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末,財政部、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做好國際油價觸及調控上限后實施階段性價格補貼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于國家規定的成品油價格調控上限(每桶130美元)時,對煉油企業實行階段性價格補貼,政策持續時間暫按兩個月掌握,后續如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繼續高于國家規定的成品油價格調控上限,將提前明確相關調控政策。
2022年5月,盛虹煉化1600萬噸/年煉油項目首批核心主裝置正式投料試車。2022年10月底,正式轉入穩定生產運營階段。2022年6月底,廣東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項目兩套常減壓裝置中交。2022年10月底,二號常減壓裝置進入投料開工試生產階段。
2022年7月14日,中國石油在四川首座“油、氣、重卡換電”綜合能源站宜賓機場路站正式投運,最快3分鐘可為一臺電動重卡提供換電服務。2022年7月20日,中國石化首座重卡換電站百家旺綜合加能站在四川宜賓建成投用,每天可滿足168車次換電需求,全年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3550噸。
2022年9月21日,由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上汽集團、寧德時代和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聯合投資的上海捷能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將以動力電池租賃業務為核心,開展換電技術研發推廣、電池運營管理、大數據服務等,為新能源車主帶來更安全、快捷的出行體驗。
2022年3月底,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要求持續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深入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國家專項行動,確保2023年1月1日全國全面供應國六B標準車用汽油。2022年下半年以來,廣東、陜西、云南、四川等部分加油站已經試點完成國六B標準車用汽油升級,2023年1月1日起,全國各地均完成了國六B汽油置換。
2022年“金九銀十”后,國內柴油資源緊張。批發價格至最高限價且停止或限量。2022年前三季度,國內煉廠整體開工負荷下滑,影響國內柴油整體供應量。“金九銀十”后,國內柴油需求進一步恢復。
2022年9月底,商務部下發了2022年第五批成品油出口配額,大幅超出市場預期,總量為1325萬噸。其中,中國石油495萬噸、中國石化650萬噸、中國海油132萬噸,中化114萬噸,中航油2萬噸、浙石化97萬噸、中國兵器集團10萬噸。2022年,出口配額五批合計下發3725萬噸,同比2021年3761萬噸下跌1%。
2022年11月7日,應急管理部聯合十部委正式發布公告,調整修訂《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2023年1月1日起,將“1674柴油[閉杯閃點≤60℃]”調整為“1674柴油”。這意味著所有柴油將被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不再區分閃點。以后,所有柴油的生產、經營、使用,都需按照危險化學品開展相關行政許可。
2022年6月1日,購置稅減免政策頒發后效果顯現,汽油消費獲得新支撐,新能源車銷售占比高位,帶動乘用車銷量增加200萬輛,折合汽油消費140萬噸。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600萬輛,消費替代達到400萬噸。
2022年,國內成品油市場共經歷24次調價窗口。其中,有13次上調,10次下調,1次擱淺。累計下來,汽油上調550元/噸,柴油上調530元/噸。具體是,92號汽油每升上漲0.43元,95號汽油每升上漲0.45元,柴油每升上漲0.45元。
2022年6月29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通知,為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支撐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便廣大用戶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