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芝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52)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相關領域的迅猛發展,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也掀開了神秘的面紗,逐漸滲透到教育教學領域。但是受限于網絡及硬件等相關因素,以VR技術為依托的產業曾一度陷入發展停滯狀態。5G網絡的出現打破了VR技術發展的僵局,5G所表現出來的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等優勢和特點,使VR技術操控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2020年,隨著我國5G網絡建設的加快完善,VR技術也隨之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0部門發布《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計劃明確了“5G融合應用將成為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速轉型的重要引擎”,并進一步強調積極推動5G全面協同發展,著力推進5G+智慧教育新模式,充分結合AR/VR技術和全息投影技術真正實現場景化交互式教學目標,全面打造沉浸式學習課堂。
VR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徹底打破了傳統學習環境的固有概念,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教育思維習慣,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重大變革。VR屬于一種可視化界面技術,在全方位構建虛擬環境的基礎上,對整個環境進行可視化和渲染。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還停留在教師向學生單方面傳授知識的層面,學生無法實現身臨其境的自我感知和全面深入的認識理解。通過VR技術打造的虛擬學習環境,為學生營造出身臨其境的場景,學生在虛擬的場景中對事先設定的學習目標進行實時觀察、參與交互等操作,更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體驗和想象空間[1]。VR技術與旅游產業存在著天然融合的良好基礎,為旅游產業帶來了新場景和新體驗,表現出顛覆性的重大意義。VR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響著新時代旅游產業的發展和旅游人才的培養[2]。因此,在高校旅游專業中主動融入和對接VR等數字技術是十分必要的,并以此強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為培養適應智慧旅游發展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推動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促進作用。
高校旅游專業教學涉及的知識面廣,場景多樣性強,不論是在空間范圍上,還是在時間跨度上均相對較大,造成了專業課教學中極為突出的“空間矛盾”。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涉及遍布于全國各地的旅游景點,但在現實教學中難以讓學生逐一親臨現場去感知。5G時代下,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VR技術,從根本上打破了“空間矛盾”這一僵局,采用VR技術將課程涉及的各個景點構建出一個個虛擬現實場景呈現于學生面前,真正實現了學生足不出戶便可走遍世界,感知萬物[3]。
基于旅游產業自身的“服務”屬性,對從業人員實踐能力的要求往往較高,這就要求學生在全面掌握旅游管理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應不斷強化實踐技能的鍛煉。目前,在建設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平臺及打造旅游管理專業實訓體系的過程中均可以應用VR技術,并且通過VR技術打造虛擬景區漫游系統,形成不同景區的場景切換,使學生置身于景區的真實畫面開展實訓,實現了實訓課程之間的有效融合,同時對于強化整個實訓過程中的師生、生生間的互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4]。
推行“大視野、大空間、新思維、新體驗”成為現代旅游業發展的方向,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教學也應緊隨其發展步伐。學生身處課堂,在通過VR技術構建的旅游管理專業體驗式場景教學模式下,更為直觀地體驗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加深對所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在旅游景區服務或導游講解服務等相關教學內容的授課過程中,以往是以板書結合PPT的傳統教學模式,不論是生硬的文字、靜態的圖片,還是短暫的視頻,都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但5G時代下的VR技術突破了現有的局面,通過對現實景點或場景的虛擬再現,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在增強現場體驗感的同時也增進了主客體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5G時代下的VR技術,可以向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多角度呈現旅游景區的實際場景,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式學習場景徹底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所存在的信息化障礙,使學生沉浸在虛擬現實氛圍當中,并以參與者的身份進行體驗式互動,更為直觀、深刻地領會課程內容。
5G時代下的VR技術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是為學生提供體驗式的學習環境,更是在這種場景化學習氛圍的促進下,加快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旅游管理專業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新時代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充分發揮專業教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思想觀念。5G時代下的VR技術有助于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中的相關內容,通過視覺和聽覺模擬出客觀存在的真實環境,從根本上解決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真實教學場景缺失的問題,授課方式也由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轉向學生體驗獲取為主[5]。這種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不僅使學生學習了旅游管理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更使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形成了終生學習的理念。
5G時代,在VR技術的加持之下,使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在現有教學條件基礎上尋求更適合旅游行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案,讓教師和學生花費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換取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VR技術克服了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傳統教學中知識“扁平性”的弊端,使整個教學過程更為豐富和立體,將課程內容的知識點融入所構建的虛擬現實場景中,加之授課教師形象生動的講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沉浸于仿真教學場景當中,還能夠實現虛擬與現實之間的互動、學生與虛擬內容之間的互動、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且在互動交流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5G時代,VR技術與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深度融合,能夠模擬課程內容中的旅游情境,使原本枯燥的概念及原理性問題以生動的場景全方位呈現,使教育教學方式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6]。
5G時代下的VR技術作為沉浸式和交互式的手段,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顯示出諸多優勢,而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還應進一步促進現代教育技術和專業教學的有機融合。在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支持下,信息化教學已成為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發展的新模式,一方面展現出科技領域的變革為高等教育發展提供的技術保障,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全新探索。對于VR技術來講,需要通過專業的培訓,既讓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真正了解其性能優點,又進一步了解旅游管理一線教師的專業需求,尋求VR技術與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最佳融合點,讓師生在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中,既體驗新技術帶來的視覺沖擊,又領悟到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精神與智慧。
目前,旅游行業已經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智慧旅游、數字文旅成為旅游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方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VR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5G時代的到來,為VR技術與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深度融合注入了強勁動能,不僅可以對所呈現的虛擬旅游場景細節進一步優化,還可以全面拓展虛擬旅游場景的空間范圍,滿足現階段“全域旅游”的發展需求。此外,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還要以5G網絡為依托,及時更新VR技術,不斷提升虛擬場景的實時切換效果。通過VR技術及相關設備的完善,提升虛擬現實場景的感知效果,不僅要在視覺上獲得較強的沖擊力,還要對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進行合成,實現虛擬現實場景的感知新體驗。
通過5G時代下的VR技術融入,將虛擬旅游景區、旅游專業課程、旅游企業需求及學生現實情況進行有機整合,形成開放性的綜合服務平臺。以平臺為依托,分享旅游景區的管理經驗、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學習體會、旅游企業的經營理念,為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提供深度學習、終身學習的交流互動平臺。通過VR技術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將全國各地的旅游高等院校、旅游行業企業、旅游風景名勝區進行資源優化和整合,讓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思維方式的學生通過5G時代下的VR技術實現相互間的交流,并在此基礎上使不同地方特色和不同類型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實現互動,共享豐富的旅游資源,獲取更為全面的旅游專業知識。
先進的智能技術促使人們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科技時代,人類社會正在經歷著深刻而復雜的變化,新時代“教育”也在被重新定義。VR技術正是服務于人類社會發展的新興技術,給虛擬現實技術賦予了“人文價值”。在5G時代下,VR技術與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體現了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深度融合,真正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融合過程。VR技術讓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中蘊含的人文精神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呈現,通過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使學生深入探究旅游資源中的人文精神。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VR技術,構建體驗式和場景式的學習環境,啟發和培養學生科技創新的思維能力,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專業眼界和視野,將整個求知體驗過程賦予“人文之美”。
5G時代下的VR 技術真正破除了時空上的局限,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中,有效促進了教學成果的轉化,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核心競爭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穩步推進了科技、旅游、教育等多學科、多領域的深度融合,為旅游管理專業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