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軍,付淑清
(1.準格爾旗市場監督管理局,內蒙古鄂爾多斯 010300;2.準格爾旗藍天街道辦事處,內蒙古鄂爾多斯 010300)
食品安全事關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來,我國在食品安全工作應用水平提升方面取得重大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食品安全保障和監管體系還不夠完善,食品生產加工過程涉及很多環節,每個環節必須嚴格控制,否則會影響到食品的質量安全。
食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人們通過食品獲得營養和能量。食品生產加工涉及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運輸、貯存以及生產加工規程等眾多環節,如果有一個環節不符合要求,都可能引起食品安全問題。在現代食品安全綜合治理中,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顯得非常重要。①可以有效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部分企業為追求更多的經濟利潤,使用假冒偽劣原料、違規使用添加劑、忽視生產加工的環境衛生,導致食物中的危害物與污染物較多,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破壞了市場秩序。通過加強食品安全管理,能夠打擊各種食品違法行為,維護消費者的飲食安全[1-2]。②可以有效促進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企業效益、促進長期發展;促進食品生產、加工、檢測的技術進步和革新。③能夠提升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通過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機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管理水平,從而不斷夯實食品安全基礎[3]。
食品質量和安全涉及面廣,很容易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造成食品安全問題[4]。當前我國正在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更加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更加完善,但也面臨不少挑戰。①農藥殘留量超標問題。當前通過農產品檢驗檢測等手段,發現蔬菜等農產品仍有農藥殘留量超標的問題。②動物制品激素含量超標。過量使用激素造成動物制品中激素含量超標,人們攝入激素超標的動物制品后會影響人體健康[5]。③食品加工相關標準及環境衛生標準操作不達標。例如,在食品生產加工作業中存在食品原材料品質不高,質量無法保證,添加劑超標、違法添加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以及生產環境衛生不達標、食品原料儲存不當、運輸不科學等問題。食品包裝質量檢測不到位以及使用較差的食品包裝材料同樣會影響食品質量安全。④食品行業經營管理者綜合素質不高。當前,我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者綜合素質還不高,從業人員學習培訓不到位,特別是隨著食品生產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先進設備的投入使用,生產人員沒有按照規定要求操作,或者操作不正確、不規范,都會引起產品質量不達標。此外,部分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還存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不夠,管理制度機制不健全、執行不到位,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意識不強。
管理制度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中起到基礎保障作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制度。圍繞食品安全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平等保護,促進發展的原則,不斷完善食品源頭管理、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食品銷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制度,讓行政執法部門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可以嚴厲打擊那些制假售假、違法亂紀的行為。②打造高質量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加強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研究,借鑒國際先進做法經驗,從人、財、物方面支持制定符合我國的高標準食品安全體系,加快制、修訂食品通用標準、產品標準、生產經營規范和檢驗方法四類標準,促進四類標準相互銜接,多領域、多角度推動食品安全風險有效管控。③加強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管理。食品安全市場準入是一項政府行政許可行為,食品生產經營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經有關行政監管部門現場核查并發放生產經營許可證,才可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加強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管理,全面落實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食品出廠強制檢驗和食品安全市場準入管理,大大提升食品生產經營行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④實施食品安全認證。食品安全認證是指第三方依據程序對食品、生產過程及服務符合規定的要求給予書面保證或合格證,以提升產品的安全品質和美譽度。“有機食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無公害食品認證”是與農產品相關的食品安全認證;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是與食品生產過程相關的認證。食品安全認證制度的發展和完善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能否良性運行。⑤實行食品召回制度。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很早就建立了食品召回制度,對一些有危害的、不合格的問題食品進行召回處理。該制度可以作為處理食品安全事件的一項重要措施[6]。
食品檢驗檢測主要是按照有關技術標準要求,對食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進行檢驗檢測,以確保產品質量合格。食品安全檢測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①拓展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市場。食品生產企業配備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員,運用先進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加強出廠產品檢驗檢測。此外,政府行政監管部門所屬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在無法滿足食品檢驗檢測和技術保障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引入第三方食品檢驗機構參與,以此推動食品檢驗市場的快速發展[7]。②更新檢測技術。檢測機構需在更新檢測方法、強化專業技術人員理論培訓、借鑒國際成功經驗等方面發力,推動我國食品檢測技術的研發與創新。③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通過優化體系中的不足,規范操作流程,保障食品安全監測技術規范應用,推動食品安全檢測工作高效高質開展,最大程度實現食品安全目標[8]。
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風險及防控措施清單,推動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有效落實,促進食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①加強食品安全綜合治理。相關監管部門應建立食品安全監管聯動機制,加大聯合執法檢查力度,構建全覆蓋、無死角、全鏈條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切實規范生產經營行為。②加大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識;采取多種途徑暢通投訴舉報電話,搭建公眾治理食品安全互動平臺,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全面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風險隱患。③增強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意識。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員工、管理層人員的食品知識專業化教育,提升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專業技能水平,確保生產加工的食品符合規定,達到食品的質量要求。④健全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機制。生產經營企業必須制定和執行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制度,明確工作人員職責,落實食品生產經營安全風險管控措施,促進食品生產經營行為規范化、流程科學化。⑤加強食品生產經營環境管理,嚴格落實食品生產經營場所的環境衛生制度。食品生產加工區域要定期消毒,保持衛生清潔,消除環境安全問題;強化食品生產加工環境質量監測,按照有關標準要求,及時調整生產經營場所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確保生產經營環境符合規定。⑥強化食品原材料質量管控。制定食品原材料質量管控制度,嚴格篩選和檢查原材料的質量,加強食品原材料采購管理,擇優選取原材料供應商,杜絕使用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原材料。加強食品原材料庫房管理,科學分區存放原材料,定期檢查,及時處理不合格的原材料,降低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切實保障食品質量安全[9]。
當前,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已經被各國廣泛認為是食品質量安全管理中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在食品工業化生產中被廣泛應用,現有研究表明,通過建立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可以有力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有效提升“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水平。①完善食品追溯法律法規體系。充分借鑒國際食品追溯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比較完善、系統、科學、精準的食品追溯法律法規系統。②完善食品追溯技術支撐體系。按照行業類別的不同,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推動食品生產、流通和消費各環節信息銜接暢通的情況下,選擇條碼、射頻識別、近紅外光譜分析、DNA 條碼、同位素指紋分析等技術手段,可以使用單一技術,也可以綜合使用多種技術。③完善追溯體系建設激勵機制。現有研究表明,企業對實施追溯體系建設非常感興趣,但他們缺乏技術支撐和資金。政府監管部門應當制定追溯體系建設補貼政策,在資金、技術、信息需求等方面搭建平臺,給予大力支持,可以積極引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參與追溯體系建設;行業組織協會應當樹立典型,大力宣傳企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④發揮企業主體主導作用。積極發揮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強化食品追溯培訓、教育,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將食品追溯體系建設作為自身品牌建設的一部分,提高產品知名度,最大限度增加企業效益,有效提升食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
充分發揮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建立健全從種養殖、生產加工,到流通消費的全鏈條、全覆蓋、全過程和無死角監管機制。政府各行業監管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加強監管執法人員隊伍建設,充實監管機構和一線執法人員力量,配足配齊執法裝備。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統一標準,加快轉變監管方式,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智慧監管模式,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突出食品安全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充分發揮抽檢監測作用;加大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持續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
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對于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進一步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在食品安全管理中,通過加強食品安全制度機制建設,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水平,落實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機制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動我國食品行業健康長遠發展。