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健
2022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創新推出“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機制,通過常態化、近距離調研考察,考準考實干部,切實掌握班子和干部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把真正優秀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
近一年,張家港市委組織部干部科副科長馮鵬幾乎每個星期都要以“娘家人”的身份到市里面的相關板塊、機關企事業單位去“走親戚”。
馮鵬說,過去,通常是年底考核或者要提拔任用干部的時候,才會密集地“走出去”。考察干部往往是通過書面材料,或者臨時去找干部身邊人談話,存在時間緊、程序化等問題,情況了解往往不夠全面。
了解干部要有一個過程,不能只看短期表現,而要看長期表現。張家港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朱艷介紹,2022年1月,張家港市創新推出“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機制,采取“科室自主研判+集中分析研判”“周報+月度分析+半年評估”等舉措,將考察識別干部的重心指向平時,通過常態化、近距離的調研考察,對班子和干部進行精準識別。
全市這么多部門、單位和板塊,如何做到面面俱到、考準考實?張家港市委組織部給部里每個科室都明確了掛鉤聯系單位和板塊。馮鵬所在的干部科掛鉤聯系的是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城投集團等。按照“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機制要求,他每周至少到一家單位進行走訪,不定期開展優秀干部“無任用推薦”,了解掌握干部隊伍的真實情況。
2022年6月,馮鵬和同事來到市住建局進行常態化走訪。通過集中座談交流,他們了解到,市人防辦副主任王強多年來一直勤勤懇懇、埋頭苦干,雖然成績突出,但由于所在部門“顯示度”不高,本人又行事低調,所以一直沒有被組織部門發現。
隨后,經過一番深入調研,馮鵬和同事針對王強的情況形成了一份簡要周報:表現比較突出,敬業負責,敢干肯干,是典型的“老黃牛”,分管工作雖比較重,但抓得井井有條,人防工作始終保持在當地第一、第二的水平。
2022年6月底,在市委組織部的月度分析會上,馮鵬匯報了走訪情況,會議研究決定對王強的情況開展全面調研。在充分了解情況后,組織部門提出對其提拔的動議。
王強的情況并非個例。錦豐鎮紀委副書記、四級主任科員葉江峰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干過16年的公安干警,做過6年的司法所長,還當過2年的信訪辦主任,群眾口碑很好。
2022年5月,市委組織部公務員科科長黃海東深入走訪調研他的掛鉤聯系點錦豐鎮,了解了葉江峰的情況,形成了周報。市委組織部在當月的月度分析會上,對葉江峰的情況進行了討論。
黃海東說,葉江峰快50歲了,一般沒什么提拔空間了。但是有了“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機制,干部晉升“天花板”被打破,市委組織部將葉江峰的職級晉升為三級主任科員。
如今,在“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機制的推動下,一批“老黃牛”式干部和基層一線干部得到重用,獲得更大的干事創業舞臺。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支結構優化、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的年輕干部隊伍。近年來,張家港市委組織部在開展“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時,“90后”中層、“95后”年輕干部成為重點關注對象。
“我們在一線調研考察時,發改、財政、科技、行政審批等不少專業性較強的部門提出,有的年輕干部專業能力相對欠缺,難以挑大梁。”朱艷介紹,為解決這一難題,市委組織部以“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機制為抓手,深入全市各部門、各單位,發現并篩選出一批干事創業熱情高的年輕干部,建起了“專業研習社”平臺。
目前,市委組織部牽頭,著眼全市高質量發展緊缺專業類別,創辦了科技招商、經濟管理、財政金融、城建規劃、基層治理、鄉村振興6個“專業研習社”。遴選35家企業負責人組建“顧問團”、18家市級牽頭部門負責人搭建“導師團”、23家知名智庫負責人構建“智庫團”。目前共有372人加入了“專業研習社”,以一年為周期開展長線跟蹤培養。
“95后”劉克寧兩年前通過選調生考試,成為市委辦公室秘書科的一名工作人員。雖然大學所學的社會學專業基礎扎實,干事創業積極性高,但從學校到機關,“初出茅廬”的他缺乏實踐工作經驗。2022年5月,市委組織部在開展“娘家來人了”調研走訪時,將劉克寧納入“專業研習社”。
學習經濟管理專業知識一段時間后,2022年9月,劉克寧被調到市發改委服務業科,進行試崗鍛煉。市發改委副主任紀峰擔任指導老師,手把手教學,一對一指導。到崗一個多月時間,劉克寧就跟著紀峰跑了十幾家企業。
前不久,劉克寧在塘橋鎮調研,一家企業向他求助。該企業正在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由于不熟悉申報程序,有一筆補貼資金遲遲沒拿到。劉克寧及時請教指導老師,很快熟悉了流程,幫著企業填資料、跑部門。短短兩個多星期時間,企業賬戶就收到了這筆錢。“有組織部搭平臺,有指導老師‘傳幫帶’,我們年輕干部迅速成長起來了。”劉克寧說。
如今,隨著“專業研習社”平臺的搭建,一批沖勁足、肩膀硬、能力強、實績好的年輕干部脫穎而出,被提拔到重要崗位上,為張家港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同時,有了“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機制,通過在“專業研習社”平臺淬煉,年輕干部快速成長起來,組織部門在選用年輕干部方面更有底氣了。
實踐中,張家港市通過“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機制,不僅讓優秀干部脫穎而出,還建立起“負面清單”,給表現一般的干部“施加壓力”,打通“能上能下”渠道,提升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
2022年8月,張家港市委組織部干部監督科科長馮利江來到某局進行常態化走訪考察。有人反映,該局個別干部不遵守上班紀律,經常早退,作風比較散漫。經過多方面核實印證后,馮利江將這一情況記載到周報上,并在當月的月度分析會上匯報了這一情況。“每次會后,組工干部都會到部門進行跟蹤回訪,確保考準考實。考察結果將直接影響相關干部的提拔晉升,對于那些表現較差、推動工作不力、群眾反映問題較多、民主測評優秀稱職率低于80%的干部,還會視情況作降職、免職等處理。”馮利江說。
“能上能下”關鍵在“能下”。早在2018年,張家港市就出臺了《張家港市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實施辦法(試行)》,打通干部“下”的通道、厘清干部“下”的界限。隨著“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機制的建立,張家港市委組織部把考察功夫下在平時,更加深入了解干部,努力讓“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為常態。
2022年3月,張家港市委組織部干部教育科科長高蘇洋和同事一起到某鎮走訪調研時,多名干部反映該鎮某村的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某不擔當、不作為,遇到問題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工作“像是在混天數、熬日子”。
接到反映后,高蘇洋和同事立刻開展調查。當月月度分析會上,張家港市委組織部就王某的工作表現進行分析研判,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王某不適宜擔任現職。2022年4月,經張家港市委組織部部務會研究決定:免去王某村黨委書記職務。
如今,通過“娘家來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機制,推進干部“能上能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選人用人導向更加鮮明,擔當作為的氛圍更加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