ~5 cm,以保證苗全、苗勻。播種后要進行適度鎮壓。底墑充足輕鎮壓,底墑差重鎮壓,田間持水量超過70%不鎮壓。④正確把握播量。每畝留苗3 500~3 800 株,播種量為3 kg。⑤芽前除草。播種當天或第2 d 及時噴施封閉除草劑。每畝用乙阿合劑200 g兌水45 kg 趁濕噴于土表。
3.3 施肥
3.3.1 肥料選擇。①在緩控釋肥選擇上要遵循既能滿足玉米后期對養分的需求,又能保證肥料養分得以全部釋放,這樣肥料的增產效果才是最好的。②玉米需肥量大,而且對氮肥最為敏感,所以在肥料的選擇上首先要保證充足的氮肥,一般選擇含氮量為25% ~28%的緩控釋肥料。③一次性施肥,種子和化肥間要保持12 ~15 cm 距離,施肥深度在10 ~15 cm。
3.3.2 確定緩釋肥的施用量。首先要考慮緩釋肥的養分種類、含量及比例。還要根據作物的目標產量、土壤的肥力水平和肥料的養分含量綜合考慮后確定。一般玉米緩釋肥的最佳施肥量為40 kg/畝。如果作物的目標產量高,就要相應地提高肥料施用量。根據不同土壤質地確定玉米緩釋肥配方,配方氮磷鉀比例為重壤土25∶5∶9,中壤土26∶5∶11,輕壤土26∶7∶12,沙壤土28∶9∶12。施肥后應根據玉米田干旱情況適量澆水。
3.4 田間管理。①苗期。玉米出苗達3 個可見葉時間苗,將弱小苗、異苗去掉。5 ~6 葉期定苗。如發現缺苗可進行大苗移栽,沒有斷壟現象時可就近留雙株。對發生灰飛虱、薊馬的田塊用40%樂果乳劑1 000 倍液噴苗心。②穗期。無需追肥,如遇干旱及時澆水,注意防治病蟲害。③花粒期。玉米田土表發干應立即澆水補墑,水量中等。雄穗剛露出時,按2∶1 比例抽掉雄穗。授粉完畢后,將雄穗全部剪掉。洪澇年份雨后及時排水。
3.5 收獲。灌漿線消失、玉米基部黑色層形成,這個時候玉米產量是最高的,可以適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